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科学研究出现了一些互相矛盾的结果,暗示着在促进与限制细胞程序化死亡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型细胞噬作用。这种特化作用是,巨型细胞噬作用的发生可能因细胞类型而异、但本文作者的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应用小白鼠具有噬基因ATG5RNA干扰敲除的成纤维细胞发现,

  • 标签: 细胞凋亡 自噬作用 细胞程序化死亡 平衡 成纤维细胞 RNA干扰
  • 简介:报道了炭菌科(Xylariaceae)小炭墩属(Kretzschmariella)和炭菌属(Xylaria)中的3个竹生种。其中,小炭墩属为中国新记录属,目前该属只有1个种,即藁杆小炭墩菌K.culmorum;炭菌属2个种,分别为褐色炭菌X.badia和竹生炭菌X.bambusicola。该3种均生长于竹子上,具有高度的寄主专化性。文中根据国内采集的材料对其宏观、显微特征及培养特性等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 标签: 子囊菌 新记录种 分类 寄主专化性
  • 简介:粪生菌物和炭菌科真菌是约翰·韦伯斯特先生钟爱的众多菌物类群中的2个。大多数的炭菌是腐生的或具弱致病性,还有一些是内生菌。炭菌是世界性分布真菌,主要生长在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分。目前所研究的大多数炭菌都生长在这些基质上。炭菌科下约有75个属,其中4个属是粪生的,且目前主要有关其分类方面的研究,而对鹿角菌的总体分布、发生规律和生态学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采集到的1386份草食动物粪便样品为材料,通过湿室培养和检验,共获得12326个记录,其中255个为粪生炭菌,作者对这些炭菌的发生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及对其形态进行了补充观察。

  • 标签: Hypocopra Podosordaria 孔座壳属 基质偏好性 Wawelia
  • 简介:吉林省长白山植物牛皮杜鹃(Rhododendronaureum)叶片上分离到1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鲍氏刺囊壳(Ascotrichabosei)。该菌的典型特征是子囊壳外壁着生曲膝状附属丝和产生碟形子囊孢子。该菌为我国首次报道。

  • 标签: 子囊菌 阔叶树 培养物 新记录种
  • 简介:噬影响着真核细胞的适应性、分化和发育,在白念珠菌中噬影响着白念珠菌的代谢和毒力等,也可以减缓应激反应带来的损伤,增强菌体存活能力。但过度的噬可能导致噬性细胞死亡。该文根据近期研究进展,从白念珠菌中与噬相关的Cvt(Cytoplasmtovacuoletraffickingpathway)通路、TOR(targetofrapamycin)通路和噬在应激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白念珠菌中的噬进行综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自噬 Cvt通路 TOR通路 应激刺激 氮饥饿
  • 简介:报道了采辽宁省旅顺的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叶片上的椿启介菌属(Tubakia)为中国新记录属,并对该属及该属真菌干孢盾壳椿启介菌[Tubakiadryina(Sacc.)Sutton]进行了形态学描述。

  • 标签: 干孢盾壳椿启介菌 中国新记录种 辽宁
  • 简介:报道了采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3个中国新记录伞菌,即紫褶小孢菌[Baeosporamyriadophylla(Peck)Singer]、木生囊环菇[Cystolepiotalignicola(P.Karst.)Nezdojm.]和暗褶菌[Melanophyllumhaematospermum(Bull.)Kreisel],并描述了1个中国大陆新记种黄褐色孢菌[Callistosporiumluteo-olivaceum(Berk.&M.A.Curtis)Singer]。Cystolepiota和Melanophyllum为中国新记录属。提供所有种的子实体照片和显微结构线条图。凭证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长白山 伞菌 分类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为明确蔬菜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种类及筛选有益真菌,对采自我国东北地区主要蔬菜的根茎样本进行了组织分离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19个属30个种或变种,其中镰孢菌属为优势属,共分离得到10个种。研究结果表明:葫芦科蔬菜上分离的真菌种类最多,为11个属17个种。从采集地来看,在黑龙江和辽宁两省分离到的真菌数量较多,分别为12个属18个种和11个属18个种,吉林省最少,仅有2个属5个种。

