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10例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肺炎假瘤的X线、CT表现及特征,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炎性假瘤X线表现CT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膜外孤立纤维瘤MSCT表现及对应的病理学特征,从而提高对此病的征象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膜外孤立纤维瘤11例,对其MS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论胸膜外孤立纤维瘤形态多样,可见于全身多发部位,MSCT扫描有一定的特征,多时期增强扫描能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湿肺(traumaticwetlung,TWL)的CT表现并动态观察其演变过程。方法回顾分析41例闭合胸部外伤创伤湿肺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全部病例于伤后6h内行急诊CT检查并于首次CT检查后1~3d和4d~21d复查。结果CT表现(1)病变范围两肺29例(70.7%),单侧肺13例(31.7%);(2)病变类型间质型9例(22.0%),云雾型14例(34.1%),弥漫实变型13例(31.7%),叶段实变型5例(12.2%);(3)CT复查表现1~3d内病变进展8例(19.5%),包括间质型3例、云雾型3例、弥漫实变型2例。间质型、云雾型、弥漫实变型、叶段实变型完全吸收6例、11例、11例和5例。CT显示各型创伤湿肺完全或基本吸收时间范围分别为1~4d、4~10d、5~13d、6~19d,中位时间分别为2.2d、5.1d、7.5d、14.9d,其吸收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T可以早期发现、诊断创伤湿肺,并有助于临床病程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创伤性湿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外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蛔虫症的超声表现多样进行探讨。方法对36例蛔虫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蛔虫症中,27例为胆道蛔虫症,9例为肠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中,胆总管内12例,胆囊内6例,胆总管及胆囊内2例,胆总管与左肝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左肝管内及左外叶肝内胆管内1例,左内叶肝内胆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右肝管及右前叶肝内胆管1例,胰腺管内蛔虫1例。胆管内蛔虫的声像图纵切面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平行双线状强回声带,内夹无回声液暗带,彩色多普勒于暗带内未探及血液信号,横切面呈同心圆、环中环、环内圆点、环内小等号样表现。胆囊内蛔虫表现为胆囊内弧形、麻花形、卷曲形、S形等线状光带。胰腺管内蛔虫表现为扩张的胰腺管为实强光条充填。肠腔内蛔虫,单条蛔虫表现为蠕动的带状、卷曲状或s状平行光带,当肠管内虫体较多时可扭结成团块状,内呈多线条征,其中1例并小肠下段不全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蛔虫症是一种简便、实用、及时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胆道蛔虫 肠道蛔虫 声像图 多样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骨关节炎在进行CT诊断的时候所呈现出的影像学的表现。方法通过对患者腰部、椎部的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进而讨论CT对于诊断患者的骨关节炎所呈现的影像的表现。结果诊断结果显示,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诊断,X光都比CT的诊出率要低。结论CT对于患者骨关节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骨增生 CT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结核胸膜炎的临床表现。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虽然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但大多数结核胸膜炎常为急性起病;有30%~60%患者就诊前出现明显症状且病程常短于1周,酷似细菌性肺炎发病。临床体征与结核胸膜炎的病程和积液量多少有关。血常规检查多在正常范围,少数患者在病程早期血白细胞数略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尔后白细胞总数转为正常而淋巴细胞比例稍升高。血沉一般增快。单纯结核胸膜炎的痰结核杆菌检查阴性,如合并肺结核者有报道约1/3痰菌检查可呈阳性。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脱髓鞘假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磁共振(MR)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均行常规MRI检查、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及脑灌注成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总结脱髓鞘假瘤的MRI特点。结果2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急性起病入院,MRI表现为T1WI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1H-MRS为NAA峰降低,胆碱(Cho)峰升高,并出现乳酸(Lac)和胶质(Lip)峰,MR灌注成像(PWI)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降低,平均通过时间及峰值时间延长。结论脑脱髓鞘假瘤常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联合功能成像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

  • 标签: 脱髓鞘自身免疫疾病 中枢神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胸膜炎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实验室检查及抗结核治疗证实300例结核胸膜炎的超声表现。结果游离积液150例,包裹型积液65例,混合回声40例,胸膜增厚30例,肺不张15例。结论超声能直观的显示,对结核胸膜炎有较高的诊断率,是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骨关节炎患者的X线表现。方法根据患者的X线检查图像进行诊断。结论本病在各个关节的表现不尽相同,但其基本改变包括①关节面之边角锐利,形成骨刺或唇状突起,相对的骨刺可趋于衔接;②由于关节软骨变薄或消失,关节间隙变窄;③关节面边缘硬化;④关节面下方骨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透亮区,前者为退行“假囊”,后者为骨内纤维组织生成所致。晚期除上述改变进一步加重外,并可发生关节半脱位及关节内游离体。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X线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结核胸膜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结核胸膜炎治疗原则为合理有效的化疗,及早胸穿抽液以及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激素治疗的同时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胸膜炎能及时得到正规抗结核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良恶性单发肾脏小肿瘤的声像图特征表现,总结小肾癌声像图特征表现。方法50例单发小肾癌US与手术病理及长期随访结果对照,着重探讨小肾癌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结果病灶周边出现低回声晕圈及可见粗大血流信号是小肾癌超声声像特征表现。结论病灶周边低回声晕及粗大血流信号作为小肾癌的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回声相似及周边呈少血流或乏血流是US漏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超声 小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的多层螺旋CT(MSCT)双期增强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经手术、CT引导穿刺病理和临床证实的HCC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表现进行分析肝细胞肝癌多层螺旋CT。结果80例共发现病灶96个,平扫80个病灶中低密度75个,5个病灶呈稍高密度,44例伴有肝硬化及腹水表现,动脉期96个病灶中高密度强化31个,不均匀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强化不明显58个,低密度病灶7个,5例有肿瘤包膜,门静脉期89个病灶呈低密度75个,等密度5个,高密度2个,25例可见到门静脉、下腔静脉侵犯及癌栓。结论MSCT双期增强扫描能充分反映HCC的特征,对HCC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癌肝细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脑血栓约占20%-25%。尤其在高危人群中达到40%以上,成为威胁人们的健康和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杀手。在诊治过程中,令我们困惑的常常是对发病的部位、病变的病理演变过程(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缺乏直观了解。而磁共振(T1T2DWI、FLASH、MRA)能直观地显示脑损害的部位、大小、累及的范围、病变演变期像。本文以76例脑血栓患者的入院磁共振(T1T2DWI、FLASH、MRA)资料与其经过一年以上康复治疗的康复情况做对比来说明磁共振影像资料在康复治疗中是重要的依据。能对康复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并指导整个康复过程。其中,在脑血栓早期即得到治疗的康复效果明显,达90%以上。在颈内动脉系统中,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康复效果较好,达到60%。在椎-基底动脉系统中,效果较差,达到20%以上。

  • 标签: 脑血栓磁共振T1T2DWI FLASH MRA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CT检查发现小儿鼾症的成因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83例小儿鼾症患者的CT表现,观察横轴位上鼻咽腔狭窄的程度。结果小儿鼾症患者主要以腺样体肥厚及扁桃体增大,引起鼻咽腔狭窄。结论CT检查能很好的发现鼻咽腔狭窄的部位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儿鼾症 CT表现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