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尿道前列剜除与传统尿道前列治疗大体积前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大体积前列增生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剜除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行传统尿道前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Qmax(最大尿流率)、PVR(残余尿量)和IPSS评分(国际前列症状评分)。结果与传统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较,研究组患者Qmax明显升高,PVR以及IP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尿道前列切除比较,尿道前列剜除治疗大体积前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大体积前列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疗效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前列增生采取经尿道前列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前列增生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病人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开放性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尿道前列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前列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膀胱尿量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前列增生病人,为其提供尿道前列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前列汽化治疗前列增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2例前列增生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尿道前列汽化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将采取综合护理的41例患者设为甲组,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设为乙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时间较乙组更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乙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乙组更高,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采取经尿道前列汽化治疗的前列增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利于促进其病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道前列前列增生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某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前列增生患者中的64例展开本次研究,以治疗手术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SPP组与TURP组,每组32例。SPP组患者采取耻骨上膀胱前例切除(SPP)治疗,TURP组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TURP)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TURP组明显优于SP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残余尿量、生活质量评分都没有明显差异,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各组的残余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TURP优于SP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P手术相比,TURP手术治疗前列增生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尿道 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于前列增生后行经尿道前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前列增生尿道前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的结果。结果对比以上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增生后行经尿道前列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还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前列增生患者尿道前列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尿道前列治疗的高龄前列增生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高龄前列增生患者尿道前列期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5±10.6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4.1±0.6d,住院时间5.8±0.3d,VAS评分6.8±0.8分;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6.3±11.7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4.8±0.4d,住院时间6.7±0.5d,VAS评分7.9±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2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0.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8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6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1例;膀胱痉挛1例,后尿道狭窄0例,尿道外口狭窄0例,总计3例;对照组患者出血3例,膀胱痉挛3例,后尿道狭窄2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总计9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高龄前列增生患者尿道前列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TUVP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一些医院尝试着采用TUVP治疗大体积BPH,虽然让患者从中获益,但也为TUV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埋下隐患。前列体积越大,刀切割次数就越多,镜镜鞘反复摩擦尿道的损伤几率就越高,TUV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比率就会上升。尤其是TUVP切除体积特别大的前列时,为长条状前列组织,医生常反复将整个镜向外牵拉,从而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尿道前列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前列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较高,给老年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本文将就尿道前列术后尿道狭窄发生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膀胱肿瘤伴前列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尿道前列治疗的术后效果。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膀胱肿瘤伴前列增生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单纯尿道膀胱肿瘤切除,研究组采用同期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尿道前列治疗,对两组术后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及术后冲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这些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膀胱肿瘤伴前列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尿道前列治疗不仅效果良好,而且安全可行,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膀胱肿瘤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术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良性前列增生患者采用尿道前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泌尿外科治疗的前列增生患者80例,根据选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耻骨上膀胱前切除治疗前列增生,观察组施行经尿道治疗前列增生,在手术过程中观察临床指标。采用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Qmax)评价患者术后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留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Qmax评价指标低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前列治疗前列增生患者,可明显缩小患者切口,降低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尿道前列治疗良性前列增生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分别为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尿道前列治疗,同时,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35例(97.22%)显著高于参照组28例(77.78%),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2例(5.56%)显著低于参照组8例(22.22%),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良性前列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治疗的同时,给予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尿道等离子前列剜除治疗前列增生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方法: 将 80 例 前列增生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40 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 使用电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尿道等离子前列剜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 52.04±10.53 ) min 和( 86.15±13.37 ) min 、住院时间分别为( 9.04±1.32 ) d 和( 16.32±1.88 ) d 、中出血量分别为( 168.51±38.84 ) ml 和( 213.36±42.86 ) ml ,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 对前列增生患者采用 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减少患者的中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尿道等离子前列剜除治疗前列增生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方法: 将 80 例 前列增生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40 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 使用电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尿道等离子前列剜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 52.04±10.53 ) min 和( 86.15±13.37 ) min 、住院时间分别为( 9.04±1.32 ) d 和( 16.32±1.88 ) d 、中出血量分别为( 168.51±38.84 ) ml 和( 213.36±42.86 ) ml ,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 对前列增生患者采用 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减少患者的中出血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治疗效果
  • 简介:随着前列等离子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该技术治疗前列增生患者。虽然前列等离子技术安全性高于普通单极,但是绝大多数前列增生患者为高龄人群,且多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因此,安全有效地使用该技术对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前列增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电切 安全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增生症患者应用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良性前列增生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32例行经尿道前列治疗者为对照组,32例行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式应用效果。结果①实验组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治疗后尿动力学指标、IPSS评分、IIEF-5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前列增生症治疗中,尿道等离子双极尿道前列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泌尿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等离子治疗前列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前列增生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观察组采用等离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等离子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前列增生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尿道等离子,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实用。

  • 标签: 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尿道双极等离子治疗前列增生(BPH)患者的护理方法、重点及效果。方法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使患者术后病情明显改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前充分检查、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全面的心理护理,术后护理措施及时到位是保证BPH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治疗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 2014年 1月~ 2016年 10月收治的 126例前列增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尿道前列治疗,而研究组患者予以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术后 3 h钠离子浓度、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 IPSS、 QOL、 Qmax、 RUV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运用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治疗前列增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相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 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前列增生;尿道前列;出血量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Methods 126 cases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prostate. Plasma bipolar electrocision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3 h sodium ion concentration after operation, the retention time of urethral catheter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scores of IPSS, QOL, Qmax and RUV in the postoperativ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ith transurethral prostatic plasma resection is of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The incidence of corresponding complications is low, and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It has a broad clinical value.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尿道前列及气化治疗前列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近一年内泌尿科收治的 156例前列增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等离子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尿道前列及气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出血量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显小于观察组 (P< 0.05);结论 尿道前列及气化治疗前列增生效果显著,比单纯的前列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电切及气化术 前列腺增生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