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础英语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探讨创造性教学法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头脑风暴法、音乐欣赏法、背景介绍法和角色替换法等四种创造性教学方法。

  • 标签: 基础英语 课程 教学法
  • 简介:目的改革护理英语的考核方法,设计并实施情景案例构建考核法,观察其效果。方法运用情景案例构建汇报的方法,对297名护理专业大专生护理英语的学习进行考核,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学生成绩最高86分,最低68分,平均成绩为80.76分。学生对该考核方法给予了高度肯定。结论情景案例构建考核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学生 护理 外语课程 教育考核
  • 简介:摘要医学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既存在共性特征又相互区别。医学英语需要协同实现以医学生为育人对象的课程思政目标。本文基于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从医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医学名家故事、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英语时文导读、中医药英语文化等角度,深入挖掘医学英语教学资源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精准提升当代医学生医学伦理、大医精诚、医学人文、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识和中华医药文化自信,培养面向新时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 标签: 教学 医学英语 课程思政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
  • 简介:摘要本研究立足医学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大学英语改革的指导原则、改革思路和实现路径。以厦门医学院大学英语改革为例,系统构建了融合医学人文和医学专业等学科内容、彰显医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挖掘"新医科"的基本内涵,探索融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课程评价智能体系,为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提供参考方案。

  • 标签: 新医科 大学英语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生为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obejctive)、课前准备(preparation)、教学视频(instructive video)、视频回顾(review)、知识测试(test)、活动探究(activity)以及总结提升(summary),简称"O-PIRTAS"]引入医学人文英语堂是否有助于课程学习和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方法以厦门医学院临床和护理本科二年级118名学生为对照组,122名学生为试验组,围绕5个模块展开8周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依托超星平台使用O-PIRTAS展开翻转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课程测试和发放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在人文关怀能力、共情能力、情绪智力能力和支持性沟通能力等医学人文素养重要指标方面的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课程平均成绩(83.61±2.13)分高于对照组(78.03±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P<0.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共情能力、情绪智力能力和支持性沟通能力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t=-3.20,P=0.002;t=-3.93,P<0.001;t=-4.00,P<0.001)。结论将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医学人文英语有助于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和医学人文素养,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 标签: O-PIRTAS教学模式 医学人文英语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费与非公费医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态度进行调查,以检验其有效性。方法对162名学生(98名公费医学生、64名非公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AU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公费与非公费医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评价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其对各个教学环节所起作用的态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公费医学生的英语水平显著低于非公费医学生;他们对第一、第二与第四模块的态度一致,对第三与第五模块的态度不同,但只对第五模块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公费医学生相比,公费医学生明显对个别教学环节的作用持更肯定的态度。结论根据产出导向法对目前的教学模块做出调整,具体的教学环节也将根据两类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出调整或删减。

  • 标签: 公费医学生 非公费医学生 大学英语课程 教学方法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科院校英语分层多元课程体系,提升医学生在医学专业领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双语或全英文医学专业教学做铺垫。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构建医科院校大学英语体系,然后利用问卷和访谈方式,采集7名长期在医学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专家指标打分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门课程的专家权重。结果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跨文化交际、医学英语听说、医学论文写作的综合权重分别位于方案层所有指标的前5位;综合英语2的综合权重排序为第6位;四级考核的综合权重排序为第8位。结论通用英语在医科院校仍然必修,但是可适当压低权重,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能力设定多样化的起点;同时辅以等级考试,以推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准入标准的衔接;跨文化课程板块在医科院校不纳入主科,主要以选修课为主,以增加医科院校英语内涵建设;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可以融入到其他课程板块之中。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分层多元课程体系 医科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医科背景下在医学人文英语堂中引入网络环境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web problem based learning,WPBL)教学法是否有助于课程学习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方法以西安医学院临床专业2017级602名学生为实验组,2018级610名学生为对照组,围绕八大模块展开持续一学期的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依托蓝鸽云网络语言学习平台,使用WPBL教学法授课。教学结束后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种教学法对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平均成绩(62.13±2.11)分高于对照组(60.42±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评价教学效果的各项目上均存在差异,且实验组的各项比例均在6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93.3%的学生满意WPBL教学法,对照组只有43.0%的学生满意传统教学法,两者差异显著。实验组学生在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探索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学生。91.1%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在课程中引入WPBL教学法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比例。结论医学人文英语引入WPBL教学法既能使学生掌握学习本领,又能强化学生人文素养,有助于推动医学教育发展。

