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论述了水源涵养的规划原则,分析了水源涵养的体系,提出水源涵养的经营措施.

  • 标签: 水源涵养林 规划 原则 体系
  • 简介:分析官厅水库上游妫水河流域20多年水源涵养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妫水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一直呈上升状态,从1975年的10.96%,已上升到46.61%;经济面积增长迅速,每年约增长150hm^2;树种组成正在向多样性转化,从1975年以4个主要树种为主,到1995年已形成8个树种的格局。因此认为妫水河流域水源涵养总体状况正在好转,但还存在经济面积增加过快,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和森林植被类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 标签: 妫水河 水源涵养林 动态格局 植被类型 树种组成
  • 简介:潮阳市现辖26个镇(街道),总人口242万,总面积1255.6平方公里。现有山塘水库363宗,水库总库容量2.95亿立方米,其中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7宗,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小型水库151宗,山塘有205宗。这些山塘水库主要分布在大南山系和小北山系,是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的生产生活用

  • 标签: 水源涵养林 建设措施 小型水库 中型水库 涵养水源 潮阳
  • 简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林业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张德江书记从我省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其中提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走兴林治水之路是实现潮南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 水源涵养林 可持续发展能力 环境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
  • 简介:采用原状土冲刷水槽法对重庆四面山4种水源涵养土壤的抗冲性进行试验研究,并探讨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坡度、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楠竹林土壤抗冲性最大,其次为针阔混交、针叶,阔叶最小,其抗冲刷系数分别为20.153、14.717、10.819和4.615L·min/g;林地土壤抗冲性A0层强于A层,并随水流冲刷时间的延长呈指数函数增大;在研究范围内,25。是林地土壤抗冲性的转折坡度;〈3mm根系是四面山水源涵养表层土壤根系的主要成分,林地A。层土壤抗冲性受〈1mm、1~3mm、3~5mm根系根量及死生物量的影响,A层主要受3~5mm根系根量及其根长的影响。

  • 标签: 土壤抗冲性 坡度 根系 水源涵养林 四面山
  • 简介:森林是水源涵养功能的基础和载体,青海省北川河流域森林覆盖较好,但当前流域内林地的水源涵养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青海云杉、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和青杨这5种在流域内典型树种,对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10个与水源涵养功能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分析评价,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林种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在林冠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的水源涵养能力最佳,华北落叶松次之,沙棘和青杨居末;但在枯落物层的比较中,华北落叶松、白桦和青海云杉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好,青杨居中,沙棘表现最差;而在土壤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同样水源涵养能力较好,沙棘居中,青杨和华北落叶松较弱。同时,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检验得到:青海云杉权重最髙,达到25%c,另外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占林冠、枯落物和土壤这3层比重最大,为70.51%。综合林冠、枯落物、土壤和层次分析比较结果,当前水源涵养能力排序为:青海云杉林地>白桦林地>华北落叶松林地>沙棘林地>青杨林地。这一结果为进一步讨论流域内植被景观格局和空间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水源涵养能力 林冠 枯落物 北川河
  • 简介:对浙江省桐庐县生态公益林中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选取林冠截留率、枯落物层蓄积量、枯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土壤稳渗速率、土层厚度、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为评价指标,构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实测数据,对研究区各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为青冈〉杉木林〉毛竹林〉香樟〉马尾松林〉板栗;青冈水源涵养功能属较好等级,杉木林、毛竹林、香樟为中等,马尾松林、板栗较差。

  • 标签: 生态公益林 水源涵养功能 森林类型 评价 桐庐
  • 简介:林地是水源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主体。以冀北地区丰宁县,4种不同类型水源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层与枯落物层两方面,研究当地水源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发现: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阔叶林地明显优于针叶林地,4种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依次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其中,杨树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9.79t/hm2,有效持水量为4.01t/hm2。在土壤总孔隙度方面,水源林地土壤持水能力依次为杨树林地〉草地〉耕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水源林地总孔隙度在43.49%~34.96%;在土壤密度方面,草地〉油松林〉耕地〉杨树林地〉油松×山杏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在土壤水分常数方面,在0~30cm的土层内,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3种山地立地类型水源林地均是10~20cm土层土壤水分常数最大,杨树林地20~30cm土层的水分常数最大,草地和耕地内,0~10cm土层的水分常数最大。综合比较不同样地类型内,样地土壤和枯落物持水能力,杨树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1334.49和1167.41t/hm2,总体涵养水源能力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

  • 标签: 水源林地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冀北地区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涵养功能急剧下降。本文以祁连县为重点探讨了提高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 标签: 祁连山区域 水源涵养 草地退化
  • 简介:针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确定的22个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基本功能区,利用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获取的水力侵蚀数据,分析这些区域的水力侵蚀现状.结果表明:1)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水力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超过80%,强烈、极强烈、剧烈面积分布较少,与全国基本状况相似;2)与第2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相比,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水力侵蚀整体上有所好转,水力侵蚀总面积减少3.75%,轻中度侵蚀面积大幅减少,减幅超过20%;3)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局部地区水力侵蚀形势严峻,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与第2次遥感调查成果相比,面积均有所增加,相对增幅较大,说明局部地区存在水力侵蚀恶化的现象.

