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递进护理在降低继发性鼓膜穿孔发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以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择患者 102例,在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 51例,在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余下 51例则需要展开递进护理,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继发性鼓膜穿孔发生、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将递进护理运用到慢性化脓性性中耳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鼓膜穿孔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递进式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 简介:摘要口腔修复学教学具有实践性强、内容抽象、知识复杂等特征。从临床(教学)资源的充足程度而言,案例教学更易于在教学型医院实施。在此围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本科生的口腔修复学教学序列流程,在本科理论授课、课间实习和临床生产实习中递进引入案例教学,增加了学生接触临床完整案例的机会,以培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所需的实际能力。

  • 标签: 递进式案例教学 口腔修复学
  • 作者: 张恩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8-18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6期
  • 机构:【摘 要】 全球一体化的出现带动了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还有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随着 新冠病毒 国际传播风险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对输入性传染病的防备的意识和力度也都在逐渐的增加。面对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各国应当对输入和本地传播的风险进行深入的评估,根据对风险的评估把输入前的防控工作和输入后的应急控制相结合进行传染病的控制,我国应积极的参与到全球的防控行动中。本文将会对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思路进行分析。
  • 简介:【摘要】有效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重视以住院医师核心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培训教育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督导机制,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层递进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住院医生的工作能力。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分层递进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臂输液港与胸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建库等至2019年1月收录的臂输液港与胸输液港并发症比较的研究,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9项研究,共4 20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臂输液港与胸输液港气胸(OR=0.22,95%CI 0.05~0.88,P=0.03)及误穿动脉(OR值为0.24,95%CI 0.07~0.77,P值为0.02)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OR值为0.81,95%CI 0.58~1.12,P值为0.20)、血栓(OR值为1.25,95%CI 0.64~2.45,P值为0.52)、堵管(OR值为1.13,95%CI 0.54~2.35,P值为0.75)、导管异位(OR值为1.58,95%CI 0.95~2.61,P值为0.08)、皮肤破损(OR值为0.64,95%CI 0.23~1.74,P值为0.38)、败血症(OR值为0.68,95%CI 0.27~1.70,P值为0.41)及渗液(OR值为0.88,95%CI 0.32~2.42,P值为0. 80)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臂输液港气胸和误穿动脉的发生明显低于胸输液港,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目前缺乏对并发症严重程度的研究,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臂式输液港 胸式输液港 输液港 并发症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西藏昂仁县农牧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为西藏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2017年5~9月调查18岁及以上昂仁县农牧区藏族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共调查2 158人,平均收缩压为(128.67±25.90)mmHg,平均舒张压为(86.77±16.53) mmHg。高血压患病为37.81%,知晓为52.82%,治疗为45.10%、控制为6.62%。结论西藏昂仁县农牧民(≥18岁)高血压患病高,而知晓、治疗及控制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

  • 标签: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河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的病原监测情况。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年河南省登革热疑似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同时采集血清,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IgM和IgG抗体以及病毒RNA;对于病毒RNA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荧光PCR分型诊断和E基因序列扩增,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18年河南省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9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来自东南亚地区(25/27,92.6%)和非洲地区(2/27,7.4%),以<45岁中青年农民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输入性病例时间空间分布分散。29例报告病例中NS1抗原和/或IgM检测阳性的22例。8例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其中6例阳性且基因分型成功,其中登革病毒1型、2型各3例。1例由马尔代夫输入的2型登革病毒进行了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与2008年柬埔寨2型登革病毒JF730046一致性最高,属于AsianⅠ基因亚型。结论2018年河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2017年明显上升,但未引起河南省本地流行。

