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Fe3O4/Au微粒上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制得磁性复合粒子Fe3O4/Au/AChE。通过磁力将其吸附于涂覆了碳纳米管(CNTs)/纳米ZrO2/普鲁士蓝(PB)/Nation(Nf)复合膜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s)表面,制得一次性有机磷农药(OPs)酶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S)表征传感器的制备过程,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利用OPs对AChE的抑制作用,以硫代乙酰胆碱(ATCh)为底物,对乐果进行了检测。在pH=7.5的0.1mol/L硝酸钾溶液中,乐果浓度的对数与酶电极的抑制率(A)在1.0×10^-6~1.0×10^-2mg/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6×10~mg/L,用于实际样品白菜检测时的添加回收率在88%~105%之间,与气相色谱法(GC)所得结果一致。该传感器采用复合纳米粒子修饰电极表面,具有较高的比表面活性,响应迅速,检测限低;ZrO2可特异性地富集样品中的OPs,磁性纳米颗粒包被AChE可实现磁场分离和电极表面更新,且具有高灵敏度、低样品量、一次使用可抛弃、便携式等特点,可用于蔬菜等农产品中痕量OPs的快速、简便、准确检测。

  • 标签: Fe3O4/Au 碳纳米管 纳米ZRO2 乙酰胆碱酯酶 有机磷农药
  • 简介: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紫色土侵蚀泥沙氮养分富集度与雨强、坡度和施肥措施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土壤氮养分富集的机理。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养分富集度越小;坡度越大,养分富集度越小;施肥后养分富集度有所增大。径流与土壤养分混合深度与养分富集度具良好的负相关关系。泥沙流失主要是〈0.002mm的团聚体和〈0.02mm的粘粒,而养分富集也主要在这两部分。

  • 标签: 紫色土 氮素 富集度
  • 简介:植物原生质体是进行细胞工程遗传操作和植物育种的的良好材料。由于部分植物的不亲和障碍和特殊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等方面的需要,使得植物原生质体操作的相关研究变得独居优势。我们对近年来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在植物遗传操作及育种等方面,植物原生质体研究将变得不可或缺。研究影响植物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可能是未来植物原生质体研究的重要方向。

  • 标签: 原生质体 分离 应用 进展
  • 简介:为了解当归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采用大田种植方式分析了当归全株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当归种植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未形成污染;当归全株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u〉Zn〉Cr〉Pb〉Mo〉Hg〉As〉Se;Cu含量高于其它金属,其中叶吸收量为2777.09μg·kg-1,根含量为1138.89μg·kg-1;在地上部分枯黄前收获时全株生物量达到6284.23kg/hm2,吸收的Cu为14.18g/hm2。当归对Cu、Zn、Mo、Hg和Pb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大于1,其中Cu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56.43和2.44,远高于其它重金属。当归全株对重金属Cu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

  • 标签: 植物修复 重金属 当归 全株
  • 简介:在我国南方地区,每逢夏秋季天气炎热期间,在池塘的下风处,经常发现水面堆积一大片蓝绿色的藻类薄层,严重时藻类层会覆盖池塘水面的大部分。这是由于蓝藻类的铜绿囊藻(Microcystisareuginosa)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华东地区称之为'湖靛':因囊藻过度繁殖和大

  • 标签: 微囊藻 鱼类 杀灭方法 植物性敌害 毒害机制 防除方法
  • 简介:通过该项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点弯曲方法与顺纹压剪方法测定的竹材弦面剪切强度所得结果有着良好的拟合性;早园竹的力学性能在三度竹时达到最高峰,四度竹的弹性模量显著下降,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略有下降;采用3种方法测试(沿竹青方竹黄和弦向加压)结果表明,3种测试数值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早园竹采用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的力学结果表明,对小径级竹材可以参照单向纤维增强材料的方法测定其力学性能,为小径竹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

  • 标签: 早园竹 力学性能特点 测试方法 实验材料 试样制作 力学强度
  • 简介:<正>一般来说,从一些特殊种类的植物中分离出即大又纯的DNA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植物细胞的成分随着发育时期、种类和组织的不同而改变,而且,植物细胞中还含有很多多糖酶。要想把重组个体的DNA技术应用于桑树,必须从适合的桑树器官,如叶子中找出分离DNA的方法。叶绿体DNA已能从桑叶中分离出来了(卡特基里等1984),但全DNA尚未能分离出来。本试验测定了一种从桑叶中分离出全DNA的方法。材料和方法:本试验采用摩雷和汤姆生(1980年)所提出的方法来从桑叶中分离出全

  • 标签: 桑叶 桑树 CSCI 植物细胞 卡特基 汤姆生
  • 简介: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薯类磨碎分离机以加工番薯、马铃薯等薯类淀粉为主,一次完成鲜薯的磨碎与粉渣分离任务,

