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确定地衣芽孢杆菌YTDY-01高产芽孢的培养基,为中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选取9种培养基原料,确定最佳原料,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添加量.结果淀粉、豆粕、蛋白胨等原料对地衣芽孢杆菌YTDY-01产芽孢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添加量分别为淀粉0.5%、豆粕1%、蛋白胨1.5%,培养基优化后,芽孢数量可达78.3±6.4×108CFU/mL,显著高于初始培养基的芽孢数量(6.7×108CFU/mL).

  • 标签: 地衣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芽孢形成
  • 简介:目的: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嗜热芽孢杆菌噬菌体,并初步分析其特征。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嗜热芽孢杆菌噬菌体,对分离得到的噬菌体进行电镜形态观察,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1、0.1、1.0、10和10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55℃、160r/min培养8h后测定噬菌体滴度,并进行噬菌体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分析。结果: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为二十面体型;其感染宿主菌NHH4形成清晰的噬菌斑,最适MOI为1.0,最适感染温度为55℃,最适感染pH值为7.5。将这株噬菌体命名为TBIP1。结论:从腾冲热海温泉中分离得到的噬菌体TBIP1为典型的二十面体型,当MOI为1.0时,TBIP1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

  • 标签: 嗜热噬菌体 嗜热芽孢杆菌 分离 形态与生理特征
  • 简介: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Cohn)培养液、过滤液和灭活液对葡萄灰霉病菌(GB)、草莓灰霉病菌(SB)、辣椒灰霉病菌(PB)和番茄灰霉病菌(TB)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对GB、SB、TB和TB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菌液浓度达到105CFU/mL时,对4种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当浓度降低为104CFU/mL时,抑制率明显降抵.而菌液浓度为108CFU/mL时的过滤液,对GB、PB和TB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灭活液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菌液浓度为108CFU/mL时,对PB、GB、TB和SB的抑制率分别为73.6%、39.5%、50%和25%.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灰霉病菌 抑制率
  • 简介:目的:利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芽孢杆菌dhs-330-021菌粉,并研究菌粉的活性及稳定性。方法:以脱脂乳、海藻糖、β-环糊精和谷氨酸钠为保护剂,采用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00℃,出口温度50~60℃,进速度2~4mL/min)制备芽孢杆菌菌粉,以喷干存活率和菌粉活菌数为指标,选择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获得喷干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10.0%、海藻糖6.0%、β-环糊精13.0%、谷氨酸钠15.0%,喷干存活率为65.9%,菌粉活菌数为1.38×10^9CFU/g,存放180d后菌粉活菌数为1.03×10^9CFU/g。结论:喷雾干燥工艺可以用于芽孢杆菌dhs-330-021菌粉的制备,获得的菌粉稳定性较好。

  • 标签: 芽孢杆菌 菌粉 保护剂 喷雾干燥
  • 简介:目的:研制高效分泌表达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株。方法与结果:将优化设计的枯草芽孢杆菌MA139β-甘露聚糖酶基因用EcoRI/XbaI双酶切,克隆到诱导型表达载体pPICzoLA中α因子信号肽编码序列的下游,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X-33感受态细胞,经Zeocin筛选,获得重组表达菌株X-33/mann。将重组菌株在10L全自动发酵罐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培养,甲醇诱导72h发酵活力达到2100U/mL。重组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40℃,最适催化pH值为6.0。结论: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高效分泌表达,具有开发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潜能。

  • 标签: Β-甘露聚糖酶 枯草芽孢杆菌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 简介: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对杨树水泡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发现BS-2菌株能够抑制病菌菌丝的生长,并导致菌丝形态畸变,表现为菌丝伸长生长受抑制、扭曲、原生质浓缩、局部膨大成球形或椭圆形以及菌丝断裂和菌丝细胞变成空泡等。BS-2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培养时间越长,其培养液的抑菌作用越强;在不同培养基中获得的发酵液对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杨树水泡溃疡病 菌丝生长 菌丝形态 抑制作用
  • 简介:目的:本实验室通过转座突变技术获得了一株高产表面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dhs-330-021,研究其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抑制效果,及其溶藻作用方式。方法:在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培养液中添加dhs-330-021的发酵液等,间隔一定时间计数获得藻细胞的数量。结果:菌株dhs-330—021培养后期的发酵液溶藻效果好于培养前期和中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hs-330-021的发酵液对不同生长期的链状亚历山大藻均有溶藻效果,其中对延滞期和稳定期效果最好;菌株的发酵液和无菌上清液的溶藻效果明显,而菌悬液溶藻效果较差。结论:菌株dhs-330-021能显著抑制链状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其溶藻方式属于间接溶藻。

  • 标签: 链状亚历山大藻 芽孢杆菌 溶藻机理 表面活性剂
  • 简介:通过对不同年生五味子进行叶面喷施和根部灌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对五味子白粉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喷施加灌施处理的发病率为13.0%,喷施的发病率为22.5%,清水对照的发病率为37.5%。对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五味子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9%、77.8%、75.0%,这表明喷施加灌施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对五味子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对五味子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五味子植株喷施加灌施的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叶面积总平均值分别增加了6.7%、42.4%、27.6%;单独喷施处理和喷施加灌施处理分别比清水对照处理的百果重增加了21.33%、28.79%;喷施加灌施处理的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达到0.74%。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菌剂 五味子 白粉病
  • 简介:文中对中国伞科(Hygrophoraceae)真菌进行了整理、修订,简要介绍了其生境和分布,并对该科的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重点整理了文献记载该科的102个种,广泛分布于28个省区。其中有效名称86个,包括伞属(Hygrophorus)47个,湿伞属(Hygrocybe)36个,湿皮伞属(Humidicutis)1个,坛杯伞属(Ampulloditocybe)1个,金盖菇属(Chrysomphalina)1个,应转移到其他科的有5种,错拼名称有9种,另有存疑种2种。