  • 标签: 登革病毒 病原监测 输入病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 470 nm激光剜除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采用1 470 nm激光治疗共89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8±3)岁,前列腺体积(57.4±2.6)ml。所有患者均采用"寻找层面,先易后难,剜切结合"的层面递进法思路行激光腔内前列腺剜除术,比较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8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明显增加,[(6.9±2.1) ml/s vs(19.8±3.6)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显著好转,[(24.6±1.7) vs(8.0±1.2)]。术中无输血、无电切综合征、无直肠和膀胱穿孔病例,无输尿管损伤、大出血、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层面递进法激光剜除技术构想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外科包膜层面的寻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独到优势,且易于掌握,或可为业界同行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层面 解剖 1 470 nm激光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早产儿护理中实施袋鼠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早产儿摄入量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30 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30 例早产儿接受袋鼠护理干预 ,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奶摄入量、体质量、住院时间、母乳喂养和早产儿母亲的满意。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 10 d奶摄入量、体质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73.33 %,对照组为 46.67 %, P<0.05;观察组早产儿母亲护理满意93.33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袋鼠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早产儿奶摄入量和母乳喂养,对于提高早产儿的体质和母亲的护理满意效果显著。

  • 标签: 母乳喂养 早产儿 奶摄入量 袋鼠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我国的输入风险。方法基于收集的疫情数据(各国家每日累计确诊病例数、境外输入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人口学数据(各国人口密度、人口数)、旅客潜在来源群体信息(华侨华人常住人口数、在外中国留学生数、海外务工人员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旅客数估计)和全球健康安全指数(GHS)等信息,进行近期(2月1日-4月25日)和未来(4月26日-)风险分析及预测,构建输入风险得分。结果各国境外输入病例数、累计确诊数、罹患、华侨华人数、境外留学生数、来华留学生数、航班乘客数和GHS变量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近期风险分析中,俄罗斯输入病例明显较高,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次之。在未来风险预测中,通过各国罹患指数和平均每日入境乘客数估计值两项信息,评估美国、新加坡等44个国家为未来潜在高风险国家。结论通过COVID-19疫情各国家输入风险评估,可以识别近期及未来的高风险区域,为加强疫情防控,为最终战胜疫情提高帮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境外输入 世界流行趋势 风险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广东省各市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输入风险,并进行短期风险预警。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25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其他各省报告病例数及百度迁徙指数,计算广东省各城市的累计疫情输入风险指数,对输入风险指数与病例报告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滞后时间,最后根据风险指数划分疫情输入风险等级。结果广东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 347例,90.0%的病例聚集在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平均每天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为44.03。在各市的输入风险来源中,湛江市的最大风险来自海南省,其他市均来自湖北省,广东省的相邻省份也有较大影响。广东省滞后4 d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与每日新增病报告例数的相关性最高(r=0.73)。各市累计4 d的风险预警显示,未来4 d东莞、深圳、中山、广州、佛山和惠州市具有高输入风险,累计输入风险指数分别为38.85、21.59、11.67、11.25、6.19和5.92,最高风险仍来源于湖北省。结论广东省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具有较高的疫情输入风险,湖北省和广东省的邻近省份是输入疫情的主要省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险评估 预警
  • 简介:【摘要】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时,全球疫情形势愈发严峻,青田县人民医院作为县防疫定点医院,又作为境外输入新冠定点医院将面对新的挑战,本院在国内新冠疫情防控管理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境外疫情特点,在感染防控管理及措施等方面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发现并确诊全省首例境外输入性病例,截止目前共发现确诊输入性病例20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实现院内零感染零死亡目标,取得防控战的阶段性成果。

  • 标签: 新冠肺炎 境外 输入性 县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例由孟加拉国输入芜湖的登革热病例及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的E基因分子特征。方法提取患者血清标本核酸,使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DENV核酸通用及1/2/3/4血清型筛查。测定E基因完整序列,采用MEGA7.0软件构建E基因系统进化树,并进行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呈现2型DENV核酸阳性。E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属于Cosmopolitan基因型,与2014年马来西亚输入中国台湾分离株(D2/Malaysia/1408aTw)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9.60%,氨基酸同源性为99.80%,有6处核苷酸差异(42:G→A; 141:G→A; 490:G→A; 516:A→G; 954:A→G; 1344:C→T),1处氨基酸差异(164:V→I)。E蛋白拥有弱毒株特征位点E126-E和强毒株特征位点E383~385-E-P-G。结论输入型患者为2型DENV感染且该病毒起源于马来西亚。

