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大环化合是一类包含十二个及以上原子组成的环形化合,因空间结构独特,理化性质特殊,其既可以改善药物活性以及类药性质,还可以对难以成药的靶标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被药物设计领域高度关注。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合理药物设计的大药物逐渐增加,本文将重点讨论大环化合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并探究相关合成典例,以期为该化合的充分应用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 标签: 大环化合物 药物设计 合成探究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探讨高尿酸血症新药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效果,在研究中选取了高尿酸血症的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布索坦的药物治疗进行对照分析,分别对小鼠的血尿酸水平的检测,观察药物对小鼠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影响以及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相互作用、通过试验发现化合CC18013新药物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并且药物的剂量对滴为0.5mg.kg-1,并其明显的对小鼠的XOD活性具有降低的作用,同时与XOD具有相互作用。由此来看,新药化合CC18013具有良好的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并且具有较好的药物安全性。

  • 标签: 抗高尿酸血症 新药化合物CC18013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一种GDH-3空气采样管用于同时采集空气中12种氯苯类化合(CBs),并建立与其配套的测定方法。方法于2020年10月,采用GDH-3空气采样管采集空气中以蒸气态和气溶胶态共存的12种CBs,用3.00 ml甲苯洗脱15 min后,以DB-23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结果本方法测定12种CBs的定量测定范围为0.71×10-3~2 000.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67~0.999 98;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4~112.63 μg/m3,最低定量质量浓度为0.14~375.42 μg/m3(样品溶液体积为3.00 ml,采样体积为15.00 L);平均洗脱效率为96.00%~104.00%;批内精密度为2.54%~6.12%,批间精密度为3.85%~7.87%;样品在室温下可密封保存15 d以上。结论研发的GDH-3空气采样管可用于同时采集空气中12种CBs,建立的配套测定方法符合职业卫生标准检测方法的测定要求,适用于空气中12种CBs的同时测定。

  • 标签: 空气采样管 氯苯类化合物 空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30%低碳水化合饮食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采用30%低碳水化合饮食治疗,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生化指标水平无差异性,饮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30%低碳水化合饮食治疗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

  • 标签: [] 2型糖尿病 饮食治疗 低碳水化合物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injury SCI)是各种原因导致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障碍,以及其他系统功能紊乱的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近年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改善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方面作用显著,能够有效减轻脊髓损伤,有望开发为治疗SCI的新型药物。本文对近年来黄酮类化合对SCI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基于黄酮类化合治疗SCI相关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SCI 黄酮类化合物 保护机制
  • 简介:摘要维甲酸类化合是一类具有维甲酸类似结构或生物活性的天然或合成化合。既往研究已经证明维甲酸类化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及其症状。笔者现围绕维甲酸类化合在AD防治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AD方向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维甲酸类化合物 阿尔茨海默病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社区和医院较常见的病原菌感染之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腹泻、假膜性肠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CDI现有诊断依赖于患者粪便中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相关毒素或毒素编码基因的鉴定,这些传统的细菌学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延误疾病诊疗。研究发现CD有一种特殊的"马粪样"臭味,这种特殊气味来自CD挥发性有机化合(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人体呼气、血液、尿液和粪便中的VOCs作为潜在的非侵入性诊断生物标志用于感染性疾病和消化道等多种疾病诊断。研究发现,CD的VOCs有助于CDI的快速诊断,其具有潜在的特征性VOCs成分。该文就VOCs及其在CDI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艰难梭菌感染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口服碳水化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石症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传统禁食禁饮组(C组)和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组(P组)。2组术前晚20:00后均禁固体食物,C组术前晚21:30后禁饮,P组术前晚21:30服用12.5%碳水化合800 ml,并于术晨05:00至05:30服用同类碳水化合400 ml。于术日07:30(口服碳水化合后2 h,T1)行胃窦部超声检查,确定胃内容物性质,并进行Perlas分级,计算半坐位和右侧卧位下胃窦横截面积(CSA),计算胃容积(GV)和胃容积体重比值(GV/W比值)。胃内含有固体或胃内容为液体且GV>1.5 ml/kg定义为饱胃状态。T1时评估为饱胃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口服碳水化合后3 h,T2)再次行胃窦超声检查。记录T1、T2时饱胃发生情况,T2时记录患者饥饿感、口渴感以及禁食期间满意度评分,记录返流误吸、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T1时P组半坐位CSA、右侧卧位CSA、GV、GV/W比值、饱胃发生率和Perlas分级增加(P<0.05),T2时饱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饥饿感、口渴感评分下降,满意度评分升高,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缩短(P<0.05),术后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口服碳水化合可能存在胃排空延迟,可适当前移口服碳水化合的时间窗(术前3 h)。

