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防治或根除重大害虫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害虫遗传防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综述了不育昆虫技术、雌性致死系统和昆虫显性致死技术等经典害虫遗传防治策略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近年来,许多新的分子生物手段被不断提出并整合到害虫遗传防治策略中,包括归巢核酸内切酶基因、锌指核酸酶、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CRISPR/Cas9系统、Medea元件、Killer.Rescue系统、Wolbachia.细胞质不亲和性系统等。基于这些新的工具手段,许多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启动了下一代害虫遗传防治项目。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害虫遗传防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从而实现本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和外来人侵生物的有效狙击.确保我国未来的粮食和生态安全。

  • 标签: 不育昆虫技术 大规模饲养 染色体移位 遗传定性品系 转座子
  • 简介:高校电学实验设计在现代高校电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实验设计对于学生理论掌握的积极作用,并保证学生对于相关电学原理的准确掌握,就需要在加强对实验设计的优化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对学生思维转向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知识的实践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电学实验的设计学生思维转向意识的培养问题展开分析探讨.

  • 标签: 高校 电学实验设计 思维转向意识 培养
  • 简介:我国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砭石”为针,到金属针,到近几十年来的梅花针、电针、水针等,针灸器具也在不断的发展。随着激光技术的成熟发展,产生了激光针,且激光穴位照射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综述了针灸器具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激光针灸的作用机理及优点,激光针灸治疗仪器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激光 针灸 针灸器具
  • 简介: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其产生的真菌毒素可危及人畜健康.近十几年来欧美的科学家在研究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使镰刀菌属种的概念在认识上有迅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引起谷类作物严重病害,并产生毒素的种类.在我国,从谷类粮食、饲料中检出镰刀菌毒素的现象屡有报道,我们对镰刀菌属种以及产生这些毒素的菌种(菌株)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分类系统 形态学种的概念 系统发育学种的概念
  • 简介: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人已丧失意识。但英国和比利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有些植物人的大脑依然保留轻微意识,科研人员甚至能与其中一名植物人交流。这一研究结果将大大推动对植物人的诊断和护理工作。这一研究结果2月3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网络版上。

  • 标签: 植物 大脑 科研人员 护理工作 比利时 网络版
  • 简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职业类型、气质类型、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测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气质等个性特征,并客观分析环境,对自我做正确定位。学生对自己了解的越多,其自我塑造的愿望就越强烈、计划也就越具体,学习动力就越强,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 学习心理 相关性
  • 简介:【科研中国SeiEI.com整理】卫生部网站2006年10月17日报道:近来有人发起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网络签名活动,作为中医药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此事持何态度,有何看法?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 标签: 中医药 科学 历史 行政主管部门 网络签名 中医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1950~2007年中国深部真菌病的历史地理学规律,为防治该类疾病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检索1950~2007年中国深部真菌病文献,设置发病年龄、病种、相关发病因素等特征变量,以中间年限1980年和中国八大地区为界,采用SPSS13.0对报道的15778例深部真菌病在不同时段及不同地区间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国深部真菌病呈逐年增长趋势,在地域上逐渐由集中向分散变化,报道病例数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中国深部真菌病的高发年龄段、病种和相关发病因素具有不同的历史地理学特征,1950~2007年,该病的高发年龄均为中青年,但1980年后,中青年比例下降,儿童和老年病例增多;且报道病种在1980年后明显增多,其中以念珠菌病最多见和最广泛,而鼻孢子菌、球孢子菌、帚霉菌感染区域仍较局限;同时,1980年前外伤是发病主要相关因素,而在1980年后被不洁性接触、抗生素滥用、慢性病等取代。结论中国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将逐年上升,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等将成为该类病的主要发病区。将深部真菌病的防治工作与其历史地理学特征结合起来,对从整体上把握该类疾病的发病特征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深部真菌病 中国 历史地理学
  • 简介: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为母本,中国沙棘为父本,于1995年开展了杂交选育研究,共选育出45个优良单株。入选的优良杂种单株大部分的树高、地径、冠幅均显著高于母本乌兰格木,但低于父本中国沙棘。杂种2年生枝棘刺数为0~6个,界于父母本之间。优良杂种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为20.10~63.17g,其中8个单株出现超亲现象,其余均明显小于母本,但较中国沙棘提高0~206.7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优良杂种单株生态适应性、经济价值分别明显高于母本引进品种、父本中国沙棘,生态经济价值十分优良。

