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短期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管理方法,强化口岸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力度.[方法]通过对2起短期入境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个案的流行病学分析,揭示口岸艾滋病管理中存在的艾滋病传入的潜在危胁.[结果]从上述2起个案可以看出,在持L签证的短期入境人员中,有部分人员利用签证程序上的漏洞,逃避我国的健康管理,构成了对我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危胁.[结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在对短期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盲点,亟待制定相应的法律措施加以控制.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感染 入境人员 短期
  • 简介:灯盏花是菊科飞蓬属植物短亭飞蓬的全草,其醇提物制成了灯盏花注射液。主要成分有黄酮、灯盏乙素、飞蓬甙、飞蓬双甙等。本文通过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观察其在防治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 标签: 治疗 灯盏花注射液 Ⅱ型糖尿病肾病 临床观察 全草 尿蛋白
  • 简介: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急腹症,早期腹腔灌洗可清除渗出的炎性细胞因子等,提高SAP的治愈率.目的:观察短期腹腔灌洗对SAP的疗效.方法:选取57例SAP患者,其中26例伴有明显腹膜刺激征或穿刺腹腔有渗液的患者行腹腔灌洗,31例未行腹腔灌洗者作为对照组.腹腔灌洗在起病3天内进行,并持续约3~7天.对SAP患者腹腔灌洗前后的APACHE-Ⅱ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比较,并评估并发症发生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SAP患者行腹腔灌洗后,APACHE-Ⅱ积分由14.4±6.5降至8.1±2.4(P<0.01),血清CRP水平由272.4mg/±51.6mg/L降至65.3mg/L±11.5mg/L(P<0.01),且较对照组基础治疗后下降更为显著(P<0.05和P<0.01).腹腔灌洗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亦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1天±0.5天对3.2天±1.4天,P<0.05).结论:短期腹腔灌洗能明显改善SAP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灌洗 患者 SAP 并发症 对照组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76例在院患者随机分为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组(全身用药组)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组(雾化组),试验前后分别观察动脉血气、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程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全身用药组FEV1为(0.90±0.20)L,较雾化组(0.80±0.21)提高(P<0.05);PEF为(2.50±0.70)L/S,较雾化组(2.20±0.60)L/S高(P<0.05)。全身用药组PO2为(74±12)mmHg,较雾化组(69±11)mmHg高(P<0.05);PCO2为(40±10)mmHg,较雾化组(45±8)mmHg低(P<0.05)。全身用药组呼吸困难指数3.0±1.13,较雾化组3.6±1.09为低(P<0.05)。结论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较雾化吸入激素更能有效的降低AECOPD患者的肺通气阻力,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更有效的提高PO2,降低PCO2,提高FEV1及PEF,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身用药 雾化吸入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目前国外新兴的、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该文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术,并对其作了简要评价。

  • 标签: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基本理念.基本技术
  • 简介: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一种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咨询模式。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并分析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三大特色技术:例外询问、奇迹询问和评量询问。

  • 标签: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例外询问 奇迹询问 评量询问
  • 简介:性别对急性心肌梗塞后短期和长期死亡率的影响[英]/KoberL…/AmJCardiol.-1996,77:1052-1056大量研究已证明女性在急性心肌梗塞后长期与短期死亡率都较男性高,有认为是年龄及其他危险因素不同所致。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男性和...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死亡率 短期和长期 危险度 性别 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短期应用抗茵素与传统长程用药方法预防外科手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对6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短期用药组(1d)和长期用药组(3~21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手术种类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果短期用药组感染率为3.12%(1/32),传统用药组为6.25%(2/3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茵素即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短期用药优于传统用药。

