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护士临床推理能力是岗位胜任力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临床护士24小时陪护患者,及时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并给与积极有效处理,对于发生潜在病情变化和危重患者而言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对护士临床推理能力现状、反思性结果现况检验(OPT)教学模式进行介绍,以期为国内低年护士临床推理能力的培训提供参考,提高低年护士护理临床思维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 临床低年资护士,临床推理能力,护理临床思维,护士核心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能力低年护士静脉留置针(简称留置针)培训的实践效果,以便提高低年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对本院238名临床低年护士进行留置针培训前需求调查、留置针相关知识考核、留置针操作考核,依据护士需求及理论、技能方面存在问题设订培训目标,并通过理论授课、发放《静脉安全护理手册》及操作视频等方法进行理论及技能培训3个月。比较培训前后低年护士静脉留置针理论相关知识合格率及留置针操作考核合格率。结果培训前后低年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留置针穿刺及维护知识、留置针健康教育知识合格率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低年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考核合格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能力低年护士静脉留置针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留置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静脉留置针 培训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作用、要素及特征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运用五种评价方法,如度评价法、密切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情景模拟法等方面综述了临床护士护理核心能力的研究。重视和应用护核心能力,以提高护士临床护理中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能力更强、素质更高的护理人才。

  • 标签: 护士 护理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低年护士护理操作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抽查低年护士护理操作,总结存在的缺陷因素。结果低年护士在沟通、操作技巧、心理素质、用物准备、应对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缺陷。结论对操作缺陷因素采取改进措施,能提高低年护士实际操作水平及应对能力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医院低年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现状,为进一步培养低年护士专业核心能力提供方向和循证依据。方法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实施医疗机构护士岗位管理的通知》,将我院工作5年的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初始学历为中专或大专的女性护士分为工作1-3年的低年护士组和工作4-5年的熟练护士组,对2组研究对象以情境设置的方式进行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对比2组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差异。结果工作4-5年的熟练护士实践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均高于工作1-3年的低年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4-5年熟练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85.71%,与工作1-3年低年护士合格率55.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熟练护士相比,低年护士在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技能、理论知识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故低年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护理管理的重点。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专业核心能力 评估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提高急诊低年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低年护士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OSCE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目前的理论授课与技能培训。两组均接受6个月培训,比较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护士培训后核心能力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CE培训模式可有效提高低年护士核心能力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急诊低年资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和优化我院低年护士培训机制,促进和提升护士专业知识技能,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护理人才。方法制定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计划,从病情掌握、病情评估能力、病情观察、护理程序运用、临床思维、沟通与人文关怀能力及理论知识及技能能力等方面对护士进行培训、考核。结果对工作10年内护士实施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后,下半年的考核结果平均分为(81.57±3.51)分,其中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得分较高,与其他项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思维”得分较低,与其他项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低年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了专科护理能力,并反映出低年护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了未来培训的重点工作。

  • 标签: 优化培训机制 低年资护士 临床实践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OSCE模式应用于ICU低年护士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ICU低年护士68名,2020年护士接受常规的培训纳入对照组,2021年护士接受OSCE模式培训纳入实验组,分析护士考核成绩和SP考核平均成绩。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SP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OSCE模式对ICU低年护士临床能力培训,效果较佳,可推广。

  • 标签: OSCE模式 ICU 低年资护士 临床能力 培训 考核成绩 SP考核平均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低年护士的管理效果及其对低年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在2018年5月-2019年2月)搜集的23名低年护理人员一般资料。统计分析23名低年护理人员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管理效果以及核心能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低年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低年护理人员的内在和外在工作满意度以及自我评价(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团队精神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评分显著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能够显著提高低年护士的管理效果以及核心能力评分。

  • 标签: 核心能力 低年资护士 管理效果 品管圈活动
  • 简介:通过福建省西部6所三级医院743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6所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自我评价属于中等水平;护龄6-10a的护士核心能力自我评价得分最高,大于20a的护龄自我评价较低;具有护师职称的护士核心能力自我评价比其他职称的护士得分高:护士的教育程度也影响护士核心能力自我评价得分,学历高的护士核心能力自我评价也较高。建议医院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关注对低护龄和高龄护士这两个群体.以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服务水平。

  • 标签: 临床护士 核心能力 自我评价
  • 简介:目的:对低年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76名低年护士(参加工作3年以下),对其进行核心能力课程培训,然后依据核心能力量表评估护士核心能力、理论水平以及操作能力。结果:相较于课程培训前,低年护士整体的核心能力、理论水平以及操作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P<0.05)。结论:对低年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课程培训,能明显改善其核心能力,提高其护理操作水平。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核心能力 课程培训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低年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方法针对5年以内的低年护士制定培训计划,从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文化仪表、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后,低年护士的独立工作能力、抢救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都有明显提高。结论注重加强低年护士的培训,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1。

  • 标签: 专科 低年资护士 综合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疗领域中,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促进患者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繁重性,很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上面临挑战。因此,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 标签: 护理专业 小组模式 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专业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训练的实践过程及结果,探讨适合我国ICU专业护士临床核心能力发展的方法。方法根据不同职级护士核心能力要求,制订相应的知识及技术目标训练模块,采用“3+2”的训练方法。并定期评价、定级和再培训。结果各层级护士的大部分临床核心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能力训练既有利于护士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又为ICU的护理质量提供了知识与技术保障。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专业能力 在职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ICU专业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训练的方式以及该方式的实践运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实验对象为本院ICU不同职级的护理人员80名,将这80名护理人员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分得4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不进行临床核心能力训练,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核心能力训练,之后对两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实施对比。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价合格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对ICU专业护士进行临床核心能力训练能够提升护士临床核心能力,也能从服务质量保障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ICU专业护士 核心能力训练 训练方式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骨科是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主要收治坠落伤、锐器伤、车祸伤、意外交通和机器压榨伤者等,该科室患者常有多发性骨折,并伴其他部位系统损伤,病情变化快而复杂,如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短期可直接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夜间护理方面对护士观察能力要求较高。作为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工作时间较短的低年护士,更应当加强对自身夜间观察病情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才能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性,增强患者治疗舒适度。本文主要研究骨科低年护士夜间病情观察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如何加强观察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骨科 低年资护士 夜间病情观察能力 影响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