  • 标签: 沙棘 蒙古沙棘 中国沙棘 杂交育种 生态经济型
  • 简介:近年,人们对毛霉毛霉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不仅由于毛霉感染的发生率快速上升,更因为其临床诊治尚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加之分子分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毛霉相关的种系发生、分类鉴定、新种变种等方面开始出现不少新的甚至使人困惑的意见或争议,值得医学真菌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予以重视。为此,本文就近期毛霉相关的分类命名的变化、新出现的病原菌、实验室快速诊断鉴定、毛霉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毛霉体外药敏实验及联合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和动态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做一简要评述。

  • 标签: 毛霉 分类 体外药敏 诊断鉴定 治疗
  • 简介:RNAi是指通过双链RNA介导特异性降解靶mRNA,导致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的现象。其作用途径有RdRP依赖的RNAi的途径非RdRP依赖的RNAi途径2种。利用RNAi的基因敲除技术在dsRNA序列选择、质粒或病毒为载体的dsRNA体内合成、发夹样siRNA的转录、dsRNA的导入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研究人类或其他生物基因组中未知基因及蛋白质的功能等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 标签: RNA干扰 基因敲除 转录后基因沉默 小干扰RNA MRNA
  • 简介:卵泡的募集选择是生殖生理的两个重要概念,随着近年来生殖生理研究的进展,对这两个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对于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医学实践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在目前使用的很多生理学教科书中对这两个概念都没有相关的介绍。

  • 标签: 卵泡 生殖生理 实际意义 临床医学 医学生 教科书
  • 简介:目的观察真菌色素各种真菌感染的病理学和临床诊治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真菌色素相关的临床理论和实用技术。方法以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和系列文献为基础,从真菌色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生物合成代谢、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特征和其对耐药性形成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真菌色素所担负的重要病理生理学作用。结果真菌色素与其相应真菌菌株的生理代谢和致病性密切相关,是真菌细胞形态的固有结构,有极强的抵御外来离子辐射、极度温度变化、pH值改变和抗真菌药物作用的混合功能。结论致病性真菌色素是各种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性毒力因素,也是引发耐药性形成的真菌固有的功能形态因素之一。

  • 标签: 真菌色素 真菌感染 抗真菌耐药性
  • 简介:烟草伴随人类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吸烟危害健康几乎人人皆知。烟卷是“癌棒”,吸烟被看成“20世纪的瘟疫”也不足为奇。众所周知,燃烧的烟草会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物质,

  • 标签: 生殖功能 吸烟 男性 有毒有害物质 危害健康 烟草
  • 简介:Apoptin是一种能够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凋亡的小蛋白质。简要综述了Apoptin的来源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Apoptin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特点和分子机制、Apoptin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Apoptin作为一种抗肿瘤制剂的应用前景。

  • 标签: APOPTIN 细胞凋亡 肿瘤
  • 简介:本文以'蒸馏'的教学为例,阐述传统板书多媒体相结合在化工原理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二者优势互补,以达到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标签: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无机化学 分子轨道 教学效果
  • 简介:对2017年国内外棉花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评述。棉花基因芯片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批重要产量、品质性状基因获得定位和克隆。棉花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取得重大突破,陆地棉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取得重大进展,棉花芽黄、纤维品质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取得较大进展,在棉花转基因新方法、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新材料等方面进展显著。文中并进一步结合我国棉花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所面临的机遇,提出了我国棉花发展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 标签: 棉花 遗传育种 研究进展 2017年
  • 简介: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循环血液起着关键作用。血液成份的变化在疾病诊断疗效判断中十分重要。因此,采用血清、血浆或全血,是一个涉及临床医疗科研质量的重要问题。WHO于2002年邀请41位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并发表了一个报告,比较详尽地评述了血清、不同抗凝剂制备的血浆和全血在常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各种血标本相关指标的稳定条件。近20年来,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已进行了大量工作。虽然我国也有人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但还不够重视。例如,血糖测定,WHO推荐使用EDTA抗凝全血,肝素抗凝全血需谨慎应用;但明确指出不宜使用血清,否则测定值偏低。北美欧洲很少采用血清测定血糖。但我国不少检验医学书籍仍然推荐使用血清,甚至在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推荐使用血清(浆)标本,将两者视同相等。产生这些不妥的原因,主要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教学中长期强调血清是缺乏纤维蛋白原的血浆所致。因此,明确血清血浆的重要差别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血液 血浆 血清 临床检验 医学科研
  • 简介:近年来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开发和调动人体固有的防御机制可以有效的改善真菌感染病情。本文将对天然免疫系统抗真菌感染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天然免疫 真菌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