  • 标签: 蜡伞科 种类 分布
  • 简介:报道1例石膏小孢子菌感染引起阴囊黄癣痂皮损。患者,男,20岁,阴囊黄色痂皮3周。皮损取材真菌镜检可见分隔菌丝,培养为石膏小孢子菌。口服伊曲康唑200mg/d,连续2周。停药时皮损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

  • 标签: 石膏样小孢子菌 黄癣痂
  • 简介:[目的]蚧轮枝菌是一种防治植物病原物和害虫的生防菌,弄清其致病的分子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IlluminaHiSeq技术测序蚧轮枝菌的cDNA文库,并进行RNA-Seq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结果]共获得1634670条高品质reads,碱基GC含量48.50%。14856条Unigene经组装拼接后,在Nr、Swiss-Prot、COG和KEGG数据库中分别比对得到1467、9379、6518和4188条Unigenes。采用GO分类工具将21403条Unigenes分成24个功能组,主要包含在细胞组成(1369)、分子功能(1679)和生物学过程(1928)3个大类里,在COG数据库注释的基础上,把6518条Unigenes分成38个功能组,通过GO和COG丰度识别分类,聚类的主要是一般功能预测、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运输和分解代谢以及信号转导机制起作用的独立基因。能与KEGG路径匹配的108条Unigenes中大部分和新陈代谢途径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有关。[结论]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找寻蚧轮枝菌的致病因子,从而丰富其致病机理。

  • 标签: 蜡蚧轮枝菌 RNA-SEQ 转录组
  • 简介:包括肝螺杆菌(Helicobacterhepaticus)和胆汁螺杆菌(Helicobacterbilis)在内的啮齿类螺杆菌(rodenthelicobacter)已经被公认为是啮齿类实验动物重要的致病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实验动物理事会早已将其列为啮齿类实验动物必须排除的病原微生物.我国因缺乏模式菌株使这一致病菌的检测方法至今未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版也因此而未将其列入,这已经严重妨碍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对外交流.

  • 标签: 螺杆菌 实验小鼠 胆汁 啮齿类实验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离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人结核病的主要病原,全世界约有1/3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尽管该病原可感染并引起许多动物疾病,但人类是其中心宿主。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理及宿主对本病原的保护性和免疫病理学反应,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非常必要。本文阐述了结核病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模型及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实验模型的合理应用将促进我们对结核病的认识,从中获取的资料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动物模型 组织培养模型
  • 简介:研究发现抗真菌药物本身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刺激作用,如何有效利用抗真菌药物的免疫治疗作用是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唑类抗真菌药物对机体天然免疫受体Toll受体的影响。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固有免疫 TOLL样受体
  • 简介:报道1例枝孢枝孢霉所致囊肿性痤疮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男,21岁,主因"面颈部结节、囊肿"5a就诊。根据囊液真菌镜检培养阳性、病理发现分枝分隔菌丝等特征诊断为"暗色丝孢霉病"。经4个月伊曲康唑400mg/d口服治疗后,患者面部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轻度瘢痕。

  • 标签: 枝孢样枝孢霉 囊肿性痤疮 暗色丝孢霉病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学和防治学面临着一场革命,HP与胃癌关系也十分密切。随着对HP研究的不断深入,从分子水平对HP的致病机理有了更深的了解。常规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虽然可以暂时控制HP的感染,但是由于易产生耐药性等许多新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的防治策略。利用HP抗原与佐剂联合使用或用减毒的沙门氏菌来表达HP的抗原,进行口服免疫防治HP的感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动物模型试验结果证明这种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致病因子 免疫防治
  • 简介:复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动物模型是进行结核病研究的基础。本文分别对小鼠、豚鼠、兔和非人灵长类结核(TB)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综述,由于潜伏性感染是结核病的重要特征,因此慢性持续性感染模型是TB动物模型研究的重点。Animalmodelisessentialfortuberculosis(TB)research.Thereportedanimalmodelsincludingmice,guineapig,rabbitsandnonhumanprimatemodelwerereviewedinthiscuurentpaper.MTBcanpersistwithinthehumanhostforyearswith-outcausingdisease,inasyndromeknownaslatentTB,soMTBchronicpersistenceinfectionanimalmodel(Cornellmodel)shouldbepayattentionto.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师长宏$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标签: 分枝杆菌感染 感染动物模型 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目的:融合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3881c突变子抗原,以便与其他已知的免疫显性抗原联合使用,有效增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血清学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将克隆的来源干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的Rv3881c突变体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4b,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高效表达;由于重组的Rv3881c突变子抗原片段同C端的6xHis标签融合表达,使用Ni-柱进行快速纯化。结果: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的Rv3881c突变子抗原同选取的6例结核病阳性临床血清标本均能发生明显的反应。结论:重组Rv3881c突变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提示该抗原可能成为检测结核的有效抗原之一。

  • 标签: Rv3881c抗原 结核分枝杆菌 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
  • 简介: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泛指动脉变硬,由于形态特征不同分为三种疾病,动脉粥硬化是最主要的一种动脉硬化疾病,其病灶累及弹性动脉和较多弹性纤维的肌性动脉,典型的动脉粥硬化病灶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和坏死细胞构成的“粥”成分。另两种动脉硬化疾病分别为门克伯格氏中膜钙化性硬化(Mfinckebergmedialcalcificsclerosis)和微(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硬化模型 小型猪 弹性纤维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