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尿管患者尿标本采集方法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留置尿管患者尿标本采集方法改进

龚颖

(崇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611230)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尿标本采集流程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尿液培养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从2017年1月起对所有留置保留尿管需进行尿培养患者统一操作规范,制定了标准流程,取该阶段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66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2016年收治的660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尿标本采集合格情况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尿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留置尿管患者中应用标准化流程采集尿标本,有利于提高尿培养准确性,改善护理评价,值得推广。

关键词:留置尿管;尿标本;采集方法;改进

尿培养是指对正常尿液里的细菌进行培养。其目的是用于细菌学检查和细菌学敏感试验,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与治疗。然而,传统的采集尿培养标本缺乏统一流程,污染率高,容易造成尿培养结果假阳性,再次采集会增加临床医护人员及检验人员工作量,同时尿培养的周期长,做一次耗时三天,会延误疾病诊治[1]。基于此,我院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定了统一的尿标本采集流程,尿标本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均大大提升,现将采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320例留置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根据患者就医时段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2016年)中,男性415例,女性245例,年龄23-68岁,平均(45.2±20.6)岁;观察组(2017年)中,男性412例,女性248例,年龄24-70岁,平均(46.5±20.9)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尿标本采集方法;观察组采用制定的标准化流程采集尿标本,其中所用仪器设备有:一次性20ml无菌注射器2具、7号无菌针头1个、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无菌手套和一次性检查手套。具体流程如下:①操作前: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向患者说明此项目的意义,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此操作无禁忌证,不会造成任何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处于舒适后夹闭尿管至少半小时以上,为提高阳性率,尽量让患者夹闭尿管1-2小时以上(可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延长或缩短夹闭时间),使细菌有足够时间繁殖。②操作中:用碘伏常规消毒阴阜-尿道口-近尿道口5厘米处的尿管表面,连续消毒三次[2];戴上无菌手套后铺一次性治疗巾,严格消毒距尿道口约5cm处的导尿管壁,轻轻牵拉导尿管至拉不动的位置,此时导尿管水囊靠近尿道内口;选择导尿管排液腔的一侧(注意避开注入气囊侧),左手固定导尿管后,用20ml无菌注射器接7号针头斜穿管壁(针尖斜面插入深度约0.5cm,只要能抽出尿液即可)抽吸尿液10ml后弃去空针,另取20ml无菌注射器并连接7号针头,斜穿管壁后抽吸尿液5--10ml;取下针头,将所抽吸尿液注入无菌容器,密闭及时送检。若在抽吸过程中不慎将尿管拖出,立即停止抽吸,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告知医生,共同协商有无再次留置尿管的必要。若有,让患者做好准备;若无,告知患者及家属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的不良反应。③操作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收拾用物、洗手、记录、送检标本。

1.3观察指标

①尿标本培养出三种以上细菌判定为尿标本污染;反之,则合格。统计两组尿标本合格率。

②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共设计20个问题,各问题0-5分,满分100分,根据评分分为三个等级: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0-60分),统计两组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患者占比)。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结果

2.1两组尿标本合格情况观察

对照组中,43例尿标本污染,597例尿标本合格,合格率为90.45%;观察组中,5例尿标本污染,655例尿标本合格,合格率为99.24%。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32.470,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程度观察

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8.93%,明显比观察组93.94%低(P<0.05),见表1。

3讨论

留置保留尿管是临床各科室患者病情需要时经常采用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医嘱中常会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尿液培养。传统的采集留置尿管患者尿培养标本的方法教科书上无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而临床工作中不同科室和不同的护理人员有不同的方法,没有固定的规范。加之尿培养标本在留取过程容易被污染,假阳性率高。传统采集尿标本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①分离尿管和尿袋,消毒尿管末端,放出少量尿液送检即可。该方法破坏了集尿系统的密闭性,易引起尿培养的假阳性,甚至引起尿路感染,标本易污染,也易污染护士的手,而且残留在尿管末端的消毒液与标本易混合后可影响细菌繁殖,造成细菌菌落数减少,引起尿培养的假阴性。②不分离尿管和尿袋,消毒尿管与注水管分割处上方用注射器抽吸尿液送检即可[3]。该方法抽吸距离较远,不能确保留取的是膀胱内的尿液,而且在穿刺尿管过程中容易穿破水囊使尿管脱出。

泌尿外科中留置保留尿管患者人数众多,经常需要一次或多次的留取尿培养标本。若没有规范统一的操作流程,会给检验科和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为了提高尿培养的真正阳性率,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从2017年元月起,我院针对尿管留置患者,为其制定了统一的尿培养操作规范,并多次对我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能熟练掌握改进采集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尿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尿标本标准化采集方法有利于提高尿培养质量。分析其原因:①采用不分离尿管和尿袋,保证了集尿系统的密闭性,减少了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弃去第一次抽取的尿液,确保留取了膀胱中的尿液,保证了尿培养的确切性;②这种方法选择了距尿道口5cm的位置进行穿刺,避开了导尿管易被污染的远端与接口处,同时又与尿道口保持一定距离,避开尿垢易产生的位置[4],同时也更安全,避免穿刺时不慎伤及尿道口及周围组织。③采用了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流程,有严格的、可操作的步骤,有效的避免了各种操作不当。④采集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污染标本[5]。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显著,这主要是因为该采集方法安全可靠,不会给病员造成任何不适,也不会增加尿路逆行感染的机会,更提高了尿培养结果的真实性。

综上,标准化尿标本新采集方法有效避免了采集时污染尿培养标本造成的假阳性结果,避免重复做工,节约了人力和材料的成本,同时节约时间,减少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谱,李仕英,程琰,等.门诊患者不同尿培养标本留取方式的对比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179-181.

[2]陈敬雯,陈银妹.尿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上海护理,2008,8(3):63-64.

[3]蔡虻,刘聚源,郭红,等.医疗机构实施留置导尿管护理的临床实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452-455.

[4]林静,董久花.留置导尿的护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5,2(18):78-79.

[5]王荣俊.留置尿管患者尿标本采集新方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962-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