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流失的献血者经电话招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电话沟通方式与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流失的1568位献血者进行沟通,深入了解献血者流失原因,并统计其结果。结果:2017年、2018年、2019年流失数576、524、468位,成功捐献数为24、27、41位。献血者流失原因主要包括家人反对、没时间、身体健康原因、不愿意再捐、电话失联、在外地、直接挂机、其他等因素。结论:为保持献血者队伍稳定,应结合本次献血者流失原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招募策略,通过积极改进献血服务,增加沟通,提升献血者满意度。

  • 标签: 献血者 电话 招募 流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20年内部分办理出院手续的患者开展调查研究,筛选其中的68名患者并对其开展调查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采用传统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回访)和控制组(采用改良后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回访)。结果: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者,控制组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明显较好,通过调查得知控制组患者出院后坚持按照医嘱开展治疗的比例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研究发现不同的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传统的电话回访模式存在弊端,缺乏创新的回访模式不利于无法满足患者对于延续性治疗的要求。

  • 标签: 医疗质量 客户服务中心 电话回访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中国急救人员电话指导心肺复苏(telephone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CPR)的实施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导致T-CPR实施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方法采用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研究,以方便抽样的方法从中国六大地理分区中分别抽取共计20个城市,通过匿名在线电子问卷的方法调查各城市急救人员对T-CPR的认知及实施情况。根据T-CPR实施频率分为常规T-CPR组和非常规T-CPR组。分别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实施T-CPR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共1 191人填写问卷,T-CPR的知晓率为80.94%。960人知晓T-CPR且问卷填写完整纳入研究。常规T-CPR组(401人),非常规T-CPR组(559人)。939人(97.81%)认为对于能够通过电话判定的心脏骤停,应该实施T-CPR。②401人(41.77%)在临床实践中常规实施T-CPR,其中237人(24.68%)总是实施T-CPR,164人(17.08%)经常实施T-CPR。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87,95%CI:1.235~2.587,P=0.002)、年龄(OR=1.025,95%CI:1.004~1.047,P=0.020)、专业背景为临床医学(OR=2.926,95%CI:1.387~6.171,P=0.005)、电话调度员(OR=5.305,95%CI:3.463~8.126,P<0.01)、使用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edical priority dispatch system, MPDS)(OR=1.941,95%CI:1.418~2.656,P<0.01)、有T-CPR制度或流程(OR=3.879,95%CI:2.652~5.674,P<0.01)是急救人员实施T-CPR的有利因素。④常规T-CPR组实施T-CPR的原因中前三位依次是曾经接受T-CPR培训(67.08%)、认为T-CPR能够提高生存率(63.59%)、有标准的T-CPR流程(63.09%)。非常规T-CPR组中急救人员未实施T-CPR的原因中前三位依次是担心旁观者依从性(42.04%)、担心旁观者心肺复苏质量(38.28%)、担心医疗纠纷(36.14%)。结论急救人员T-CPR的知晓率和实施率仍然有待提高。T-CPR的实施需要依靠具备临床医学背景的电话调度员、明确的T-CPR制度、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MPDS等专业辅助工具。提高公众对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认知、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有利于T-CPR的实施。

  • 标签: 心脏骤停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心理咨询又被称为心理辅导,指运用心理学或者人类发展理论、原则,对心理方面求助者给予引导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生长》~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心理咨询在此刻就能有效的发挥其优势。

  • 标签: 电话 心理咨询 咨询重点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规范管理髋关节置换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增强患者康复积极性,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电话回访成功率。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电话回访模式对本院骨外科一病区60名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30名,试验组30名,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积极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高于观察组。结论:规范管理电话回访,能提高髋关节置换出院患者的康复积极性。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电话回访 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电话回访干预在微创拔牙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度01月至2020年度的02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微创拔牙的96病人进行调研,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分得48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选用电话回访干预。分析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电话回访干预 微创拔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延续护理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2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式选择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实验组为2.44%,对照组为17.07%。结论: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护理指导过程中,为患者实施电话回访延续护理指导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所以可推广到临床。

  • 标签: 电话回访 延续护理 白内障日间手术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血站成分献血宣传招募的新思路,拓展成分献血者,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方法 采用移动单采车进高校和市区街头进行宣传采集血小板。结果 三家血站采集数据:北京血液中心,首都成分献血移动单采血小板从最初走进北京理工大学进行尝试,到2021年4月已经走进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30余所首都高校,年采集量约30000U。截止至2020年底,移动单采血小板共出车201趟次,采集6005人次6385治疗量。红河州中心血站自2019年12月启用移动单采以来,2020年度单采同比上升16.8%,2021年1-4月单采同比上升50%,年采集量4000U,增加成分献血宣传的直观性,提高成分献血的招募成功率,拓展成分献血队伍,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扬州中心血站: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自2020年12月移动单采启用至2021年4月,移动单采共进高校采集14次,进乡镇采集2次。共采集单采血小板96人次,达161个治疗量,年采集量8000U。结论 移动单采具有可行性,有效提高成分献血的宣传采集效率。

  • 标签: 成分献血 移动单采 宣传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众电话指导心肺复苏(T-CPR)的实施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开展电话指导心肺复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名社会公众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主题。结果归纳出两大主题,即公众实施T-CPR的意愿和实施T-CPR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包括公众自身因素(急救意识淡薄、急救技能不佳)、患者因素(心搏骤停原因、患者与目击者的关系、患者年龄)、社会舆论压力、指导方式4个亚主题。结论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T-CPR实施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与指导标准,并大力普及和推广T-CPR。