  • 标签: 蔬菜 根茎组织 真菌
  • 简介:本研究对绿色草莓(FragariaviridisDuch.)及其交后代5个株系的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发现与亲本均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在观察的67个性状中,可溶性固形物等42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PSS软件对其中15个差异明显的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植株高度、冠径、小花梗长、小花梗粗、花序梗粗及花粉生活力是区分绿色草莓及其交后代株系的主要指标。5个交一代株系交坐果率差异明显,其中株系Ls-S1-4坐果率最低。本研究为绿色草莓交亲和/不亲和系的创建奠定基础。

  • 标签: 绿色草莓 自交后代 植物学性状 主成分分析 自交不亲和
  • 简介:萝卜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其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培育交不亲和系是萝卜杂种优势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根据萝卜交不亲和基因SLG6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8个自交系为材料,其中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各4个,扩增SLG6基因第232~711bp之间的单拷贝片段,8个材料均获得了一条480bp的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该片段进行酶切,交不亲和系均产生约125bp和244bp的片段,其中,244bp的片段为交不亲和系所特有,可作为SLG6基因的CAPS标记用于萝卜交不亲和基因SLG6的检测;而自交亲和系则具有与交不亲和系相同的125bp的片段和不同的多态性片段。

  • 标签: 萝卜 自交不亲和性 SLG6基因 CAPS标记
  • 简介:目的:探讨尼古丁在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噬及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碘化丙啶(PI)/Hoch.est33258染色法检测尼古丁诱导巨噬细胞MH-S死亡;通过Western印迹和电子透射显微镜检测尼古丁诱导MH-S细胞噬的发生;采用中性红摄取实验检测尼古丁处理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通过攻毒实验检测尼古丁诱导的肺炎。结果:不同浓度尼古丁作用下PI染色的死细胞呈上升趋势;LC3BⅡ蛋白表达具有尼古丁剂量依赖性,并且1μmol/L的尼古丁能够增强LPS预刺激的MH-S细胞噬发生。电子透射显微镜结果显示在1μmol/L尼古丁的作用下,细胞内噬体数量增加;MH-S的中性红摄取能力与尼古丁浓度剂量呈负相关性;尼古丁能够诱导小鼠发生肺炎,并降低小鼠体重。结论:尼古丁能够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噬水平,并且可以诱导肺炎的发生,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吸烟与肺炎的关系。

  • 标签: 尼古丁 巨噬细胞 细胞自噬 肺炎模型
  • 简介:目的:通过扫描电镜比较4种树脂水门汀(RelyXUnicem、PanaviaF、VariolinkⅡ、Vitique)粘结牙本质时超微结构的差异。方法:新鲜拔除的人无龋坏第三磨牙12颗,随机分为4组(n=3),制备牙本质粘结面,分别与4种树脂水门汀(RelyXUnicem、PanaviaF、VariolinkⅡ、Vitique)粘结处理,将所得粘结试件二次纵切,SEM观察牙本质粘结界面。结果:四种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粘结中,RelyXUnicem未见明显树脂突,而PanaviaF、VariolinkⅡ和Vitique均可见明显树脂突形成。结论:新型粘结树脂水门汀粘结牙本质的超微结构完全有别于传统树脂水门汀。