  • 标签: 登革病毒 E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0年4月1日广州市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4月1日,广州市累计报告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103例,其中确诊病例92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境外输入病例确诊数占全国同期11.4%(92/806)。男女性别比为1.58∶1(63∶40),年龄中位数31(P25~P75:22~40)岁,年龄范围11~63岁;职业以商业服务(41/103,占39.8%)及学生(36/103,占35.0%)为主。入境后目的地为非广东省内占43.7%(45/103),涉及19个广东以外省份及直辖市。病例感染来源国主要为英国(27/103,占26.2%),菲律宾(13/103,占12.6%),美国(13/103,占12.6%)和尼日利亚(7/103,占6.8%)。境外输入病例涉及入境航班34条,其中发现病例≥3例的航班10条(10/34,占29.4%),累计航程时间(11.14±0.53)h。29例(29/103,占28.2%)在入境前已出现症状,65例(65/103,占63.1%)在发病前已被管控。发病后被管控病例的自由活动时间为(6.76±0.79)d。境外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人数平均53人,导致境外输入聚集性疫情13起,涉及病例36例(包括境外关联病例1例)。结论截至2020年4月1日,广州市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来源分布广泛,尚未发现病例在飞机上传播。COVID-19境外输入疫情早期扩散风险较高,政府加强境外疫情输入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了社区传播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输入性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励心理护理对孕妇自然分娩、自我管理能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分娩的130例孕妇,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激励组,各65例。常规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激励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激励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心理状态、各产程时间、自我管理能力、母婴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孕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其不良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激励组HAMA及HAMD评分及孕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防护、胎儿监护等维度评分、分娩产程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激励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感染发生及孕妇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激励心理护理干预,提高孕妇自然分娩及自我管理能力,且有效缩短产程并提高母婴结局,且孕妇对该模式认可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激励式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率 自我管理能力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袋鼠护理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价值及新生儿感染评价。方法:在我院新生儿中选取60例,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2018年输入性B3基因型麻疹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筛查和扩增麻疹病毒核酸阳性咽拭子及Vero/Slam细胞培养阳性产物。对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测序,比对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分离获得2株麻疹病毒株,18条病毒核酸序列。所有福建株在亲缘关系上与WHO B3基因型参考株同属一个分支,其中标本MV18-41和MV18-42与2018年分离于中国香港地区的毒株(HongKong.CHN/35.18)核酸同源性为100.0%;其他毒株序列与2018年分离于日本的毒株(Mvs/Osaka.JPN/38.18/B3)同源性最高(99.9%)。福建株与除B3基因型外,23种WHO不同麻疹基因型参考株之间比较,福建株与B1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性最小,分别为95.1%~95.4%和95.3%;与H1基因型参考株同源差异性最大,其中与中国目前优势流行的参考株MVi/Hunan.CHN/0.93/7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分别为88.7%~89.0%和87.3%;在病毒N蛋白羧基末端150个氨基酸位点上,福建株与疫苗株(Shanghai-191)之间存在13个变异位点,但这些位点并未引起该蛋白区域的功能变化。结论福建省成功分离获得2株B3基因型麻疹毒株,B3基因型麻疹病毒是福建省发现的新基因型麻疹病毒,在补充和丰富福建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本底资料的同时也进一步警示必需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才能更好地完成福建省麻疹病毒的控制和消除工作。

  • 标签: 麻疹病毒 B3基因型 病毒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 2019年 5月 -2020年 4月时段内诊疗的初产妇共 94例,随机划分为甲组( 47例)、乙组( 47例)。甲组为常规体位分娩,乙组为自由体位分娩,比较初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和各产程时间。结果:甲组初产妇自然分娩为 78.72%、剖宫产为 21.28%,乙组分别为 95.74%、 4.26%。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乙组初产妇各产程时间较短于甲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初产妇,自由体位分娩模式既可提高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还可缩短产程时间,可推广。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初产妇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 产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