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并发管周渗漏是PD少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PD患者的透析质量。我科于2018年3月收治1例腹膜透析管周渗漏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膜透析 管周渗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静脉营养渗漏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方法。方法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局部减压。结果护理24h后观察组肿胀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减压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早产儿静脉营养渗漏问题。

  • 标签: 早产儿 营养液渗漏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输注静脉营养引起头皮渗漏的处理方法及效果,为后续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16日科室出现的一例输注静脉营养引起头皮渗漏新生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其提供处理,包含请静脉治疗小组会诊、一般处理、无菌空针抽吸泡处理、酚妥拉明封闭处理、水胶体敷料外用处理、外用药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处理、硫酸镁湿热敷处理,必要时请伤口治疗师协助处理等,观察患儿损伤局部周围肿胀、皮下皮肤淤青恢复情况。结果:处理后第2d,患儿头皮渗漏穿刺点周围红肿明显减轻,处理后第5d,患儿头皮渗漏穿刺点周围红肿消退,水泡处皮肤破损明显减轻,处理后第7d,患儿头皮皮下水泡已吸收,创面愈合。结论:请静脉治疗小组会诊、一般处理、无菌空针抽吸泡处理、酚妥拉明封闭处理、水胶体敷料外用处理、外用药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处理、硫酸镁湿热敷处理等综合处理方案在新生儿输注静脉营养引起头皮渗漏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输注静脉营养液 头皮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共收治32例引流管留置渗漏患者,分为A组、B组,各16例。A组和B组分别采用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一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临床相关指标(每日平均护理时间、每日平均换药费用、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良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渗漏,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每日平均护理时间、换药费用,以及造口袋更换间隔的时间。

  • 标签: 改良两件式 尿路造口袋 引流管渗漏液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粘性软聚硅酮有边型泡沫敷料在 PICC术后淋巴渗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抽取本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 2例 PICC术后淋巴渗漏患者,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各 1人。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利用透明敷料覆盖甲组患者穿刺部位,利用自粘性软聚硅酮有边型泡沫敷料覆盖乙组患者穿刺部位,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乙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自粘性软聚硅酮有边型泡沫敷料在 PICC术后淋巴渗漏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的并发症出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PICC 淋巴液渗漏 自粘性软聚硅酮有边型泡沫敷料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在肿瘤患者经MST(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后出现淋巴渗漏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MST行PICC置管后发生淋巴渗漏的50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穿刺口给予藻酸盐敷料覆盖,对照组仅给予传统无菌纱块处理,均贴3M透明敷料,上面常规无菌纱块对折两次弹力绷带缠绕加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消退时间,住院期间导管维护费用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改良组较传统组降低了淋巴渗漏消退时间,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适用临床,解决临床护理疑难问题。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肿瘤患者   塞丁格技术 淋巴液渗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经皮中心静脉置管(percutaneous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致静脉营养渗漏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断的16例PICC致静脉营养渗漏新生儿的临床特点。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院PICC致静脉营养渗漏的发生率为1.6%(16/1 012)。16例PICC致静脉营养渗漏患儿中13例胸腔渗漏,1例心包渗漏,2例脑脊液渗漏。16例均为早产儿,胎龄为(30.5±0.5)周,出生体重为(1 314.4±62.1)g。给予PICC的日龄为(4.3±0.6) d。从PICC置入到发生静脉营养渗漏间隔时间为(7.3±2.0) d。13例胸腔渗漏患儿均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及皮肤发绀,1例心包渗漏患儿除有以上表现外还有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2例脑脊液渗漏患儿主要表现为嗜睡和惊厥。发生胸腔和心包渗漏的14例患儿PICC均从右贵要静脉置入,仅5例导管前端初始位置正确;4例初始置入过深,当天调整;发生静脉营养渗漏时导管前端位置发生偏移10例。发生脑脊液渗漏的2例患儿PICC均从左大隐静脉置入,导管前端初始位置均不正确,但均未调整,发生静脉营养渗漏时2例均发生置管前端偏移。16例患儿经穿刺抽及拔除PICC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未再反复。结论PICC致静脉营养渗漏可能与PICC置管前端向非中心静脉偏移有关。一旦诊断PICC致静脉营养渗漏,应及时穿刺引流并拔除PICC,预后良好。