  • 标签: 新医科 WPBL教学法 医学人文 英语教学
  • 简介:摘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除了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还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本文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核和引领,采用"共情"的方式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融入医学英语听说教学之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围绕职业道德规范、医学伦理关系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确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主题,设计了"共情导入""分析点评""讨论启发""模拟再现"4种教学环节,实现从"情感认同"到"内化于心"再到"外化于行"的隐性培育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对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语言学课程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 标签: 医学英语 共情 医学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大学英语设置、教学方式的看法以及对后续英语的需求,为大学英语体系设置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月,以西安医学院2013至2017级2 0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西安医学院大学英语设置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实时统计与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 815份,有效回收率90.75%。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英语学习目的为"通过四六级考试或其他英语考试,获取证书(1 366人,75.26%)""为以后工作考虑(1 093人,60.22%)""为考研做准备(1 060人,58.4%)"。学生期待"阅读、写作、翻译等技能训练"以及"口语操练和跨文化知识学习"的比例较高,分别占78.51%(1 425人)和65.84%(1 195人)。68.76%(1 248人)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人文英语或医学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结论目前单一的大学英语设置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医学生学习需求,应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指导,探讨构建突出医学院校特色、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多类别与多层次大学英语体系。

  • 标签: 医学院校 学生需求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通过问卷对江苏省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学专业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加入大量问卷数据反馈,研究江苏省医学院校学生医学英语学习的现状和期待,更好地帮助医学生提高医学英语学术水平与阅读技巧,从而促进江苏省医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 标签: 医学院校 大学生 医学英语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高职药学专业的课程标准建设与实际药学领域的发展与建设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为了使得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实际的药学领域岗位发展相适应,有关教育研究者尝试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进行高职药学专业有关课程的建设。本文将以《药品检验技术》这一课程为例来对现阶段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标准改进与完善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使得高职药学专业的日常课程设置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向。

  • 标签: 高职药学 检验技术 课程标准 调研分析
  • 简介:摘要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任务。数学课作为中等职业卫生学校重要基础课,在提升学生思维素质、拓展认知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未来提升空间。

  • 标签: 数学课程标准 思维素质 应用意识
  • 简介:摘要作为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是中学生物新课标的教学侧重点,也是本次课改的核心。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任职老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生物科学魅力,在交流操作中解决学习问题,在深究探索中发现生物科学的奥妙。本文从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入手针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做出阐述。

  • 标签: 新课标 生物科学 科学素养 培养途径
  • 简介:摘要海军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根据本校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医学专业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实施医学学术英语(English for medical academic purposes,EMAP),并以医学人文英语论坛(English Forum on Medical Humanities,EFMH)为纽带将各门课程串联起来,逐渐发展为一套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本文简要阐述了该课程体系的开设需求、课程设计、教学理念和评估形式、EFMH在课程体系中的纽带作用、论坛的直接成果和后论坛效应等方面,以期为大学英语ESP教学提供些许经验。

  • 标签: ESP 医学学术英语 课程体系 医学人文英语论坛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本科康复治疗相关专业中的儿童康复课程建设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23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计算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和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结果2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7%(22/23)和91.3%(21/2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和0.79,协调系数分别为0.410和0.262(均P<0.05)。最终建立了包含9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儿童康复课程建设标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本科儿童康复课程建设标准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需求,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 标签: 德尔菲法 儿童康复 本科 课程建设
  • 简介: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简称“SP”)又称模拟病人,是指那些经过系统培训后,能够恒定、逼真地表现患者真实临床情况的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SP能够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1]。本课题组将SP用于中医学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将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中医学专业 临床教学 标准化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