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酥面包、黄油面包、奶油蛋糕、油炸薯条……这些甜蜜可口的美味,对人们总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于是端一杯咖啡、品几块甜点,然后优哉游哉地读书、看电视,就成了许多人内心向往的时尚生活方式,然而这也使他们成为了反式脂肪酸摄入的高危人群。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炸薯条 营养成分 时尚生活方式 奶油蛋糕
  • 简介:我刊曾在2007年第3期上介绍过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但几年来发现,身边的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什么是反式脂肪酸(它们又被称为植物末、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精炼或精制植物油等),很多人还把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当成有营养的好东西给病人、孕妇及儿童吃。为提高大众对健康食品的认识,我们再次刊登反式脂肪酸的资料,希望更多人能远离有害食品。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精制植物油 健康食品 有害食品
  • 简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宣布,美国将在3年内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人造反式脂肪。消息传出,引起全球瞩目。那么,什么是“反式脂肪”?为什么要禁止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从有机化学说起。人体脂肪组织中的脂肪一般是由甘油与脂肪酸结合而成。甘油有3个羟基,所以绝大部分是结合了3个脂肪酸,也因此被称为甘油三酯。平素体检,检测甘油三酯不高,就是看脂肪含量超不超标。

  • 标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反式脂肪酸 甘油三酯 人体脂肪组织 脂肪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TRA)体外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其细胞活性;分别采用0、2.5、5、10、15和20 μmol/L 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caspase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采用0、2.5、5、10和20 μmol/L 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总活性氧簇(ROS)水平和多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multicaspase)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pase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其中0 μmol/L ATRA组作为空白对照。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和48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88 μmol/L和11.99 μmol/L,不同浓度ATRA处理ARPE-19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存活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60、350.30,均P<0.01)。细胞培养24 h时,2 μmol/L、6 μmol/L ATRA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12、14、16、18、20 μmol/L ATRA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TRA处理ARPE-19细胞后24 h,细胞凋亡、multicaspase及ROS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6.39、166.84、101.40,均P<0.01),其中2.5 μmol/L和5 μmol/L ATRA组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0、15和20 μmol/L ATRA组较空白对照组升高,2.5、5、10、20 μmol/L ATRA组multicaspase和ROS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15、20 μmol/L ATRA组caspase 9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 μmol/L ATRA组caspase 1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5、10、15、20 μmol/L ATRA组逐渐降低,2.5、15、20 μmol/L ATR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10、20 μmol/L ATRA组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15、20 μmol/L ATRA组cleaved caspase 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5、10、20 μmol/L ATRA组caspase 9、caspase 12 mRNA及5 μmol/L、10 μmol/L ATRA组caspase 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TRA浓度小于10 μmol/L时,caspase 9和caspase 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当浓度达20 μmol/L时,其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ATRA体外诱导ARPE-19细胞凋亡是通过激活ROS及内源性caspase依赖性凋亡途径导致的。

  • 标签: 全反式视黄酸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反应 Caspase凋亡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茶多酚 (TP)对反式脂肪酸致大鼠肾功能损害保护作用。方法 将四十只 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 5组,用 TFA处理大鼠形成肾损伤模型,然后使用茶多酚对大鼠进行保护,实验时长为八周,隔天灌胃一次,最后一次灌胃后,动物禁食 12 h,测定各组动物的体重麻醉处死后取肾脏称重,并测量各项指标活性。结论 经 TFA染毒组的小鼠实验后脏器系数增加,肾损伤严重,氧化应激指标相应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受 TP保护的各组相较于 TFA组,各项血清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茶多酚对反式脂肪酸致肾脏损伤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修复损伤肾脏。

  • 标签: 茶多酚 反式脂肪酸 修复作用 肾损伤
  • 简介:为了揭示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分化过程中rig-g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阐明ATRA在APL细胞分化中的信号转导网络,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蛋白质免疫共沉淀试验以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试验等对直接启动rig-g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NB4细胞中,STAT2、IRF-9和IRF-1均能够被ATRA诱导表达,但表达时相有所不同。STAT2和IRF-9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并与rig-g基因启动子上的序列结合,激活rig-g基因的表达。IRF-1单独也能激活含rig-g基因启动子的报告基因,但是C/EBPet能强烈抑制IRF-1的这种转录激活作用。结论:在维甲酸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ATRA首先诱导IRF-1的表达;随着C/EBPet的逐渐下调,IRF-1继而又进一步使细胞内的IRF-9和STAT2的蛋白水平上升。IRF-9和STAT2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是直接诱导rig-g基因表达最基本的转录因子。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网络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rig-g基因 IRF-1 IRF-9 STAT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市场中几种不同食用油进行气相色谱法试验,测定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的线性回归范围相同,均在0~2.0mg/mL之间,且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检出限也相同,分别为0.999和10μg/mL,回收率为90.21~98.01。结论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能得到准确有效的试验数据,且检测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气相色谱法测定 油脂食品 反式脂肪酸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胚胎腭器官培养模型的建立,并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形成腭裂的机制。方法首先建立体外胚胎腭器官培养模型,并在培养体系内添加3.0μmol/LatRA,对照组加入相应剂量的乙醇溶液。吖啶橙染色观察胚胎腭器官体外培养效果。TUNNEL法检测体胚胎腭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Smad2/3表达情况。结果通过静止法体外培养基本可以重复体内腭突接触融合过程,融合率达到82.30%(93/113)。对照组的腭突逐步发生接触,并在接触区上皮出现凋亡带,在体外培养24h的腭突中嵴上皮细胞Smad2/3呈阳性表达。48h腭突实现融合,腭突中嵴上皮消失,Smad2/3在腭上皮组织内的表达明显下降。而单侧腭突体外培养时,在中嵴上皮区域未出现凋亡现象。实验组3.0μmol/LatRA可以阻碍腭突中嵴上皮带在接触后出现的凋亡现象,同时Smad2/3在中嵴上皮内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中嵴上皮带不能消失,双侧腭突间充质无法融合。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胚胎腭器官体外培养模型,证实两侧腭突接触触发了腭突中嵴上皮部位的凋亡现象。同时证实atRA干扰了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系统在腭突中嵴上皮带的消失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导致两侧腭突不能融合。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腭裂 腭突中嵴上皮 凋亡 SMAD2/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与人类皮肤色泽改变相关性的规律性。方法2010年9月~2013年6月,对18例病例取人活体正常皮肤(如下睑松弛术中计划切除皮肤)进行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局部注射,分组不同药物浓度、剂量(补充计量),达到预定剂量后1,手术取下左侧受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作用的和右侧未受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作用的皮肤标本,立即分组冷冻储藏2。待积累一定数量标本后3,对其皮肤色泽进行测定。结果本组共18例患者,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局部注射后会导致局部皮肤色泽变化。结论目前认为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与人类皮肤色泽改变存在相关性,不仅为相关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改变皮肤色泽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更可以指导日常生活中对相关药物的正确选择。

