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控选择式目标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医院治疗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患者采用三级质控选择式目标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基础护理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临床指标评价差异性较大;治疗组患者与实施护理前相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前后评价指标无差异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级护理质控选择式目标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三级护理质控 目标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各种面包房遍地开花,面包越做越好吃,香味越来越重,花色越来越多,但其营养品质呢?最近广州市质监局的检查表明,绝大部分面包在制作时使用“面包改良剂”,有一些面包改良剂中含有我国2005年已禁用的溴酸钾,还有一些面包改良剂成分复杂,包含增白剂、超软粉等十余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都没有在包装上标示,尤其是一些街边面包店。

  • 标签: 面包房 改良剂 营养品质 添加剂 检查表 质监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家庭互动管理模式对GDM患者健康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00例G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门诊-家庭互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门诊孕妇学校常规宣教。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后GDM相关知识掌握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糖代谢指标控制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实验组GDM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糖代谢指标控制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家庭互动管理模式能提高GDM患者对GDM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从而可影响GDM患者对健康行为方式的选择,改善糖代谢指标,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门诊-家庭互动管理模式 健康行为
  • 简介:压力黄气加强自律舒压文学作品中,生活中,我们都经常会看到一种状况:某人脸色突然就变了。所以人的情绪和气色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而压力就会导致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些时候不用一个晚上,一个突入其来的压力就可能让人脸上布满黄气。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深呼吸,呼吸稳定平缓了.自律神经才能正常运作,然后要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选择可以迅速提亮肤色的护肤品,给自己增加自信。压力没有打倒你,你就会变得更强大哦!

  • 标签: 自律神经 文学作品 新陈代谢 深呼吸 压力 护肤品
  • 简介:皮肤病患者往往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鱼鳞痫作为皮肤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在承受着疾病带来的痛苦的同时,还要面对“缺医少药”的困境,许多鱼鳞病患者苦于找不到有效的药物而备受折磨。

  • 标签: 鱼鳞病 用药选择 皮肤病患者
  • 简介:对于大部分肾衰患者来说,透析疗法是无法回避的治疗方法。所谓透析疗法,是使体液内的成分(溶质或水分)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一般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那么,患者该如何选择呢?

  • 标签: 血透 腹透 治疗方法 透析疗法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孕产妇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原因,为减少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68例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孕产妇根据访谈提纲进行有主题的个人访谈,运用类属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对于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原因访谈结果归纳出5个方面。①对自然分娩的恐惧;②对剖宫产的信赖;③信息来源途径的影响;④对自主选择权的渴望;⑤其它。结论:孕产妇对减轻分娩痛苦的需求、对分娩方式认识上的不足以及不够科学的信息来源途径是其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应通过改进围产期服务模式和实施产科适宜技术,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

  • 标签: 孕妇 产妇 剖宫产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中选择全麻的必要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对照组采用C4横突一针阻滞法。记录患者麻醉前(T1)、切皮时(T2)、分离瘤体时(T3)、手术结束时(T4)4个时间点的脉搏(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与同组T1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2、T3、T4时间点的SBP、DBP显著增高,T2、T3时间点的HR显著增快(P值均<0.05),T3时间点的SPO2显著降低(P值<0.05);实验组T2、T3、T4时间点的SPO2、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T2、T3、T4时间点的HR、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T3、T4时间点的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麻醉有效率为100%(2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全麻相对颈丛麻醉有很大优势,在基层医院中行甲状腺手术选择全麻很有必要。

  • 标签: 基层医院 甲状腺手术 麻醉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探讨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以及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儿童胸部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主要选取自2012年—2013年之间入住的儿童需做胸部CT扫描的患者,共计30例,对其进行常规扫描和低剂量胸部CT扫描,然后观察对病变的定量、定性诊断的差异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扫描对对患者病情的确诊以及观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同时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由于患者年龄的限制,高倍的辐射剂量对于人体的危害已经不言而喻,由于对于小儿患者的危害更加严重,通过分析可见,低剂量CT扫描技术更加更加适合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的检查,更加有利于儿童胸部的辐射防护。

  • 标签: 儿童 CT扫描 扫描条件 选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安全的方法去确立一个客观的标准作为肠梗阻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分析82例肠梗阻手术治疗情况,分早期组(发病后24小时手术10例)、中期组(发病后24-48小时手术51例)、延期组(发病48小时后手术21例)。结果早期组无肠管坏死,住院时间平均9天;中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19.6%,平均住院时间10.5天;延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47.6%,平均住院时间13天。结论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最好发病后24小时内手术。