  • 标签: 薯类淀粉 分离机 磨碎 湖南省 马铃薯
  • 简介:基于工业番茄果实与其茎秧在形状和物料特性上的差异,本文在总结工业番茄果实分离机构的基础上,从番茄果实分离的原理着手,结合分离机型简述几种番茄果实分离方法分离过程及各自的特点,并对番茄果实分离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 标签: 番茄 分离机构 分离原理 发展趋势
  • 简介:1为什么要分离沙棘脂质1.1有利于沙棘果实的保存沙棘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维生素C含量是一切果蔬之冠,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机酸及酚类化合物;另含有少量绿原酸和齐墩果酸。这些水溶性的成分可以从沙棘果汁中得到,它们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 标签: 沙棘果实 分离 脂质 维生素C含量 酚类化合物 微量元素
  • 简介:地表地形测量是地表粗糙度定量化的基础,对地表形态动态监测、水文过程模拟以及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形测量方法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2大类,前者包括测针法、链条法、差分GPS法等,后者包括超声波测距法、红外线传感器法、结构光激光扫描法、激光测距扫描法、三维激光扫描仪法、近景摄影测量法等。在全面回顾各方法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分析地表粗糙度定量化常用方法:统计方法指数、地统计学指数和分形及多重分形模型。认为:1)差分GPS法、结构光激光扫描法、三维激光扫描仪法和近景摄影测量法将在亚毫米一,厘米级地表地形测量及地表粗糙度多尺度特征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简单、方便的测针法可能在野外测量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以地表地形测量技术为基础,在土壤侵蚀过程模型中亟需形成一套完整的“测量一定量化一模型应用”范式,同时应加强对地表地形空间异质性和各向异性的研究,发展新的统一的地表粗糙度定量化方法

  • 标签: 地表微地形 地表粗糙度 定量化 接触式 非接触式
  • 简介:为探索适于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最优方法,本研究以Rht10鲁麦15开花后第31天的籽粒为材料,采用4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TCA/丙酮法、尿素/硫脲法、酚提取法Ⅰ和酚提取法Ⅱ,对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蛋白量以及蛋白分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CA/丙酮法和尿素/硫脲法获得的蛋白点较少,分别为484个和489个,蛋白质损失较大,蛋白质在碱性端(pH7附近)堆积严重;酚提取方法Ⅰ得到的蛋白点709个,部分蛋白点弥散,碱性端蛋白轻微堆积;酚提取方法Ⅱ得到的蛋白点866个,蛋白点清晰,无碱性蛋白堆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籽粒蛋白质组的研究中,酚提取方法更为适合小麦籽粒蛋白的提取,同时方法Ⅱ优于方法Ⅰ。

  • 标签: 小麦 籽粒蛋白 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 简介:柑是广西阳朔县名特优水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据统计2009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3950hm^2,其中结果面积达2850hm^2,总产量6万余t。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广避雨避寒栽培技术,柑667m^2产值大幅提高,普遍超过万元,已成为阳朔县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 标签: 防治方法 金柑 病虫害 危害 栽培历史 种植面积
  • 简介:沙棘纯果是沙棘果加工工艺中的一道关键工序.采用速冻方式,解决沙棘果难与枝条脱落、分离以及保鲜贮藏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该项技术的可行性.

  • 标签: 沙棘纯果 冻结量 下果率
  • 简介:头鲷,亦称大西洋鲷,属鲈形目、鲈亚目、鲷科、鲷属,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享有“海中珍宝”的美誉,欧洲人称之为“皇家鲷鱼”。形态特征头鲷体椭圆,侧扁,背稍高,体被圆鳞,头部钝圆,眼较大,口小齿发达,两眼间上方有明显金黄色色带,鳃盖后缘下方呈橘红色,颊部金黄色,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尾鳍边缘略呈黑色。

  • 标签: 金头鲷 经济鱼类 形态特征 鲈形目 金黄色 大西洋
  • 简介:男人下岗后,迫于生计,租了一间小门面,开了家海鲜小酒馆。起初,生意不好,一天接待不了几位客人,有时甚至一整天都等不来一位。所以,早上购进的海鲜,有的到了晚上就坏了,只好白白扔掉,这让男人很苦恼。

  • 标签: 男人 海鲜
  • 简介:从三叶草(Trifoliumrepens)、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大蒜(Garlic)等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内生菌根真菌的孢子,在自制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进行人工培养(Is、ILe及E),并将培养得到的菌根真菌接种尾叶按(Eucalyptusurophylla)无菌苗、玉米等植物.结果表明:以上三种植物根际分离的内生菌根在各种培养基上均长出白色菌落,随后均长出白色的丝状体,形态、大小基本一致,将其接种植物一定时间后,可在幼根皮层细胞观察到内生菌根特有的孢囊、丛枝现象,再从接种植物根部以同样的方法分离培养,亦得到形态、结构相同的菌根真菌.根据培养菌根的特征推断,初步认为该内生菌根为球囊霉属(GlomusTul.

  • 标签: 内生菌根 分离培养 球囊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