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集约化猪场的母猪表现出亚健康状态,生产成绩低下,各种疫病频发,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亚健康 母猪 生产性能
  • 简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人们对机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机械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化的机械设计,提高机械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可能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设计 机械加工 合理化
  • 简介:为了贵州下司犬的进一步保种选育,为开发利用下司犬积累基础资料,探究贵州下司犬生长规律及肉用产肉性能,试验采用屠宰测定方法测定其屠宰性能及下司犬肉质性能、肌肉品质等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下司犬净肉率74.00%,肉质水分含量为69.76%,肌内脂肪含量为3.46%,蛋白质含量为19.26%;对下司犬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其氨基酸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均较优,符合FAO/WHO公布的氨基酸理想模式。

  • 标签: 贵州 下司犬 屠宰性能 肉质性能 肌肉品质
  • 简介:从金针菇泡菜中筛得一株乳酸菌,通过菌株生长曲线得出该菌株发酵性能稳定,产酸力强,24h内pH由7.0降至3.8;该菌株耐酸性较强,在pH3.0环境下仍有活性;菌株耐盐性也较好,对食盐的最高耐受浓度为10%。利用该菌株制作金针菇乳酸菌发酵泡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乳酸菌兼性厌氧发酵时最优工艺参数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30℃,发酵8d时金针菇泡菜达到成熟。

  • 标签: 金针菇泡菜 乳酸菌 发酵性能
  • 简介:为了研究添加不同量带皮大麦日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该试验选择192头94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依据体重、体况、公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正常玉米豆粕型普通日粮,处理组猪群分别饲喂添加15%、20%、25%带皮大麦,保证营养水平设计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猪群的初始体重、结束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均差异不显著,但在采食量方面,玉米豆粕日粮组猪群采食量最多,其次是15%带皮大麦添加组、25%带皮大麦添加组和20%带皮大麦添加组;日增重方面依次是普通日粮组、15%带皮大麦添加组、20%带皮大麦添加组和25%带皮大麦添加组;料肉比方面依次是15%带皮大麦添加组、20%带皮大麦添加组、25%带皮大麦添加组、普通日粮组。通过SAS8.0软件统计析各组均表现差异不显著。

  • 标签: 带皮大麦日粮 生长猪 生产性能 腹泻率
  • 简介:一直以来,生猪养殖都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猪业在全国各地均有所分布,自20世纪80年代起,生猪养殖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充分的推广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生猪品质,养殖者纷纷选择引入国外猪种进行交叉繁育,但是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猪种均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因此便需要使用人工授精技术来增加其生育率。本文试对生猪的人工授精新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 标签: 生猪养殖 人工授精 新技术 种猪 繁殖性能 影响
  • 简介:猪圆环病毒在猪群中感染已较为普遍,但仅有少数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为隐性感染,常常表现为渐进性消瘦、皮肤苍白、腹泻、母猪繁殖障碍等症状,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感染后常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1-3],从而可促使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并发或者继发感染,使猪群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升高,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

  • 标签: 自然感染 PCV-2 猪群 生产性能 猪圆环病毒2型 母猪繁殖障碍
  • 简介: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微量元素对经产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6胎品种相同、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从母猪妊娠85天到断奶21天,对照组饲喂添加无机微量元素的全价哺乳日粮,处理组饲喂添加全有机微量元素的全价哺乳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仔猪出生数和初生重均相对较高;处理组仔猪初生活力优于对照组,仔猪初生重的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期间处理组母猪采食量较高,断奶窝重差异显著,且断奶头数和断奶窝增重更高,仔猪的死亡率较低。