  • 标签: 术后感染 围手术期 药组 预防 用药 短期
  • 简介: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在短期内相继发生多种并发症,即维甲酸综合症(RAS)/高白细胞综合症、高颅压综合症、DIC、药疹、右腓肠肌血肿继发感染,经过抢救获得成功。目前,国内外采用ATRA诱导分化治疗APL已取得显著疗效,然而,对ATRA治疗APL过程中的严重的副作用,如RAS、高白细胞综合症,高颅压综合症仍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其维甲酸相关的各种综合症的发生与治疗后的白细胞峰值有明显的相关性。治疗上主张当ATRA患者WBC≥2.0×10^9/L时,应及时加用化疗,以减少由白细胞增高所致不良反应;各种综合症发生时,要及时加用激素,对症处理,必要时ATRA减量。虽然ATRA治疗APL不易合并DIC,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仍需警惕DIC的发生,及时处理以减少死亡。

  • 标签: 治疗 ATRA 并发症 APL DIC 抢救成功
  • 简介:近年来应用小剂量胺碘酮对34例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1996年1月~2000年11月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患者,经充分强心、扩血管、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心率和改善心功能者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25~71岁,平均45.9±11.6岁。病程2个月~9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例,Ⅲ级17例,Ⅳ级14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9例,冠心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所有患者均无低血压、发热及严重感染,并排除风湿活动。

  • 标签: 快室率房颤 胺碘酮 短期疗效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加重 小剂量
  • 简介:目的:观察ObturaⅡ?A系统热熔牙胶充填根管的中短期疗效。方法:120个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均以Profile器械预备根管至06/^#25,A组用ObturaⅡ?A系统充填热熔牙胶;B组充填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分别观察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治疗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结果。结果:A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0.3%、92.3%,B组分别为87.9%、85.4%,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热熔牙胶作为根充材料中短期疗效肯定。

  • 标签: 根管充填 热熔牙胶 Obtura 疗效观察 根管充填材料
  • 简介:<正>71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同时使用干扰素α及拉米夫定26周,随后单用拉米夫定26周;对照组37例,单用拉米夫定52周。治疗前做肝穿刺活检,疗程中定期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HBeAg、抗-HBe、HBVDNA,并作YMDD变异检测。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1.2%(14/34)和21.6%(8/3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8)。

  • 标签: 干扰素Α 乙型肝炎 YMDD 肝穿刺活检 丙氨酸转氨酶 短期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短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肾病综合征对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将12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常规给予泼尼松、卡托普利、潘生丁、肌苷、黄芪、抗生素等;观察组61例,在开始治疗即给予LMWHH(速碧林)0.4mL/4100IUAXa(WHO单位),静滴,每日2次,连用2周,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同时监测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第l周和治疗第2周的24h尿蛋白排泄量减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第1周的24h尿蛋白排泄量减低幅度明显大于治疗第2周(P<0.01);结论在开始治疗肾病综合征时即应用LMWH,能快速有效地减低尿蛋白排泄,其近期疗效明显。

  • 标签: 治疗 尿蛋白 肾病综合征 观察 对照组 低分子量肝素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方法。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21例,用二甲双胍0.5Tid口服+胰岛素强化治疗(R+N),疗程2周。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与C肽分泌明显升高(p≤0.05),接近或等于止常水平。21例患者经治疗后观察6月,其中显效14例(67%),有效4例(20%),无效3例(14%),总有效率为86%。结论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使患者减少每天服药和注射胰岛素不便,同时为可以为单位和个人节约大量的药物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联合用药 胰岛素 短期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腹腔镜技术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将17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均位于齿状线以上1.5~7.0cm内)随机选取82例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术(腹腔镜组);另89例作为对照组在开腹条件下完成相同手术(开腹组).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保肛率100%.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0min和106min(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20ml和92ml(P<0.05).两组术后镇痛和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P<0.05).腹腔镜组52例(63.4%)和开腹组59例(66.3%)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控便能力;其余出现不同程度控便能力障碍(大便次数10~20次/d)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括约肌功能训练,6个月后也逐渐实现了良好的控便.术后随访1~18个月,两组均无腹壁切口种植、局部复发以及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实施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术安全可行,其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恢复快,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新技术.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系膜 保肛术 治疗 直肠癌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