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米富含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具有缓解和预防血压上升的功效。本研究对江苏地方种质10217基因进行了克隆,发现其GE基因编码区有三个位点发生突变,第1090个碱基由C突变为G;第1302个碱基由T突变为G;第1467个碱基由G突变为A,提前形成一个终止密码子TGA。10217中ge基因是一个新的ge等位基因。本研究根据ge基因突变位点设计了一对共显性的CAPS标记GE-2,对10217/日本晴的F2分离群体进行分析后,证实GE基因突变导致了10217表型。本研究开发GE-2标记能区分GEGE、GEge和gege三种基因型,可直接用于ge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聚合育种。

  • 标签: 水稻 巨胚基因 分子标记
  • 简介:本文观察了鼠及人提取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鼠提取液(2.0ml/kg.d)及人提取液(2.0ml/kg·d)连续灌胃给药12天,均能明显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HDL-c含量,降低TG、TC、LDL-c含量,并明显降低TC/HDL-c及LDL-c/HDL-c比值.可使血清及肝脏LPO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同等剂量下鼠提取液的作用效果与人提取液相当.

  • 标签: 鼠胚提取液 人胚提取液 高脂血症大鼠 血脂代谢 抗氧化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报道了经质壁分离预处理刺五加合子下胚轴,促进了体细胞形成。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RT-PCR方法分析了刺五加合子经2,4-D,蔗糖,甘露醇处理后胼胝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蔗糖和甘露醇处理明显促进了胼胝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而且我们观察到,体细胞发生过程中,外植体经质壁分离处理后细胞壁明显加厚。因此我们推测:胼胝质可能使表皮层细胞相互之间产生分离从而使其转变为具有性潜能的细胞。

  • 标签: 刺五加 体细胞胚 质壁分离 胼胝质合成酶基因 RT-PCR
  • 简介:结合国内外葡萄培养的研究进展,其内容包括培养的应用,亲本的选择,培养的方法,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堵养植株亲本鉴定方法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 标签: 葡萄 胚培养 亲本选择 影响因素 植株 亲本鉴定
  • 简介:对鸡蛋方便食品关键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清洗后的鸡蛋在沸水中预煮8min后,去除蛋壳并在盐水中漂洗5min,在熬制好的卤汤中煮制30min后捞出,再在160~190℃热油中炸制150s,冷却后进行真空包装杀菌。

  • 标签: 鸡胚蛋 方便食品 加工工艺
  • 简介:在植物体发生过程中愈伤组织里存在着复杂的生化反应,不同的愈伤组织有着不同的生理生化特性。用MS培养基对楸树幼嫩种子进行培养,诱导产生出三种类型的性愈伤组织和一种非性愈伤组织,以此作为实验材料。对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楸树状体形成过程中三种类型的性愈伤组织之间以及性愈伤组织和非性愈伤组织之间的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在楸树性愈伤组织中的含量都远远高于其非性愈伤组织;而楸树性愈伤组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其非性愈伤组织。并且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楸树不同类型的性愈伤组织之间存在差异。

  • 标签: 楸树 胚性愈伤组织 非胚性愈伤组织 生理生化差异
  • 简介:番茄营养丰富,栽培面积大,在我国农业生产和作物育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番茄的常规采种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在番茄果实完熟后取出种子并经过充分后熟等程序才能再次播种,致使传统育种技术存在育种周期偏长、增产潜力有限等局限性。因而探索将育种周期短、提高育种效率的技术手段用于番茄等重要作物的遗传上便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 标签: 番茄 培养体系 传统育种技术 优化 幼胚 作物育种
  • 简介:为提高孵化厂的经济效益,减少损失,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变废为宝,将孵化厂中孵化七天左右检出的无精蛋鸡加工成皮蛋,同时为调节生产节奏,开发新产品,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利用部分孵化20天已成型但未破壳的活鸡蛋制作成罐头,从而为禽蛋孵化厂开创新路。

  • 标签: 孵化厂 鸡胚 无精蛋 蛋鸡 加工 鸡蛋
  • 简介:利用菌草为原料进行灵芝栽培试验,筛选菌草栽培灵芝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六种不同菌草配方中(菌草含量依次为96%、72%、64%、48%、32%、24%),菌丝生长速度与菌草含量成正比,菌草含量96%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草含量24%,菌丝长势最好,32%~64%时长势其次,72%~96%最差;菌草含量48%时产量最高.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袋产量等综合因素考虑,菌草含量为48%时为最优配方:菌草48%、木屑48%、石灰2%、白糖2%.

  • 标签: 巨菌草 灵芝 菌丝
  • 简介: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丁香的幼离体培养和增殖培养两方面的研究,对基本培养基、糖浓度、谷氨酰胺浓度、BA浓度、NAA浓度都进行了仔细的筛选。结果表明:幼培养的最适龄为50天;幼培养所需要的最适培养基为附加BA(0.1mg稬-1)、NAA(0.001mg稬-1),糖50(g稬-1),Gln(400mg稬-1)的Monnier培养基,幼萌发率可达91.7%;Gln的加入对幼培养有显著影响。此外,丁香实生苗最适的增值培养基为MS+BA(2mg稬-1)、NAA(0.01mg稬-1)、IBA(0.5mg稬-1)、Gln(100mg稬-1),此时繁殖系数大于3.6,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图1表7参8。

  • 标签: 丁香 幼胚离体培养 快繁
  • 简介:本文对白丁香的成熟幼进行离体培养,对影响幼生长、增殖生长和生根生长的多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丁香幼用HgCl2消毒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0min;蔗糖浓度为20g/L的MS培养基有利于培养;适宜的培养培养基为MS+BA0.1mg/L+IBA0.1mg/L+GLN100mg/L+CH200mg/L,增殖培养基为MS+BA1.5mg/L+IBA0.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

  • 标签: 白丁香 胚培养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 简介: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挽救技术在葡萄育种上的研究应用,为培育优质无核葡萄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和崭新的途径,丰富了无核葡萄有性杂交的组合方式,提高了无核葡萄品种的选育效果。无核葡萄的发育受基因型的严格控制。

  • 标签: 无核葡萄品种 胚挽救 接种时期 生物技术 组合方式 有性杂交
  • 简介:在永安桉(Eucalyptusgrandis)林中选择不同的林分设置若干个标准地,在标准地中进行每木检尺与树冠冠幅等林分因子调查,分径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标准地中树冠冠幅与胸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桉树冠冠幅与胸径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冠幅面积与冠幅的关系导出林分各径阶的基本密度和最大密度,建立按的合理经营密度表和合理经营密度图,从而为生产经营单位调控林分密度、进行营林抚育提供依据。

  • 标签: 巨桉 合理密度 经营密度 胸径 冠幅
  • 简介:介绍利用具有杂种优势的尾按离体芽通过组织培养并进行工厂化育苗的技术。在叙述培养材料与培养条件、繁育方法与移栽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着重总结工厂化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巨尾桉 组织培养 工厂化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