  • 标签: 导管插入术,外周 胃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溶液 渗透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痰检查。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临床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作出诊断。结论痰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分泌物。正常人痰量很少。当呼吸道粘膜受刺激时痰量增加。痰量和痰性状与呼吸器官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痰检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痰液 检查
  • 简介:康复新(天舒新)为湖南中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成分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主要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功效,临床内服可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渍疡,外用主要治疗外伤、溃疡、烫伤、烧伤等创面。我科2006年起使用该药治疗因胶布过敏、蚊虫叮咬、刺激性药物(包括化疗药物)等刺激引起的局部皮肤红肿、水疱,共110例,效果显著,治疗7d~10d后消退愈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康复新液 乙醇提取物 刺激性药物 美洲大蠊 养阴生肌 十二指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离在制备基薄片中对提高制片质量的作用。方法妇科门诊及体检送检细胞学标本500例,在实验前将每例标本平分为2份,分500Ⅰ、500Ⅱ两组进行观察,500Ⅰ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制片500张,500Ⅱ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制片500张,从细胞量、细胞染色、细胞形态、病变细胞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细胞量符合要求分别为494例(98.8%)、465例(93.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胞染色符合要求分别为492例(98.4%)、436例(8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形态保存完好分别为492例(98.4%)、495例(99.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制片检出病变细胞13例,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检出病变细胞12例。结论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和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所制基薄片对比观察显示两者所制基薄片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两者所制基薄片细胞量、细胞染色方面有一定差异,病变细胞检出率方面稍有差异需继续探讨。在制备基薄片中使用细胞分离可提高一定制片质量。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 细胞分离液 质量
  • 简介: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在1μm~15μm者占多数,少数可在50μm~300μm[1],是肉眼不可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这些看不见的微粒进入人体引起的反应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病人在半小时内死亡.2003年,一项对1例曾进行40L液体输注的病人的研究发现。

  • 标签: 静脉用药 洁净级别 微粒污染 配液质量 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应用基溥层制片技术的细胞学形态特点、诊断意义。方法统计2012.5~2013.5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43例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应用基薄层技术与传统涂片两种方法诊断为恶性肿瘤、可疑恶性肿瘤细胞病例留存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均采取双盲法由同一细胞医师诊断,同时追踪其手术切除病检结果及其免疫组化进行对照。结果对354例颈部抽出囊标本直接传统涂片及处理后基薄层制片二者对比,应用基薄层制片在颈部穿刺抽出囊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3例,可疑恶性肿瘤细胞2例。传统涂片4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6.67%;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71例乳腺抽出囊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7例,可疑瘤细胞3例,传统涂片2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8例乳头溢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4例,可疑瘤细胞1例,传统涂片1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结论基薄层制片法在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标本的诊断中,灵敏度共提高了66.67%,优于传统细胞涂片法,且能确明诊断较适宜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技术 恶性肿瘤 乳头溢液 穿刺抽出囊液标本 细胞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增承气口服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提取中梓醇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A1B3C2D3,即以60%乙醇为溶剂,料比1∶20,回流时间90min,提取3次。结论优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稳定,可为增承气口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增液承气口服液 梓醇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白蛋白比值在鉴别积液性质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法测定100例积液患者的血清与积液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值.结果血清白蛋白、积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与积液白蛋白的比值在渗出和漏出中差异存在显著性,白清白蛋白与积液白蛋白比值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88%,准确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80%.结论测定血清和积液中的白蛋白对于鉴别渗出和漏出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渗出液 漏出液 总蛋白 白蛋白 鉴别诊断
  • 简介:介绍急性失血失性休克患者在外周循环衰竭、血管塌陷、外周静脉穿刺难度大情况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肠系膜静脉穿刺输液和经骨髓输液的方法。本组100例经及时抢救治疗,全部病例获得成功。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快速补液 失液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门诊补室补患者中选用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本院在过去半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