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对老年人口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常见问题,提出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提高老年人口的身心健康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自我调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考试焦虑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消极情绪反应,一般通过学校心理健康课辅导和心理咨询诊所咨询的途径进行干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一个女大学生经过自我调节克服考试焦虑的案例,证明考生在掌握正确方法的条件下是可以对焦虑进行自我调节的,提出了干预考试焦虑的新途径。

  • 标签: 考试焦虑 自我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控制感对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解释性调查问卷方法对来自北京市三所高校的788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用于本研究的测量工具有:大学生压力量表,一般健康问卷,自尊量表和自我控制感量表。结果自我控制感能够调节由压力引起的忧郁情绪,但对其它心理问题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结论自我控制感能够调节由压力引起的忧郁情绪。

  • 标签: 心理健康 调节作用 解释性研究 自我控制感 调节作 控制感
  • 简介: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调度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医疗方面知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专业呼叫人员的技能,还应该具备很强的自我压力缓解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本文通过对调度员的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提出压力缓解与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调度员减轻心理压力。

  • 标签: 调度员 压力缓解 心理调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激烈的医疗市场氛围、快速转变的医疗模式使得人们对维权意识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需要护理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和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协调能力,大量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心理压力、重复的护理内容常常会导致护理人员感到身心疲惫、社会适应及人际关系紧张等各种不良问题。因此,人们对护理人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等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心,现将我院2017年6月到10月随机抽取的160名护理人员就情绪控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以及主要表现和症状进行研究分析,详情如下。

  • 标签: 自我调节 心理问题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一种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其他职业无法想象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各种精神疾病患者,整个心理过程发生紊乱,重者思维活动脱离现实,难以正确理解客观事物,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对本身疾病缺乏认识,往往拒绝住院,不接受治疗,难以护理,有的可能伤人、自伤或毁物,甚至对医护人员抱有敌视态度;有的孤僻退缩或者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人员全面照顾;也有的表面看来安静合作,但病态支配下可发生种种意外。因此,护理工作繁杂多变,护理人员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护士在工作中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紧张、害怕;自卑、无助;消极悲观等。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反应,尽职爱岗,提高工作效率。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个精神科护理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上级主管部门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通过对这些心理反应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自我调节措施。同时也呼吁社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反应 调节 护理人员
  • 作者: 熊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1-01分娩对所有女性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对产妇的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一定影响。分娩前产妇由于机体自身因素及情绪方面都存在变化因此易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情况,这也对产妇的交感神经发挥着刺激作用,可提高机体兴奋度与血压水平从而进一步对产妇及胎儿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医疗器械的革新与完善,剖宫产在技术及安全性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1],但剖宫产作为有创手术创面较大,术后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对剖宫产产妇来说仍会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术造成不利。心理调节作为心理护理的重要部分,是以患者为中心,帮助其在心理生理与精神方面得到满足[2],不仅可显著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加深对剖宫产各类知识的认识,还能帮助其认识到母乳喂养对自身及胎儿的好处及积极配合手术的重要作用等。因此,帮助产妇进行术前心理调节对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手术顺利及提高术后恢复效率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可在产妇孕晚期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帮助孕晚期孕妇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如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对婴儿生长发育的积极意义等;同时,还可强化母婴保健技能的掌握效果,如孕期及产褥期乳头的护理、正确母乳喂养方法、催乳方法、新生儿护理(指导夫妻双方进行婴儿抚触、洗澡、日常护理、奶具清洗消毒)的相关内容等。之后进行剖宫产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剖宫产的麻醉方式[3],手术流程及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等。帮助产妇充分、全面的了解剖宫产各类知识,消除由于对手术不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同时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另外,可为产妇发放关于剖宫产知识的手册,帮助其与家属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一手术技术;还可组织科室中的产妇开展座谈交流会,通过视频、图像播放及PPT演讲等形式,由专业的临床医生为产妇及家属讲解剖宫产过程,围手术期需要注意的各类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治疗措施,饮食禁忌等,使产妇充分意识到积极配合的重要意义,主动提高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可每日对产妇进行巡查,询问其感受并与其进行进一步交流,了解其内心对于分娩的期待与焦虑并帮助其进行排解。告知其分娩过程中必要的疼痛正确对待分娩及宫缩过程中产生的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