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合《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14号通告)理解和探讨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的实施方式,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产品注册时开展临床评价和完成临床评价资料提出建议。

  • 标签: 医疗器械 临床评价
  • 简介:据HekstraDR2016年12月15日[Nature,2016,540(7633):400—405.]报道,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可能给科学家们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来揭示蛋白的哪些部分让它们发挥功能。这种新技术是将强电场脉冲应用与时间分辨X射线晶体分析法结合在一起。

  • 标签: 成像技术 解蛋白 地理 芝加哥大学 医学中心 时间分辨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由于名词繁多、知识内容较多、内容枯燥,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扭转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探索精神。本论文从护理解剖课程的教学模式出发,着重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练习在改善新护理外勤护士心理压力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乌鲁木齐二级及以上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的60名护理外勤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结构式团体练习,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新护理外勤护士的抑郁情绪正常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护理外勤护士的焦虑情绪正常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结构式团体练习能够显著改善新护理外勤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工作的技能与积极性。

  • 标签: 结构式团体练习 护理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的皮肤特点、容易出现的皮肤损伤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避免早产儿住院期间发生任何皮肤损伤。总结孕母期间应加强保健知识学习,增强孕期保健意识,对无法预知的早产因素应指导其早期入院观察和监测,以保障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病理解剖学特征和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5年8月89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脏移植手术,收集观察切除的标本和侵犯到的临近组织以及肿大的淋巴结并送病理,以病理诊断报告为准。结果89例患者中,存着很多不同类型的病症,需要认真区分。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全肝切除标本 病理解剖
  • 简介:摘要按摩是指用手在人体上捏、揉、按、推,是以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西医的病理诊断作用在人体上,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调整人体的神经功能,调节机体生理和病理状况,达到良好的理疗目的。本文就按摩手法的时间、力量、准确和技巧进行探析。

  • 标签: 按摩手法 准确性 技巧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纤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孤立纤维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结果对孤立纤维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个部位中发生。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结论孤立纤维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分析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因双侧手掌、肘部、膝部和足跟部紫红色隆起的结节、斑块,逐渐增大,病程约12年,于2014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偶然发现上述肢体部位多处出现皮疹。双侧手掌、肘部、膝部和足跟部早期仅为小的红斑、丘疹,

  • 标签: 红斑 隆起性 持久性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肿瘤与非肿瘤机械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机械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0例肿瘤机械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肿瘤机械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机械肠梗阻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肿瘤肠梗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非肿瘤肠梗阻以粘连肠梗阻多见,应根据CT的诊断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组分与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二分类组间比较与多分类趋势分析,比较MS组与非MS组之间、MS组分分组之间样本特征;对符合MS组分标准的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并拟合预测方程。结果MS组的BMI、TC、DBP、SBP、TG、SUA水平值和NAFLD的患病率显著髙于非MS组(P<0.05);HDL-C与MAU水平值显著低于非MS组(P<0.05)。MS组分分组中,随着代谢异常组分的增加,BMI、FPG、DBP、SBP、TG、MAU、SUA水平与NAFLD患病率升髙。年龄、BMI、TC、FPG和TG是MS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拟合方程为:Logit(P)=-19.476+0.08年龄+0.457BMI-1.326TC+0.918FPG+2.679TG。结论MS组分与NAFLD关系密切;年龄、BMI、TC、FPG和TG是MS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拟合方程可用于NAFLD的预测判断,为临床筛查识别髙风险患者。

  • 标签: MS组分 NAFLD 相关性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有效和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周围面瘫患者86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针灸组(n=43)和常规组(n=43),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针灸组予以针灸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麻痹程度、痊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患者神经麻痹程度、痊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与常规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针灸 周围性面瘫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紫癜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2例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螨滴剂治疗过敏鼻炎的有效与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过敏鼻炎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辅舒良治疗,观察组采用螨滴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与安全。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34例,91.8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5例,69.4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8.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27.78%),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过敏鼻炎患者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在借鉴与推广。

  • 标签: 粉尘螨滴剂 过敏性鼻炎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了解延续护理干预对溃疡结肠炎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予按时服药相关知识和一般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服药依从。结果:对出院3个月后的患者进行回访,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结肠炎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用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过敏紫癜肾炎患儿病理类型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紫癜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通过各项检查等分析患儿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级相关。结果过敏紫癜肾炎尿检异常型、肾病综合征、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分贝为69例、10例、2例、1例;肾脏病理分级分级II级、III级、IV级、V级分别为37例、38例、6例、1例;病理分级与尿蛋白无相关,与血肌酐和Katafuchi积分有相关。结论过敏紫癜肾炎蛋白尿程度和病理分级不平行,血肌酐和Katafuchi积分可反映一定病情,临床医生需结合患者表现及肾脏病理结果对病变进行综合评估,应用正确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临床分型 病理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持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持续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巢交界上皮肿瘤(BOT)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BOT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保守手术组和根治手术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标本做病理学特征研究,且术后随访5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BOT患者术后复发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98例患者的病理切片中发现38例有微乳头或间质微浸润,10例伴腹膜种植生长。保守治疗有10例(18.5%)复发,根治治疗有1例(2.3%)复发,共11例复发,其中10例均伴有微乳头生长或间质微浸润。结论保守手术较根治手术易复发,微乳头生长和间质微浸润以及腹膜种植是BOT复发相关因素。

  • 标签: 卵巢 交界性肿瘤 复发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职业尘肺病合并COPD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职业尘肺病合并COPD(II~III级)并随访良好的患者180例,根据其稳定期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A组60例为对照组,未按照COPD诊疗指南进行规范治疗;B组60例为吸入药物组,按照COPD诊疗治疗规范吸入抗胆碱能药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长效吸入糖皮质激素2年以上,但未进行氧疗、体外振动排痰、岩盐气溶胶治疗等康复措施;C组为吸入药物+康复治疗组,按照COPD诊疗治疗规范吸入抗胆碱能药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长效吸入糖皮质激素,并辅以氧疗、体外振动排痰、岩盐气溶胶治疗等康复措施,综合治疗均超过2年。结果1、A组患者年急性发作次数增加,B组患者治疗前后年急性加重次数无显著变化,C组患者急性加重减少,变化有显著差异。2、A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下降,B、C组患者肺功能(FEV1%、FVC%)均提高,改善幅度相比A组有显著差异,C组改善幅度较B组有显著差异。3、A、B组CAT评分、mMRC指数增加,增加幅度相比较有显著差异;C组治疗前后CAT评分、mMRC指数无显著变化,较前两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不规范治疗的患者症状加重更快,年急性加重发作频率增加明显,肺功能下降幅度更大;规范药物治疗,规范药物治疗辅以氧疗、康复治疗都是有效的,但规范药物治疗辅以氧疗、康复治疗,与单独药物治疗相比,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减缓肺功能下降有更多的益处。

  • 标签: 尘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