  • 标签: 树脂水门汀 牙本质 扫描电镜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一例1例桥小脑肿瘤患者的护理病例讨论,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桥小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加强桥小脑占位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桥小脑角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报道了采中国热带的贝伞属为口蘑科新记录属,描述了该属及该属真菌疣孢贝伞(Conchomycesverrucisporus)的形态,并提供了生境照片、线条图和必要的讨论。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口蘑科 分类 形态学 新记录
  • 简介:经室内侵染力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皆能侵染雷公藤丽长巢蛾Xyrosarialichneuta幼虫,不同菌株的侵染力存在显著差异。3株白僵菌中,Bb27菌株毒力最强,菌液为1×10^5~1×10^9个·mL^-1五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孢子悬浮液时,害虫15d校正死亡率在58.3%-100%之间;LT50分别为9.36d,6.26d,3.89d、2.54d.2.10d;LC50为4.87×10^4个·ML^-1。3株绿僵菌中,MaZPTP01菌株毒力最强,5种孢子浓度15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2.4%、69.0%、76.2、92.9%、95.2%;LT50分别为11.47d、6.89d、4.36d、2.68d、2.13d;LC50为7.39×10^4个·mL^-1。Bb27和MaZFIT01菌株可应用于林间作进一步防治试验。

  • 标签: 白僵菌 绿僵菌 丽长角巢蛾 侵染力 雷公藤
  • 简介:Excel是常用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笔者采用基于Excel的VBA编程方法,编写了“多项式的三函数拟合单峰曲线”程序,经教学科研工作中使用,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文中发表了该程序的源代码及使用方法,供广大科教人员下载使用。

  • 标签: EXCEL VBA编程 多项式的三角函数 单峰曲线
  • 简介: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乔教授课题组和林天伟教授课题组合作,发现了通过诱导细胞噬性死亡从而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该研究将为治疗黑色素瘤开启新思路,提供新靶点和独特的先导化合物。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

  • 标签: 化学生物学 黑色素瘤 细胞生长 死亡 自噬 自然
  • 简介:【背景】近年来"Q"烟粉虱在我国快速扩张,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入侵害虫。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Q"烟粉虱已对多种农药产生高抗药性,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对其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在室内研究了近年引入我国的海氏桨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烟粉虱若虫的取食和寄生能力。【结果】各龄期的"Q"烟粉虱若虫均可被海氏桨蚜小蜂取食和寄生。在48h内,寄生蜂取食1、2、3、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10.7、6.4、6.7、5.0头,呈现随龄期增大取食数量下降的趋势;海氏桨蚜小蜂对不同龄期烟粉虱若虫的寄生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更偏好寄生2、3龄若虫(25.4和27.5头),其次是1龄若虫(22.1头),而寄生4龄粉虱的数量最低(16.5头)。【结论与意义】寄主龄期对海氏桨蚜小蜂的取食和寄生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综合来看,该寄生蜂表现出对"Q"烟粉虱较好的生物防治潜能,是防治烟粉虱的理想寄生性天敌昆虫。

  • 标签: 烟粉虱 海氏桨角蚜小蜂 取食寄主行为 寄主选择 生物防治
  • 简介:目的构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CP/CPPS)C57BL/6小鼠模型,探索其机械痛阈和噬相关微管轻链蛋白LC3和底物蛋白p62表达水平随造模时间的变化规律,为CP/CPPS疼痛及噬水平研究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和完全弗式佐剂的混悬液,建立CP/CPPS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前列腺病理变化,运用VonFrey纤维丝测定骨盆区域机械痛阈,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C3和p62表达水平,运用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结果HE染色可见模型组小鼠出现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和淋巴细胞侵润,且实验后第6个月前列腺出现上皮内瘤(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PIN),表现为基底膜消失和细胞核异形性明显等,空白组和对照组则表现为正常组织学形态.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机械痛阈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初始痛阈值为(0.35±0.154)g,第22周为(0.008±0.000)g],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LC3和p62表达水平逐渐增高[LC3,p62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第1个月:(2.767±0.464)%,(2.872±1.642)%;第6个月:(13.501±1.900)%,(9.070±0.49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CP/CPPS模型,且造模后第6个月出现PIN.模型组小鼠机械痛阈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LC3和p62表达逐渐增高,表明CP/CPPS炎症微环境促进疼痛产生及加剧,并提高小鼠前列腺噬水平,与P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57BL/6小鼠 机械痛阈 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