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脉血采集方法及保存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对动脉血的标本采集及保存中的存放时间、温度进行分析,减少对血气分析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对临床采集动脉血,采集标本中无效腔气体、凝血、标本稀释情况进行统计,无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动脉血样本采集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隔绝空气进入样本,掌握好检测时间,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动脉采血 标本采集 保存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单采血小板者的筛选、采集细节和观察处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保证了捐献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的质量。

  • 标签: 血小板 筛选采集 浅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检验血液采集的3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皮肤采血,观察组进行静脉采血。对比分析两种采血方法的误差率,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静脉采血的标本常规检验的误差率小于皮肤采血标本常规检验的误差率,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两种采血方法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均为采血时间不恰当、标本容量不够、溶血、标本存在凝块等。结论在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中,应尽量采取静脉采血方式,并根据产生误差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血液常规检验采血的技术误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标本 常规检验 静脉采血 皮肤采血
  • 简介:摘要文章对新兴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架构和各部门的原理与功能进行分析,将此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与传统的停车管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来突出其优点,并对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智慧停车 视频分析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视频在男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男科2017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视频的形式,在各个阶段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健康教育视频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日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护理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视频 男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尿标本采集流程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尿液培养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从2017年1月起对所有留置保留尿管需进行尿培养患者统一操作规范,制定了标准流程,取该阶段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66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2016年收治的660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尿标本采集合格情况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尿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留置尿管患者中应用标准化流程采集尿标本,有利于提高尿培养准确性,改善护理评价,值得推广。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标本 采集方法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血标本采集的具体护理管理。方法选取2018年3—6月(我科成立于2018年1月)新药I期临床研究室中1248个血标本的采集予以全程管理。结果采集1248个血标本,采集时间控制在1min左右,无溶血、凝血现象,其合格率为100%。结论在对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的血标本采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逐渐规范血标本采集流程、消毒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能力,促进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客观,从而增强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所采集血标本的质量。

  • 标签: 新药I期 血标本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治疗性血细胞分离采集患者给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观察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例(95.00%)明显高于护理前64例(80.00%),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3例(3.75%)明显低于护理前10例(12.5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治疗性血细胞分离患者,采取围术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治疗性 血细胞分离采集技术 护理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样本采集对血凝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7 月期间的 200 例血凝试验样本,分析样本合格率、不合格原因情况。结果:样本合格率为 84.5% ,不合格率原因中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为 1.5% ,用药后采集为 10.5% ,抽血过长不顺利为 2% ,原因不明为 1.5% 。结论: 样本采集中放置时间过长、采集前患者用药与抽血过长不顺畅等因素都是引发血凝检验结果,导致样本不合格的重要原因,需要严格管理。

  • 标签: [ ] 样本采集 血凝检验 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体检人士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管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管理,予以观察组细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可以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该管理模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标本采集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取152例生化检验患者,分析血液样本同异侧采集、是否溶血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受采集部位、血液溶血等影响,生化检验结果钾、氯、胆红素等相关指标将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规范采血流程标准对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样本采集
  • 简介:摘要口腔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对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对口腔医生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整个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口腔医学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教学效率低、质量低、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缺乏足够临床病例支撑、临床思维能力不够等问题。