  • 标签: 有机微量元素 经产母猪 生产性能
  • 简介: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物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温度响应型吡唑醚菌酯微囊。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该微囊的形貌、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透析袋法探讨其释放性能,并以斑马鱼为试材测定其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微囊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μm,包封率为78.30%,载药量为15.66%。吡唑醚菌酯微囊具有明显的温度响应性特征,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28.2℃,当环境温度高于28.2℃时能够快速释放活性成分,而低于该温度时其释放行为受到抑制。吡唑醚菌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LC50(96h)值为有效成分4.48mg/L,较吡唑醚菌酯原药的提高了90倍以上,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 标签: 温度响应型微囊 吡唑醚菌酯 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丁酯 乳液聚合法 透析袋法
  • 简介:我国是畜牧养殖大国,但并非畜牧养殖强国,尤其是牧草种植方面,虽然种植面积并不小,但高品质的牧草每年仍需从国外大量的进口,这其中的原因各种各样,但牧草收获环节质量控制不好是主要的原因。比如收割的时间不对,早收和晚收,牧草质量差别会很大:收的太早营养不全,收的太晚则牧草木化,根本无营养;另外翻晒方式不对,不是没有干透,就是最有营养的叶片脱落。总之,种的好还不行,还要科学的收获。

  • 标签: 牧草种植 机械化装备 收获 营养不全 畜牧养殖 种植面积
  • 简介:为使设计的残膜捡拾机适合山区垄作烟地、能实现自动仿形并有较高的捡拾性能。设计了分段自动仿形的梳齿安装架,分析得到弹齿的最佳入土角范围为15°-45°。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梳齿间距(横向A、纵向B)及机具行进速度(C)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因素对收膜率及积土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无垄地机具的最佳结构为横向齿间距(90mm、70mm和50mm)纵向齿间距440mm,机具在低速(3.5km/h)状态下积土量较小,在高速(7.5km/h)状态下捡拾率提高。在有垄地的最佳结构为横向齿间距(180mm、140mm和50mm),纵向齿间距为440mm,机具在高速(7.5km/h)状态下积土量较小,在低速(3.5km/h)状态下捡拾率提高。

  • 标签: 残膜捡拾机 仿形 正交试验
  • 简介:针对我国南方双季晚稻主产区生产特点,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和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联合制定本指导意见,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晚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各地应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生产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晚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促进晚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健康发展。一、机械耕整双季稻区由于季节茬口紧,在早稻收获后要及时整地,可选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反转旋耕灭茬机、铧式犁、水田埋茬起浆机、水田耙、平地打浆机等。

  • 标签: 生产机械化技术 双季晚稻 生产特点 生产全程机械化 反转旋耕灭茬机 大中型拖拉机
  • 简介: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的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它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设施农业是涵盖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园艺技术、栽培技术和管理等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发达程度是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设施农业 生产机械 农业现代化 安装 自然环境 机械技术
  • 简介:介绍了泰州市姜堰区钵苗播栽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钵苗播栽可灵活控制移栽时间,有效延长水稻生育期、大幅提高水稻产量。

  • 标签: 钵苗播栽 毯状苗 机插秧
  • 简介:与往年相比,我们发现今年省里的补贴政策有一些明显的调整,比如敞开补贴品种增加、淘汰的产品数量更多、地方管理部门有更多的自主权等,但这些并不是用户最关心的,对于购买农机的用户来说,补贴哪些产品、哪些重点补贴。

  • 标签: 补贴政策 农业机械 产品数量 管理部门 自主权 用户
  • 简介: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不断提高,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机械制造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当前,机械工程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对于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机械制造 机械工程 可靠性 优化设计
  • 简介:结合东台市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试验示范情况,介绍了该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和各环节的作业标准,分析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 标签: 油菜生产 机械化 试验示范 技术推广
  • 简介:木本油料是种子或者果实含油量比较高,经过压榨或浸出油脂、具有经济栽培利用价值的木本植物的总称。陕西省南郑县地处陕西西南部,发展木本油料生产自然条件和资源秉赋得天独厚。本文就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生产机械化作一探讨,以支持木本油料生产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南郑农业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

  • 标签: 木本油料 生产机械化 南郑县 油料生产 跨越式发展 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