  • 标签: 水土保持 基本功能区 水力侵蚀
  • 简介: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环保监测样点的监测结果和广西大明山、湖南朱亭县等不同森林类型的定位研究材料,采用“等效益替代原则”,定量分析和评价了国家造林项目实施和建成后的生态效益,为正确地指导人工建设和保护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项目实施5年来产生生态效益为59163万元,其中,保土效益1681万元,水源涵养效益2847万元,保肥效益1385万元;项目建成后热带和亚热带片项目区每年涵养水源效益15756万元、保土效益630万元、保肥效益275万元,生态效益合计19亿元.利用世行贷款营造大面积的人工由于严格地执行了“国家造林项目环境保护规程”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

  • 标签: 环境监测 全垦整地 水土流失
  • 简介:通过收集长江三峡库区22个区(县)30个退耕还样地的调查数据,参考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对其中6种主要退耕还模式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效益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6种主要退耕模式总调节水量(即涵养水源量)达到11.6791亿t/a;调节水量的价值为68.37亿元/a,净化水质价值约为24.42亿元/a,涵养水源总价值约为92.79亿元/a;2)保育土壤总价值为0.9036亿元/a,其中马尾松林、落叶阔叶、竹林、板栗、柑橘和茶保育土壤的价值分别为1531万、2251万、1031万、2815万、1157万和251万元/a;3)三峡库区不同退耕模式取得的涵养水源效益和保育土壤效益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工程生态效益不能只从总体上进行评价,还应该考虑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益,以便更好地评价和指导三峡库区退耕还工程的实施;4)评价一种退耕模式的好坏,还要综合考虑多种生态效益。

  • 标签: 涵养水源 保育土壤 退耕还林工程 价值评估 三峡库区
  • 简介:为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量化研究,客观评价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效益,以长江上游为对象,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将其划分为暗针叶、针阔混交、阔叶、经济、竹林、灌木林6个自然地理类型区.利用区域降水量和产流特征参数,计算了长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能力.采用水源调节"替代工程的影子价格"原理,计算了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经济价值.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水资源涵养量为1288.5亿m3,主要集中在高山峡谷森林区,涵养水源的年经济价值为431.6亿元.

  • 标签: 涵养水源 森林生态系统 经济价值 长江上游 针阔混交林 水源涵养
  • 简介:海洋山水源保护区位于桂东北的全州、灌阳、恭城、阳朔、灵川、兴安等6个县交界处,包括蕉江、西山、黄关、观音、栗木、嘉会、西岭、升平、大境、海洋、漠川等11个乡和国营大源林场的部分山地,总长约70km,中间宽约20km,南北两头窄,总面积904km~2,于1982年6月经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同年建立保护站,主要保护对象为水源涵养

  • 标签: 主要保护对象 水源涵养林 海洋山 漠川 灵川 桂东北
  • 简介:对汕头市黎蒴栲、鸭脚木林、山乌柏林、台湾相思、马尾松林等5种典型林分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五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总孔隙度介于34.04%-52.26%,非毛管孔隙度在17.72%-23.40%之间,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比较协调。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得出各林分类型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为鸭脚木林〉台湾相思,山乌桕,黎蒴栲,马尾松林。林地有效蓄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黎蒴栲,鸭脚木林〉山乌桕,台湾相思,马尾松林。

  • 标签: 水源涵养林 土壤特性 蓄水能力
  • 简介:水源是滞洪补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江河水资源的决定性林种,长期以来其作用被人们忽视,遭严重破坏,造成水害不断、水土流失严重。文章分析了由于水源被严重破坏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提出加强水源建设的措施。

  • 标签: 水源林 生态环境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 简介:为提升沈阳市森林涵养水源经济价值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高人们重视水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研究以沈阳市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森林蓄水量价格倒算法公式求得森林蓄水量价格,再根据降水截留率与森林林冠?降水量的关系求得森林涵养水源实物量,并利用影子工程法求得涵养水源价值。结论为沈阳市各植被类型的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大小排序依次为:阔叶(52474792860m3)>针叶(12119284425m3)>经济(4979429666m3)>针阔混交(406606106m3);2013年沈阳市森林蓄水量价格为240元/m3,森林涵养水源量为69980113057m3,森林涵养水源价值量为3359亿元。结论:贴合实际的森林蓄水量价格使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且丰富了森林涵养水源价值量的评价方法。

  • 标签: 森林蓄水量价格 森林涵养水源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倒算法 沈阳市
  • 简介:为了阐明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北京九龙山油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纯林、侧柏纯林、樟子松纯林、栓皮栎纯林、五角枫纯林、油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等8种林分类型的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为8.87~47.87t/hm^2,其中未分解层储量大于半分解层储量;综合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的变化规律来看,油松纯林最大持水量最大(36.46t/hm^2),其次为华北落叶松纯林(36.06t/hm^2),侧柏纯林最小(11.83t/hm^2);油松日本落叶松混交的有效拦蓄量最大(23.51t/hm^2),其次为樟子松纯林(19.85t/hm^2),侧柏纯林最小(9.53t/hm^2);综合考虑不同林分枯落物与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发现,华北落叶松纯林和油松华北落叶松混交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均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8种林分土壤容重均值在0.89~1.41g/cm3之间变动,总孔隙度在39.43%~54.23%之间变动;林地土壤的入渗速率与人渗时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二者呈幂函数关系,且R2值均在0.90以上.

  • 标签: 森林枯落物 土壤物理性质 水源涵养功能 九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