  • 标签: 公众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实施意愿 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众电话指导心肺复苏(T-CPR)的实施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开展电话指导心肺复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名社会公众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主题。结果归纳出两大主题,即公众实施T-CPR的意愿和实施T-CPR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包括公众自身因素(急救意识淡薄、急救技能不佳)、患者因素(心搏骤停原因、患者与目击者的关系、患者年龄)、社会舆论压力、指导方式4个亚主题。结论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T-CPR实施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与指导标准,并大力普及和推广T-CPR。

  • 标签: 公众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实施意愿 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电话沟通在肿瘤科医师持续护理中的作用。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也就是说,在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都有所提高。患者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

  • 标签: 电话回访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电话保留成功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特征进行分析,为后续单采血小板保留策略的制定进行依据的提供。方法:对1年内至少有1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记录进行收集,随后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管理工作。结果:本次研究中电话保留成功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共计1210人,其中有效保留献血者的人数达到了703人,成功率达到58.10%;男女成功率分别达到了58.01%(402人)、45.07%(233人)。结论:在本次研究中,近一年内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有着比较高的保留率,因此可以构建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为我国临床医学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供应。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电话保留 献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电话随访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间我社区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征求其意愿后,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予以基本常规护理措施,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则在前组护理的基础上额外采用电话随访手段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服药依从度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利用统计学数据包处理后,予以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度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效果尤为突出,得到患者高度肯定。引用统计学予以计算,研究组较参照组各数据,差异性较大且意义成立P<0.05。结论: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额外实施电话随访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电话随访 社区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话随访给脑梗死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所带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诊的11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对其实施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不仅需要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同时出院后医护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2次的电话随访。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出院后对于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有着更高的服药依从性。结论:脑梗死患者在出院之后,通过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标签: 电话随访 脑梗死患者 出院后 服药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在两年以上,较长的正畸治疗周期可能增加牙周、牙体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科学有效地加速牙齿移动,缩短正畸周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外科手术法,包括截骨术、皮质切开术、压电皮质切开术、微骨手术等;另一类是非手术理化刺激法,包括低能激光辐照疗法、低强度脉冲超声、共振震动、脉冲电磁场、低频脉冲疗法、化学物质局部注射等。本文对以上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正畸牙齿移动 加速 生物学方法 区域加速现象
  • 简介:摘要正畸牙移动的范围受牙周支持组织界限的节制。当牙根突破牙槽骨骨皮质时,骨开窗、骨开裂或牙根吸收等不良后果的出现概率将大大增加。Andrews的口颌面协调六要素理论可高效精确指导正畸医师保持牙齿的合适转矩,从而确保牙根始终停留于基骨内。后牙转矩易在腭中缝扩展过程中过分加大,进而导致后牙颊侧骨开窗和(或)骨开裂;而前牙转矩易在内收过程中过分减小,进而导致前牙唇侧牙槽骨开窗和(或)骨开裂。因此,在行腭中缝和前牙内收的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制订个性化转矩保护方案。

  • 标签: 正畸学,矫正 牙移动 牙周组织 牙槽骨质丢失 骨皮质 转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腹部加压条件下金标引导的肝脏病灶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移动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2019年间结直肠癌肝脏寡转移及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均在腹部加压条件下行SBRT。定位前于病灶周围2 cm内植入1~3枚金标,所有患者均采用4DCT模拟定位,根据呼吸信号重建出0%~90%呼吸周期CT图像,并获取每次放疗前锥形束CT验证图像。将肝脏分为3个部分:肝门静脉主干2 cm内、肝门静脉主干2~5 cm、肝门静脉主干5 cm外肝脏,评价不同部位病灶的移动度范围。结果整体肝脏平均分次内移动度在头脚、腹背、左右方向分别为(2.63±2.81)、(1.35±1.23)、(0.76±0.88) mm,平均分次间移动度分别为(3.45±3.06)、(2.64±2.60)、(2.23±2.07) mm,不管是分次内或分次间移动度均表现为头脚方向>腹背方向>左右方向(均P<0.001)。不同部位病灶移动度不同,距离门静脉越远分次内移动度越大,距离门静脉越近病灶移动度越小(均P<0.05)。为覆盖95%整体人群置信区间,内靶区(ITV)边界范围需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分别外扩3.9、5.2、7.9 mm;不同位置病灶外扩范围并不相同,距离门脉2 cm内分别外扩4.3、4.4、6.1 mm,距离门脉5 cm外分别外扩3.5、7.3、9.7 mm。所有位置病灶均以头脚方向动度最显著。同时病灶距离门静脉越远头脚方向外扩范围越大,门脉周围5 cm外病灶在腹背方向外扩范围也大于5 cm内病灶。结论不同位置的肝脏病灶ITV外扩边界不同,需个体化外扩ITV边界范围。

  • 标签: 腹部加压 金标 移动度 肝脏肿瘤/立体定向放疗
  • 简介:【摘要】:许多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然而现今的随访机制还未完全健全,由于媒介、管理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出院患者失访并不鲜见,随着互联网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网络联合电话随访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本文将就网络联合电话随访在降低出院患者失访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网络 随访 失访率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和评价定期电话回访对出院后高血压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卫生站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跟踪随访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院电话随访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起搏器植入术的100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健康的护理方式,对研究组病患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再进行电话随访,之后对病患出院3个月后的自我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病患进行随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