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在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长管骨折患者术后功能中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92例患者,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优良率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均P

  • 标签: 下肢长管骨骨折 骨外固定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Ilizarov架、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合并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下肢长管状骨折并大段缺损共 1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术后观察、随访。结果 11例此类患者应用 Ilizarov架、搬移技术经过 6-20个月的延长治疗,缺损处实现等长对接,愈合良好,拆除外固定架后,患者最终能完全负重行走,疗效达到预期效果,患者生活得到满意保障。结论 在下肢粉碎性骨折合并大段缺损患者中,应用 Ilizarov 架、搬移技术治疗,创伤小 ,风险小,疗效确切。

  • 标签: Ilizarov架 骨搬移技术 长管状骨 大段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固定股骨近端接骨板(PFP)及锁定加压接骨板(LCP)辅助双植骨头钉孔道内松质、异体混合打压植不连断端结构植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术后不连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收治且完整随访的2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术后不连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2.3岁(27~65岁)。不连类型:萎缩型18例,缺血型3例。患者不连手术与骨折初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0.3个月(9~13个月),骨折手术均采用髓内固定(PFNA):闭合复位10例,切开复位11例(其中钢丝捆扎8例)。不连均采用髓固定(PFP+LCP)辅助双植(头钉孔道内松质、异体混合打压植+不连断端结构植)治疗。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4个月(10~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不连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个月(4~6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再次行清创术。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85.7分(84~92分)。结论PFP接骨板能够有效纠正内翻畸形并坚强固定,LCP接骨板+皮质结构植能够提供内侧力学支撑,松质+异体混合打压植能够有效增加头钉孔道内量,增加近端螺钉的把持力。该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获得较好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髋关节 骨折,不愈合 骨折固定术,髓内 髓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固定支架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于 2018年 7月到 2019年 7月我院部分胫腓骨骨折患者为例进行回顾对比研究。采用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总共选取 6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案,实验组采取固定支架固定。回顾性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的愈合时间数据不适用统计学标准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临床疗效数据差异明显,实验组的数据优势显著,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 P< 0.05) 。结论:针对固定支架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护理具备较高实践性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综合康复效益,值得普及。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治疗 胫腓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缺损患者使用IIizarov固定搬运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共抽取52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入我院接受救治,所有患者均选择IIizarov固定搬运技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52例患者搬运长度理想,愈合时间、骨架佩戴时间较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IIizarov固定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和缺损效果理想,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安全度,要重视。

  • 标签: 胫骨骨折 术后感染 骨缺损 II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跟塑形复位钳联合固定架闭合螺纹针微创治疗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6例单侧跟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于术前、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跟宽度、高度、长度,术后6、12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 d和6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高度、长度、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8.82 ± 1.72)°和(25.84 ± 1.96)°比(16.71 ± 2.74)°、(120.92 ± 3.85)°和(119.65 ± 3.84)°比(103.63 ± 4.62)°、(35.23 ± 1.94)和(36.51 ± 2.01)mm比(39.52 ± 1.26)mm、(48.52 ± 2.16)和(48.86 ± 1.98)mm比(46.94 ± 2.48)mm、(71.23 ± 2.49)和(70.94 ± 2.36)mm比(67.53 ± 2.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较术后3 d有轻微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平均AOFAS评分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80.6分比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最后的随访AOFAS评分中,获优11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14/16。术后6个月平均AOFAS评分60.1分,12个月AOFAS最后随访平均评分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平均AOFAS评分(80.6分比60.1分)(P < 0.01)。在最后的随访AOFAS评分中,获优11例,良3例,中1例,差1例。结论应用跟塑形复位钳联合固定架闭合螺纹针撬拨复位可有效治疗移位跟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有效减少皮肤软组织等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骨折 外固定器 微创技术 跟骨复位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长管骨折手术采用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容量:66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全部患者手术均行固定支架治疗,随机分组,小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各33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优良率较高,护理认可度较高(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折手术采用固定支架治疗时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优良率与护理认可度。

