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引起夫妻双方生殖器念珠菌病病原菌是否为同一种致病菌,并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常规念珠菌培养方法培养,API20CAUX进行鉴定,微量稀释法行药敏检测。结果88例患者(44对夫妻),检出白念珠菌73例。夫妻双方共同由同一菌种致病例数为41对,白念珠菌引起者为36对,光滑念珠菌引起者为2对,近平滑2对,克柔念珠菌1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药敏显示88株念珠菌对制霉菌素全部敏感,对克霉唑也高度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夫妻一方患有生殖器念珠菌病,另一方应做好性伴通知工作,行相应检查,必要时行药敏实验,以降低念珠菌病复发率。

  • 标签: 生殖器念珠菌病 阴道念珠菌病 性传播 药敏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乳腺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VEGF、bFGF蛋白表达。软骨多糖浓度为200μg.ml^-1。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软骨多糖能够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且呈现一定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HE染色观察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MCF-7经软骨多糖作用后,细胞开始出现凋亡现象,如产生空泡、胞膜扩散、胞质外溢、形态变圆、胞核皱缩等,最终导致大量细胞破碎死亡。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软骨多糖对乳腺癌细胞MCF-7VEGFbFGF两种血管生长因子合成与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结论:软骨多糖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直接杀伤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VEGFbFGF合成分泌而抑制乳腺癌血管生成。

  • 标签: 软骨多糖 MCF-7 血管生成 VEGF BFGF
  • 简介:利用植物木质纤维资源发酵产乙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要达到工业生产仍然存在很多难题。最近在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善植物自身性状,以利于能源植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研究包括减少植物自身细胞壁木质素含量、细胞积累表达纤维素酶木聚耱酶等方法,使产生生物质更利于降解利用。

  • 标签: 生物质 木质纤维素 植物
  • 简介: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对代偿期肝硬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为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采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共2次,治疗后半年观察血清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正常,腹水消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代偿期肝硬化安全、简便、有效。

  • 标签: 脐血干细胞 静脉注射 失代偿期肝硬化
  • 简介:目的:分析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meoboxB7,HOXB7人胃癌组织表达情况,并探讨HOXB7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共1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蛋白印迹(Westernblot)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HOXB7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表达,通过卡方检验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HOXB7胃癌风险评估作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关系。结果:胃癌组织HOXB7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HOXB7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多因素Cox分析提示HOXB7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HOXB7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HOXB7低表达患者组(P〈0.01)。结论:HOXB7蛋白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恶性表型有关,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可作为判断胃癌患预后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胃癌 HOXB7 临床意义 预后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教授Willisx.Li与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抑制肿瘤生长新机制,以此为基础有可能开发出全新类型抗癌药物。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种叫做STAT5A特殊形式信号蛋白,能让异染色质(染色体DNA一种形式,保持折叠压缩状态)结构变得稳定,这反过来会抑制癌细胞发出繁殖生长指令能力。

  • 标签: 肿瘤生长 机制 美国加州大学 染色体DNA 研究人员 圣地亚哥
  • 简介:为改善毛头鬼伞子实体多糖性状,以粗多糖得率、多糖含量、吸潮性及色素含量为指标,对乙醇沉淀制备多糖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子实体经提取后浓缩至浓缩比为1∶2,即m(物料干质量/g):V(提取液/mL)=1∶2以60%乙醇沉淀,再以60%乙醇洗涤1次,经冷冻干燥所得粗多糖产品多糖含量较高、色浅,且吸潮性降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毛头鬼伞 多糖 吸潮性 乙醇沉淀
  • 简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有来源广泛、易于分离培养、不易引起免疫排斥等特点,使其成为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种子细胞,具有广泛科研临床应用价值。骨髓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特定条件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甚至更为特异多巴胺神经元,为帕金森病进行细胞移植疗法提供了理想细胞来源。本文就近年来体外诱导MSCs向多巴胺神经元定向分化所涉及到常用诱导因素诱导方法及途径予以综述。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多巴胺 分化
  • 简介:交通压力目前对于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着问题,秦皇岛作为一个小型地级城市,除了应对自身居民交通压力以外,还面临着旅游期所带来外在压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首要问题。绿色视野,从交通规划、停车场设定以及绿色公交优先等方面考虑,不时为解决交通压力关键。

  • 标签: 交通 绿色 整顿
  • 简介:黍稷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作物。本文从世界农业种植业历史、作物起源环境黍稷演化过程谈起,结合山西地理生态特点、悠久农耕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黍稷种质资源,说明山西黍稷起源遗传多样性中心。

  • 标签: 山西 黍稷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中心
  • 简介:生物物,生物有形、生物有数、生物有理。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生物学已经积累了大量事实和数据,而且每日每时产生着海量新数据。2003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了约30亿美元测定一个人基因组30亿个字母。人们正在向用1000美元测定一个人基因组目标前进。截至2010年4月底,全世界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基因组测序计划超过了7200个,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数个速度增长。归根到底,人口、粮食、健康、医药、环境、能源这些全人类面临重大挑战,都与生物有关,而基本生物学规律必须从分子水平认识和解决。

