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肋上通道与肋下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结石的临床疗效区别,寻找理想手术入路。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鹿角结石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实施肋上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与对照组(实施肋下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Ⅰ期结石清除率以及最终结石清除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半年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鹿角结石患者,对其实施肋上通道相较于肋下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肋上通道 经皮肾镜取石术 鹿角形肾结石
  • 简介:目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在处理鹿角结石遇到诸多难题,CT扫描后三维重建构建结石肾脏的3D影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辅助PCNL术中超声定位提高穿刺精度,降低穿刺难度,提高结石清除率。方法CT重建组纳入25例诊断为鹿角结石患者,术前均行泌尿系CT平扫+三维重建,通过3D立体旋转,设计最短穿刺距离、直达肾盂、操作角度最广、最方便的通道,行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体位16F单通道PCNL术;CT组纳入30例,术前仅行泌尿系CT平扫,通过平面CT片预先设计通道,行同样术式做对照组;并讨论2例典型鹿角结石案例。结果CT重建组与CT组在术中出血量[(108±24)mlvs(156±45)ml]、手术时间[(109±20)minvs(121±23)min]、结石清除率(91.21%vs85.73%)以及造瘘管留置时间[(6.5±1.9)dvs(7.7±1.7)d]的比较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13.0±1.8)dvs(14.5±3.0)d]、术后输血(0VS6.67%)和行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0vs6.67%)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个体化鹿角结石肾脏的3D影像,为PCNL术的通道建立提供更精准的定位,从而实现手术风险的“最低化”,结石清除效果“最佳化”。

  • 标签: CT三维重建 肾结石 经皮肾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女性鹿角结石中联合应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于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接收的58例女性鹿角结石患者,并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将58例患者分为32例对照组与26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实验组予以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术后无石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首次无石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对女性鹿角结石治疗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促进病情康复,在临床医学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 鹿角形肾结石 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开放性手术治疗巨大鹿角样肾结石的护理方案以及效果。方法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巨大鹿角样肾结石患者中选择经皮肾镜手术(观察1组)、开放性手术(观察2组)治疗各30例。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以及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巨大鹿角样肾结石患者均手术成功,且两个观察组均有少部分患者存在残留小结石情况。组间住院时间均值对比,观察1组明显短于观察2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放手术治疗,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更符合巨大鹿角样肾结石患者治疗所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巨大鹿角样肾结石 手术治疗 护理干预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腔内泌尿技术Ⅰ期Ⅱ期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疗效与安全性,评价Ⅰ期手术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研究。以 2010年 2月~ 2015年 4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择期结石性脓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 48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23)、观察组( n=25),对照组: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 5-10日后,引流液澄清,体温、血常规、尿常规恢复正常后,行Ⅱ期碎石清石术,观察组采用Ⅰ期经皮肾碎石清石术,术中低灌注压,统计相关指标,一期清除脓肾、结石,若结石残留二次手术也视为Ⅰ期手术入选观察组,并将二次手术指标累计计算。结果:观察组 25例,其中结石残留 7例,均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手术不能使患者明显获益,结石残留率高,还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再手术率高,不能作为结石性脓肾处理方法。

  • 标签: 脓肾 腔内泌尿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效果。 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 2016 年 7 月 -2017 年 1 月收治的 78 例鹿角状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和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平均血红蛋白损失量和平均手术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照组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但该组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损失量显著高于观察组鹿角状肾结石患者,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均可用于鹿角状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但后者在手术时间、患者预后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鹿角状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多发性肾结石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2015-2017年)多发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的实验组(48例)以及接受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对照组(48例)。对比两组多发性肾结石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结石清除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多发性肾结石患者各项实验指标经计算,P<0.05。结论腹腔镜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多发性肾结石优势明显,具有临床推广实施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镜 多发性肾结石 手术情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总结了180例肾多发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留置肾造瘘管的护理。术后出现肾造瘘管周围溢液及感染7例、肾造瘘管内出血及拔管后尿血6例,肾造瘘管引流不畅2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经临床资料研究表明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肾造瘘管护理及健康指导,并认真观察及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同时建立造瘘管评估制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有利于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 标签: 肾结石 造口术,经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管多发结石伴复杂型狭窄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1日—2015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管多发结石伴复杂型狭窄患者,将6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31例/组。一组患者实施非肝叶肝段的切除(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肝叶肝段切除(观察组)。对比两组肝胆管多发结石伴复杂型狭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术后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肝胆管多发结石伴复杂型狭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6.77%)、术后残石率(9.68%)以及复发率(3.2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差别较小(P>0.05)。结论治疗肝胆管多发结石伴复杂型狭窄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疗效的提高,肝叶肝段切除的预后效果更佳。

  • 标签: 肝胆管多发性结石 手术 复杂型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患者5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以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保守治疗 手术 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肾多发结石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患者肾造瘘管恢复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的86例肾多发结石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治疗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应用术后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造瘘管拔除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做好患者肾造瘘管护理工作可促进患者提前出院,患者痛苦减轻,提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肾多发结石 皮肾镜超声碎石术 肾造瘘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脏、输尿管上段及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05月使用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治疗肾脏、输尿管上段及膀胱结石30例。结果肾脏结石患者1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患者7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3例成功建立F22经皮肾通道,1例通道丢失。一期碎石26例,无中转开放手术者,一次结石清除率为83.87%(26/31例次),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麻醉结束)上尿路40-310分钟,平均157.7分钟;下尿路20-240分钟,平均113.6分钟,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例明显肾脏出血,其中一例行肾动脉栓塞术止血,其他4例经保守治疗成功。随访1~12个月,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出现输尿管狭窄伴感染,其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可有效治疗肾、输尿管上段及膀胱结石,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膀胱结石 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
  • 简介:终末期肾病是目前临床急、慢性肾病的终末期阶段,而且每年新增患者数目也十分巨大。目前除进行肾移植手术外只能进行维持治疗。透析疗法为终末期肾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维持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延长患者生命,但长期透析费用昂贵,

  • 标签: 肾脏功能 成体干细胞 终末期肾病 透析疗法 肾移植手术 慢性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肝段肝叶)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8)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18)使用规则性肝切除(肝段肝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27.61±45.94min,对患者对照组为216.33±52.47min,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8.29±64.37mL,对照组为241.68±85.24mL,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7±3.44d,对照组为19.47±2.74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对于降低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词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规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狭窄闭锁患者在临床上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尿道狭窄闭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及探讨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实施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为19例,采取保守治疗方式为15例,24例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为期0.5n的随访中所有患者排尿通畅。56例患者中实施开放手术进行治疗为16例,腔内手术进行治疗患者40例。结论尿道狭窄闭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确诊,科学地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充分地切开切除患者疤痕。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地预防患者感染的发生,并且配合抗疤痕组织药物治疗,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尿道狭窄 尿道闭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后谵妄原因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年来调查研究的480例ISS评分>16分以上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240例;观察组进行谵妄的预防和及时干预作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对比观察结果。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和谵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多发伤患者的谵妄,预防为主,及时干预。

  • 标签: 多发伤 谵妄 防治
  • 简介:摘要:随着慢性肾脏病( chroni c kidney disease,以下简称 CKD )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增高,并且在未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时导致透析治疗的概率大幅度增加,慢性肾脏病在逐渐变为威胁人体健康的 高 发疾病的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浅述了慢性肾脏病的相关预防和治疗。

  • 标签: CKD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