  • 标签: 四肢长管骨骨折 骨外固定支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骨髓炎合并不连采用 Ilizarov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6例慢性骨髓炎合并不连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 38例)和治疗组( 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 Ilizarov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92.1%,高于对照组的 71.1%;住院治疗总时间和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 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 7例;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慢性骨髓炎合并不连采用 Ilizarov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迅速减轻疼痛,缩短治疗和恢复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骨不连 Ilizarov外固定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固定支架搬运技术对胫骨干骺端缺损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行固定支架搬运技术的胫骨干骺端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量表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行固定支架搬运技术的胫骨干骺端缺损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负性情绪,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缺损 骨搬运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单边外固定支架行搬运技术治疗肱骨大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治疗的9例肱骨大段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21~41岁,平均29岁。缺损原因:外伤导致缺损2例,慢性骨髓炎6例,骨肿瘤1例。缺损长度4.2~9.0 cm,平均5.9 cm。手术安置单边外固定支架,术后7~10 d定期调整固定支架行搬运,逐步恢复肱骨长度,复查X线片见有3~4层皮质后,可拆除外固定支架。记录肱骨延长长度、延长率、骨折愈合时间、固定支架携带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15个月上肢功能评分(DASH)。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5~36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延长长度平均5.9 cm,延长率平均26%,平均愈合指数为31 d/cm。愈合时间平均8.3个月,固定支架携带时间平均10.8个月。DASH评分从术前的(25.0±2.4)分改善至术后15个月的(12.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肱骨大段缺损均得到良好的矫治,除1例暂时性的桡神经麻痹,其他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肩肘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行搬运治疗肱骨大段缺损可较快治疗缺损,恢复患者的上肢功能。

  • 标签: 肱骨 骨延长术 外固定器 大段缺损 Ilizarov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肱骨干不连患者采用锁定钢板与固定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 68肱骨干不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锁定钢板)与对照组(固定架)各 3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肢功能及肘关节功能恢复状态良好;治疗有效率高, P< 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不连能改善肢体功能且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肱骨干骨不连 锁定钢板 外固定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髂骨瓣移植联合固定架治疗掌骨术后无菌性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我科收治掌骨术后无菌性不连患者1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髂骨瓣移植联合固定架,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17例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2.7个月,全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时均无明显疼痛、活动受限,无感染及再发不连事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于掌骨术后无菌性不连,应用自体髂骨瓣移植联合固定架治疗取得了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和良好的手部功能,疗效满意。

  • 标签: 掌骨 骨折 骨不连 髂骨瓣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矫形分期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诊疗中心收治8例儿童肱骨不连合并肘外翻患儿资料。男5例,女3例;左侧5例,右侧3例;受伤年龄为6~14岁(平均1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年(平均4年)。一期手术采用不连断端清理,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术。在不连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正常后二期行肱骨髁上内翻截矫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提携角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5个月(27~64个月)。一期手术后肱骨髁陈旧性骨折不连愈合时间平均81.3 d(55~120 d);二期截矫形手术后所有截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1.1 d(45~60 d)。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9.0°±4.6°、138.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例患儿健侧的提携角平均5.4°(3°~8°)。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患侧的提携角分别是31.9°±4.7°(25°~42°)、4.0°±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MEPS评分为(57.5±6.5)分,良4例,差4例;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为(95.9±3.4)分,优秀6例,良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原位固定不连断端清理,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二期肱骨髁上内翻截矫形治疗儿童肱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畸形,手术效果良好,术中对外髁块血供的保护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肘关节 儿童 肘外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腿骨折并外露应用固定架与比目鱼肌肌瓣转移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7月— 2019 年 7月本院骨科诊治的 108例小腿骨折并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 每组各 54例。对照组行固定架治疗 , 观察组在其基础行比目鱼肌肌瓣转移治疗 , 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 (94.44%) 相比对照组 (81.48%) 高 (P<0.05)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 (15.32±4.32) d, 相比对照组短 (P<0.05) 。观察组术后 3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为 (80.23±5.64) 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为 (81.09±8.21) 分 , 相比对照组评分高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几率 (3.70%) 相比对照组 (16.67%) 较低 (P<0.05) 。结论 固定架与比目鱼肌肌瓣转移联合治疗小腿骨折并外露的效果显著 , 能加快创面愈合 , 提高手术疗效 , 促进下肢功能改善 , 还能减少并发症 , 有利于预后。

  • 标签: 小腿骨折 骨外露 外固定架 肌瓣转移 下肢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颌骨折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坚强内固定术在治疗颌骨折时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8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行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折的患者 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坚强内固定术在治疗颌骨折的中的效果。结果 20例患者中 12例患者的软组织均达到了 I期愈合,愈合率高达 93.33%,通过检测发现 8例患者的骨折愈合状态良好,咬合力恢复良好,所有患者在术后无任何过敏或者排斥现象。结论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自我管理情况。 方法: 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一科于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90 例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成人数相同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与自我管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3.33% ( 42 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75.56% ( 34 例);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 P < 0.05 。 结论: 基于系统化护理干预展开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护理,获得满意护理效果,并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四肢长管状骨 骨折 系统化护理干预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 简介:【摘要】:固定支架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断端复位与固定,促进愈合和功能恢复为目的的一项治疗术。它很早就已经用于临床,特别是近几年来,经过了多次改进,向外形轻巧型、固定牢靠型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我们近十年多来对 38例患者施行固定支架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骨折后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60例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80例)和观察组( 80例);对照组患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固定架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中,固定架治疗较传统治疗方法有效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各项症状恢复更快,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出血量 肿胀 疼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