  • 标签: 生物领域 计算科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 DNA双螺旋结构 生物学规律 基因组测序
  • 简介: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试管婴儿患者知觉压力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12月我院行试管婴儿技术(IVF-ET)辅助生育不孕女性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BSR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为(43.53±4.89)分、(42.38±4.34)分、(27.53±4.89)分,低于干预前(57.96±7.30)分、(56.42±5.49)分、(37.96±7.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为(51.13±5.52)分、(50.31±4.48)分、(31.13±5.52)分,低于干预前(58.83±7.28)分、(56.45±5.51)分、(38.83±7.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SR干预可有效改善试管婴儿患者患者焦虑、抑郁知觉压力情况,有利于提高WF-ET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试管婴儿 知觉压力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以采自浙江省丽水地区7个鹅膏菌属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基于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基础上,对7种鹅膏菌rDNA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序列特征比较分析。进一步对ITS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将从GenBank检索获得9个最相似物种ITS序列连同7种鹅膏菌ITS序列一起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TS序列对f6、丹f493个菌株分子鉴定支持了基于形态特征鉴定结果,对巧分子鉴定不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琚为鹅膏菌属内某种,f66为鹅膏菌属内某种,并与Amanitafulva,A,atrofusca,A.orientifulva3种鹅膏菌亲缘关系较近,f7与另外6种鹅膏菌亲缘关系相差甚远。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分子水平上ITS序列分析不能单方面作为大型真菌分类鉴定可靠依据,可以作为基于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辅助参考依据。

  • 标签: 鹅膏菌 rDNA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分析 分类鉴定 大型真菌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高血糖影响小鼠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及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给C57/BL6J小鼠完成颈静脉插管后输注20%高糖溶液4h,建立急性糖毒性小鼠模型,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glucosetolerancetest,IPGTT)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评价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HE染色及电镜观察胰岛形态变化及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IPGTT实验急性糖毒性组15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0.3±0.33)mmol/Lvs(19.3±1.66)mmol/L],上升87%(P〈0.05),OGTT实验30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9.8±0.31)mmol/Lvs(18.16±1.01)mmol/L],升高85%(P〈0.05),且早期胰岛素分泌高峰受损且分泌延迟。GSIS实验急性糖毒性组基础状态(葡萄糖浓度2.8mmol/L)高糖(16.7mmol/L)刺激后,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481±0.003)ng/mLvs(0.702±0.121)ng/mL,(2.43±0.03)ng/mLvs(4.07±0.34)ng/mL],分别下降46%67%(P〈0.05);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急性糖毒性组比对照组降低[(97.01±2.05)ng/mLvs(65.12±0.42)ng/mL,(121.40±0.58)ng/mLvs(62.7±0.48)ng/mL],下降49%94%(P〈0.05)。HE染色显示急性糖毒性胰岛边界不规则、内部细胞排列不整;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空泡,线粒体嵴断裂。结论急性葡萄糖毒性使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储备减少,导致第一相分泌胰岛素峰值降低及延迟。

  • 标签: 胰岛 急性高血糖试验 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分泌 组织学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应用心内电生理技术研究心房快速起搏(RAP)对兔心房单向动作电位(MAP)影响。方法成年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二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各10只。经颈内静脉将电极置入右心房。以600次/分行RAP,同时分析0、4、8、1224h单向动作电位程(MAPD)。结果假手术组实验时间段内右房游离壁MAP复极90%程(MAPD90)无明显差别。RAP8h,起搏组右房游离壁MAPD90较P0有明显缩短,从起搏前(112.50±9.57)ms至起搏8h分别缩短到(51.25±4.79)ms,分别缩短了61.25ms。结论房颤(AF)心房MAPD90缩短。MAP技术可安全地用于研究AF电重构(ER),提供准确电生理改变信息。

  • 标签: 房颤 心房快速起搏 单向动作电位 电重构
  • 简介:最近报道称某些肉类蛋白质对你来说并不好,德州农工大学生态农业研究学院科学家发现,食用充足优质蛋白质对人类生长、发育健康至关重要

  • 标签: 优质蛋白 FOOD 生长 人类 健康 发育
  • 简介:高职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追求校园精神,具有高职校园特色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可以说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学校形象,增强学校内在凝聚力外在竞争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要工程,学校精神风貌办学特色集中体现。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经过企业领导者长期倡导全体员工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习惯总和。

  • 标签: 高职院校 企业文化
  • 简介:文中对豆酱、酱油、腐乳等主要传统盐腌发酵调味食品真菌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发酵食品生产中有益真菌菌种开发应用以及发酵过程微生态研究提供了数据,并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有害真菌识别与防治提供了相关依据。

  • 标签: 发酵食品 腌酵食品 调味品 真菌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et-on系统可调控真核细胞表达小鼠尿激酶原激活剂(uPA)诱导表达系统。方法:提取C57小鼠肾组织总RNA,RT-PCR扩增uPAcDNA序列;提取基因组DNA,扩增uPA编码区后最后一个外显子序列,构建pTRE2-uPAcDNA-700载体,将其与pTet-on瞬时共转染Huh7细胞系,24h后用强力霉素诱导表达,诱导后36h分别收集细胞培养上清(诱导组),提取细胞总RNA并进行细胞uPA转录水平检测;采用溶圈法对细胞分泌至培养上清uPA生物活性进行检测,同时以转染但未诱导Hun7(未诱导组)正常培养Huh7(正常对照组)细胞及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结果:与未诱导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仅诱导组转录水平上扩增出目的条带;溶圈法证实转染细胞不仅表达uPA,而且表达蛋白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结论:构建了可调控uPA真核诱导表达系统,为进一步制备可调控肝细胞表达uPA转基因小鼠及进一步揭示uPA肝损伤机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Tet-on诱导表达系统 尿激酶原激活剂 真核表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