  • 标签: 肠梗阻 手术时机
  • 简介: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普遍的健康问题。近年来防治骨质疏松药物的研发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针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中骨吸收相对过度,而骨形成相对不足的特点,目前所采用的防治药物主要有基础性用药如钙剂和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混合制剂及中药制剂五大类。

  • 标签: 骨质疏松骨折 药物选择 骨吸收抑制剂 骨形成促进剂 治疗 骨质疏松药物
  • 简介:目的:总结阑尾炎手术时机选择,手术过程简单快捷,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住院阑尾炎患者120侧进行分析。结果:认真选择手术时机,20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出院。100例患者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结论:阑尾炎手术时机很重要,是阑尾炎治疗的关键步骤,各型阑尾炎手术之前应选择手术时机,减少手术困难,降低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阑尾炎 手术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有些路,选择了就不说后悔,即使荆棘满布、风雨相随。有些事,决定了就要坚持,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意冷心灰。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手术切除仍是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兼顾肿瘤根治与手术安全是肝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术者需结合自身经验与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简单有效、安全合理的切除方法、阻断技术和断肝设备,并按照规范化的手术方案进行个体化的肝癌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 简介:肝细胞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局部消融等多种方法。肝脏功能和肿瘤状况是决定是否可行手术的最主要的2个因素。合并门静脉、胆管癌栓仍应积极争取手术。除手术外,肝移植和局部消融是另两种根治性治疗方法,目前一般用于符合Milan标准的早期肝癌(单发肿瘤,直径≤5cm;多发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cm)。前者要求肝功能失代偿,后者要求肝功能Child—PutghA、B级且不适合手术切除。TACE是不适合根治性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选择性的与手术、射频消融、放疗、索拉非尼联用以提高疗效。局限性肝内病灶而又不适合局部消融的肝细胞癌可使用放疗,尤其是肝外转移灶。索拉非尼目前仍主要用于晚期肝细胞癌。免疫治疗是肝细胞癌辅助治疗方法。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特点,把握适应证,合理综合治疗肝细胞癌,以提高肝细胞癌整体疗效。

  • 标签: 肝细胞 肿瘤治疗方案 肝切除术 综合疗法
  • 简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母乳喂养孩子的良好传统。二孩生育,仍然首选母乳喂养,是十分明智的。那么,已经养过一个宝宝的父母是不是都掌握婴儿喂养的技能了?不幸的是,回答是否定的!笔者曾在门诊中遇到个宝宝,11个月大,身长、体重、头围以及各项发育指标均不达标,原因是宝宝从出生起母乳喂养就不太好,至今仍然不爱吃东西;但哥哥已经4岁,出生后母乳喂养十分顺利,现在也长得很好。

  • 标签: 母乳喂养 中华民族 婴儿喂养 发育指标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部位皮肤的温度,选择皮肤温度低处的血管进行置管,以减少细菌感染率。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47名患者分别测量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点的皮肤温度。结果:6名患者锁骨下静脉皮肤温度低,39名患者贵要静脉皮肤温度低,2名患者股静脉皮肤温度低。结论:贵要静脉穿刺点皮肤温度低,能减少细菌感染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是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选择部位。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细菌感染率 静脉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晚期合并心衰患者麻醉选择方式。方法A、B组患者穿刺间隙控制在L2~3,结束后为A组患者还需腰穿针注射10~12mg左旋布比卡因,注射时间要低于十秒,硬膜外药物施用应选1.5%浓度的利多卡因,并把握麻醉平面于T6下部。C组施加0.5%浓度的利多卡因80ml阶层性阻滞治疗,胎儿脱离母体后为母体施加10mg静脉吗啡麻醉。结果A、B两组实施麻醉心衰状况有所缓解,均可实施平卧体位进行手术,新生儿脱离母体5minApgar内评分均达到8分以上,无死亡情况发生。C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差,手术中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心衰、烦躁等,且情况愈发严重,这一组中3例患者新生儿脱离母体后5分钟内Apgar评分低于3分。结论妊娠晚期合并心衰患者更适合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 标签: 妊娠晚期 合并心衰 麻醉
  • 简介:摘要目前乙肝是我国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在肝纤维化早期治疗,可使肝纤维化得到显著改善。通过药物的选择,可使肝纤维化得到逆转。

  • 标签: 慢性乙肝 纤维化 治疗
  • 简介:摘要国际疾病分类是医学统计及卫生统计的基础,随着临床和科研对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需求,要求各级临床医师在疾病诊断上力求科学、规范、准确;病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专业业务水平,将临床诊断与疾病分类融会贯通,确保疾病统编码的准确性。

  • 标签: 诊断名称 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