  • 标签: 人皮肤组织 色泽 反式-4-氨甲基-环己烷甲酸
  • 简介:目的评价气相色谱法测定人红细胞膜反式脂肪酸的效果。方法用梯度离心法从全血中分离出红细胞;选用三氟化硼一甲醇作为衍生剂,进行脂肪酸甲酯化,然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红细胞膜中3种反式脂肪酸(t—C16:1、t—C18:1、t—C18:2)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可使人红细胞膜上的3种反式脂肪酸(t—C16:1、t—C18:1、t—C18:2)得到良好分离,回归方程分别为Y=306.50X~0.7042、Y=242.58X-4.8796、Y=423.18X-3.0270,相关系数在0.9944~0.9991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红细胞膜反式脂肪酸的回收率为80.9%-113.7%;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9%~8.0%。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有效分离反式脂肪酸,分离效果好,适用于临床上检测血液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

  • 标签: 红细胞膜 反式脂肪酸 色谱法 气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3960(miR-3960)在过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腭裂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6只ICR系受孕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只。在E14.5,对实验组小鼠用atRA灌胃1次,对照组以相应体积植物油灌胃1次。建立过量atRA诱导腭裂小鼠模型,并收集腭突组织。采用qRT-PCR检测miR-3960在对照组和实验组腭突中的表达。利用miRBase分析miR-3960的序列特征。利用TargetScanMouse Prediction of microRNA targets预测miR-3960的靶基因。利用DAVID v6.8数据库,对miR-3960预测的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miR-3960在实验组中表达上调。通过miRBase分析,只获得miR-3960在2个物种中的序列,并且mmu-miR-3960与hsa-miR-3960的序列一致。预测的靶基因共有320个,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和组织发育等(P<0.05),信号通路主要富集在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和cGMP-PKG信号通路等(P<0.05)。结论在过量atRA诱导的腭裂小鼠中,上调的miR-3960可能是通过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导致腭裂的发生。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腭裂 微小RNA-3960 基因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肠道缺血再灌注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阻断组、DMSO组和ATRA组,每组8只。采用血管钳钳夹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使血液复流120rain的方法制备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钳夹。ATRA组大鼠术前5d以15μg/gATRA每日灌胃1次,开腹前6h再予ATRA处理1次;DMSO组则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的DMSO液灌胃处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术前5h的血浆ATRA浓度。HE染色观察回肠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对肠黏膜组织行Chiu氏评分;比色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回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blot检测回肠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蛋白表达量。组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ATRA组大鼠血浆ATRA浓度为(827±276)μg/L,高于假手术组、阻断组和DMSO组的(48±12)μg/L、(55±15)μg/L和(63±20)μg/L(t=11.242,11.138,11.013,P〈0.05)。假手术组大鼠回肠黏膜形态正常;阻断组和DMSO组大鼠回肠黏膜结构破坏严重;ATRA组大鼠回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阻断组、DMSO组和ATRA组大鼠回肠黏膜Chiu氏评分分别为(3.83±0.77)分、(3.92±0.87)分和(2.42±0.75)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O.37±0.28)分(t=9.803,10.040,5.793,P〈0.05),而ATRA组评分明显低于阻断组和DMSO组(t=4.009,4.247,P〈0.05)。阻断组、DMSO组和ATRA组大鼠血清DAO水平分别为(26.3±4.4)U/L、(25.1±4.3)U/L、(20.8±3.8)U/L,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14.2±1.9)U/L(t=6.493,5.835,3.534,P〈0.05);但与阻断组及DMSO组比较,ATRA组血清DAO水平明显降低(t=2.959,2.301,P�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道 抗氧化剂 全反式维甲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50例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用药前准备、用药中护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健康指导等,认为此种方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全反式维甲酸 护理
  • 简介:目的:合成一系列新型胺烷基酯类取代的顺式反式长春西汀衍生物以便研究其构效关系。方法:以顺式反式阿朴长春胺酸为起始原料,通过三步反应较为简便地得到了目标产物。结果:一共合成了24个新型胺烷基酯类取代的顺式反式长春西汀衍生物。结论:建立了一种简便合成新型胺烷基酯类取代的顺式反式长春西汀衍生物的通用方法。

  • 标签: 衍生物合成 顺式反式长春西汀衍生物 胺烷基取代衍生物 抗氧化 长春西汀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