  • 标签: 临床病例 微视频 口腔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当中实施微视频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胸心外科实习的护士80名,采用奇偶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护士实施传统教学,未开展微视频教学,实验组护士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开展微视频教学,对比2组实习护士专科操作评分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专科操作评分高于参照组护士,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护士总满意度97.5%高于参照组7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当中实施微视频教学,能够全面提升实习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从而使其更加有自信且熟悉掌握相关操作,该种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 标签: 微视频 临床护理 教学模式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依靠人工监控视频画面,查找犯罪线索,存在信息庞杂、侦查警力不足及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而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在公共场所的广泛应用,可通过人脸识别、微表情识别及行为分析对目标人群进行比对,实现监控视频有效信息的归纳和浓缩,为侦查破案提供便利。并在预警分析、线索管理、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准确性,强隐蔽性及高效率使其符合监控技术发展和实务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公共场所 视频监控 预警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加强消毒供应的细节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容易发生缺陷的四个地点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陷,加强细节管理,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整改。结果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后,消毒供应中心操作更加规范,与临床之间的纠纷减少,临床满意度提高。结论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可促使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视频监控 细节管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单采血小板的采集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我院担负输供血的输血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血站,我院的输血科每年可以采集单采血小板1700例,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随机选取60例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采前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均匀分成三组,(150~200)×109/L为A组,(200~250)×109/L为B组,(250~300)×109/L为C组,每组各有20例。对三组献血者者的采前不同血小板计数中全血处理量、血小板收集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B组、C组献血者的全血处理量(ml)分别为2619±235、2066±198、1774±204;A组、B组、C组献血者的血小板收集量(×1011/袋)分别为2.25±0.27、2.72±0.43、2.77±0.47,三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挑选时,应该尽可能挑选采前外周血血小板>200×109/L的献血者,以保证良好的血小板收集量,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全血处理量 血小板收集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水资源同时支撑着我国社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人类饮用水源的开采利用以及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中,水质分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水样的采集、保存工作作为水质检测的核心工作,所以充分认识水样采集过程与保存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地下监测井水样采集和保存的几种方法作出阐述。

  • 标签: 地下水 采集 保存
  • 简介:微生物是在自然界中广泛生存的一类生物,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繁殖能力较强和适应能力强的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化妆品、食品、饲料和环境等人们经常接触的领域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不禁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进行微生物检验能够检验产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污染程度,检测产品的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有利的影响。而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样品,本文通过对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出一些经验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与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限视频脑电图对小儿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 2017 年 4月— 2018 年 4 月间在我院接受视频脑电图检查的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临床发作期 0~ 24h和临床发作期 24~ 180h两个时限对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测,对两种方式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0~ 24h阳性检出率为 70.0%, 24~ 180h阳性检出率为 4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临床发作期 0~ 24h进行视频脑电波检查可明显提高异常癫痫波检出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 临床发作期;不同时限;小儿癫痫;异常痫样波         小儿癫痫是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病因错综复杂,反复性较强,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不省人事、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口齿青紫、四肢反复屈伸等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十数秒钟到数分钟不等,对患者脑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1]。为此,我院对收治的部分小儿癫痫患者分别进行临床发作期 0~ 24h和临床发作期 24~ 180h两种时限的视频脑电图诊断,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 2017 年 4月— 2018 年 4 月间收治的 40例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照,根据诊断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临床发作期 24~ 180h期间进行检测,观察组在临床发作期 0~ 24h进行检测,入组患者男 22例,女 18例,年龄 0.8~ 7岁,平均( 4.3±0.4)岁,病程 1.2~ 9个月,平均( 5.4±0.6)个月。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儿或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协议书,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         1.2 诊断方式         对照组诊断时间选在临床发作期 24~ 180h,观察组诊断时间选在临床发作期 0~ 24h,检测仪器视频脑电图仪,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电极安装,参考导联,描记双极导联;对于合作较好的患儿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睁闭眼、闪光刺激和深呼吸实验,记录时间在 2~ 4个小时之间;对于合作困难者,可由患儿家属坐着抱在怀中,睁眼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时长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调整,必要时可适当延长检测时间,以获得明显的癫痫样放电;使用镇痛药物者,应在睡眠过程中检测。所有患者均需进行 3个周期的完整扫描。         1.3 观察指标         不同时限视频脑电图阳性率。判定标准 [2]:以视频脑电波图所测异常痫样波为阳性判定标准,检测不出异常痫样波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 SPSS21.0统计处理文中数据,阳性率用百分数( %)表示, χ2检验,以 P< 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发作期 0~ 24h时视频脑电图对小儿癫痫的阳性检出率为 70.0%,临床发作期在 24~ 180h时视频脑电图对小儿癫痫的阳性检出率为 4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如表 1 所示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