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面对一年一度的升学考试,总有一些考生由于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再加上过度的学习疲劳,导致神经高度紧张。有的考生在考试前半个月左右就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产生不同程度的考前心理焦虑症,表现为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失眠等,最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失常。有的考生在考场上手忙脚乱,思维错乱,甚至突然出现心悸、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不得不中途退场,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怯场”。那么对于上述种种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呢?

  • 标签: 升学考试 中考 心态调整 考前准备工作 学习环境 复习方法
  • 简介:心理减肥是减肥成员中的“另类”,但谁也不能否认它在减肥中的作用。古人有诗证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由此可以看出精神减肥的作用。

  • 标签: 肥胖 减肥 心理指导 食欲
  • 简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学习的基本理论、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和教育者的心理品质及其形成等。

  • 标签: 《教育心理学》 学习指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教版 学科体系 学法指导
  • 简介: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心理和谐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硬件与软件、中国与外国这六大关系;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处理好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关注职业倦怠等;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重视抑郁症和抑郁倾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关注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疏导等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求在重构和谐的经济社会的人文指标体系中,特别要重视人类发展指数、幸福指数、信任(信仰)指数、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教育发展指数等,旨在推进我国人民的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 标签: 心理和谐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和谐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 简介:<正>一、指导学生克服厌学心理,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发展到厌学。因此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他们感到上大学无望,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学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

  • 标签: 学生心理问题 厌学心理 职业教育阶段 主题班会 成才教育 择业目标
  • 简介:目的探讨并评价心理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12月~2013年12定期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指导的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心理指导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同时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均p<O.05),血糖值(包含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指导,不仅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指数以及服药依从性,而且能有效降低血糖,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并发症 心理指导 健康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在孕期用药进行心理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指导,使其正确理解和对待医学意见,作出比较合理的选择,以利优生优育。方法在优生遗传门诊接受100例孕妇在孕期用药的咨询,进行记录、心理分析、心理指导。结论孕期用药的心理状态有完美主义、过度夸大、过分缩小、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等。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指导后,52%孕妇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医学意见,作出自己较满意的选择,32%孕妇表示考虑,16%孕妇仍不能接受医学意见。

  • 标签: 孕期 用药 心理 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学阶段是塑造良好品行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是良好品行养成的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品行的塑造,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培养锤炼学生的意志、品德、心理素质,让广大学生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志向,又要有健康的体魄;既要有成才的能力,更要有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身心健康、精神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 标签: 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调适刍议
  • 简介:学生的厌学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特别是我们这类生源较差的学校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课,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因此,根据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心理诊断:学生厌学是心理疲倦的反应,必须对学生厌学作出正确的心理诊断,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指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变厌学为乐学。一、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1.由于持续努力的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学习引起不适和厌倦状态。科学研究表明,

  • 标签: 学习心理指导 厌学情绪 加强学习 学习动机 厌学心理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慢性咽炎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心理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分析63例慢性咽炎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比对照组高,其他因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咽炎患者合并有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怖等。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疗效。

  • 标签: 慢性咽炎 焦虑 抑郁 心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指导干预对全身麻醉后心理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受全身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健康教育,研究组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指导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理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躁动程度0级的比例为50%,1级的比例为38.89%,对照组患者躁动程度0级的比例为27.78%,1级的比例为22.22%,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及苏醒后,两组患者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趋于平稳。结论心里指导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全身麻醉后的心理躁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指导干预 全身麻醉 心理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后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2例行腹部全麻手术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另外给予心理指导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室时、气管导管拔出前后3min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拔管前后3min的心率(HR)、无创动脉平均血压(MAP)与入室时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拔管前后3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入室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拔管时发生躁动23例,躁动发生率为63.89%(23/36);观察组患者拔管时发生躁动8例,躁动发生率为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85,P=0.0024)。结论全麻手术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指导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在苏醒期气管导管拔除时出现的躁动情况,提高配合程度。

  • 标签: 麻醉 手术 心理 躁动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我国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是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经过近 40 年的呼吁、探讨、论证、探索和推进,我国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纵观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成果是有的,进步也是有的,但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许多急需解决的 问题。比如最基础的专业心理教育人员配置问题、 心理 辅导 室 的设置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视 程度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碍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格外 关注 和亟需解决的 问题 。因此,笔者本着为 帮助和 培养更多乐观善良,能够正确看待挫折,面对困难并积极度过人生困境的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绘画心理 学 作为主要研究点, 从另一角度 为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标签: 中学美术,绘画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劳动力供给总量超过了需求总量,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本文主要探讨了技校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技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对技校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

  • 标签: 技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 就业压力 就业指导
  • 简介:摘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强壮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是它的基本条件,而抓健康要从小抓起,让孩子们了解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故加强对少儿运动指导也越来越重要。

  • 标签: 体育与健康 运动指导 少儿心理 体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