  • 标签: 碳水化合物 手术前护理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胃排空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癌症负担的进一步增加,各种疾病日益挑战着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癌症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尿液挥发性有机化合(VOCs)检测具有样品易获得、患者接受程度高、无创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和关注。主要对现有基于尿液VOCs进行癌症诊断的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并综述了对相关癌症诊断的一些研究,最后对存在的障碍和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通过介绍尿液VOCs的一些前沿检测技术,以期为这一跨医学、材料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于尿液VOCs检测提供参考。

  • 标签: 尿液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体外检测技术 癌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期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饮食干预在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体检并进行体重管理的200例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试验组采用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饮食指导。干预指导8周后,观察两组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降压药费用变化。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两组干预前后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降压药费用均低于干预前[70.0(66.0,72.0)比79.0(74.0,85.0)kg、26.1(25.4,27.7)比28.5(26.8,29.5)kg/m2、160.0(154.0,166.0)比168.0(162.0,178.0)mmHg(1 mmHg=0.133 kPa)、97.0(90.5,98.0)比101.0(98.0,108.0)mmHg、4.95(4.70,5.20)比5.25(4.80,5.52)mmol/L、5.40(5.00,5.80)比5.80(5.27,6.40)mmol/L、1.10(0.90,1.20)比1.25(0.90,1.50)mmol/L、(646.4±21.3)比(669.6±21.6)元](均P<0.05);对照组体重低于干预前[78.0(73.3,83.0)比79.5(74.5,85.0)kg](P<0.05),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降压药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短期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饮食干预可有效减轻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并显著降低其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降压药费用。

  • 标签: 肥胖 高血压 饮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合UC2288对CNE-2R细胞及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化合UC2288浓度参照以往实验结果(IC50=12.20 μmol/L),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C2288联合2、4、6、8 GyX线照射对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CCK8实验检测UC2288联合X线2、4、6、8 Gy照射对细胞增殖作用。构建CNE-2R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体内探讨UC2288联合X线2 Gy/次连续3 d照射对移植瘤放射敏感性影响。结果UC2288实验浓度为8 μmol/L。UC2288联合2、4、6、8 GyX线照射可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放射增敏比为1.60。UC2288联合X线2、4、6、8 Gy照射明显抑制细胞增殖。UC2288能抑制CNE-2R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且随观察时间延长作用增强,16 d时最明显(P<0.01),放射增敏比为4.33。结论UC2288对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CNE-2R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 标签: 化合物UC2288 放射敏感性 CNE-2R细胞系 裸鼠移植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加速康复理念下的术前口服碳水化合在腰椎间盘突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术前口服碳水化合)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各方面的血糖指标、恢复时间、疼痛感、心理状态得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得分。结果术前,两组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垫枕时间、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更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自我效能量表(GSE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明显更低(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更高(均P<0.05)。结论基于加速康复理念下的术前口服碳水化合在腰椎间盘突出术中,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疾病疼痛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加速康复理念 碳水化合物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饮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12至2019年5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住院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2019年3~5月住院的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法,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18∶27∶55;研究组患者实施低碳水化合饮食法,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18:50:32。干预时间为入院到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品质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常规情况、生活品质与血气分析指标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pH值、PaCO2值均明显提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pO2、剩余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在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碳水化合饮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情况与生活品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血气分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肥胖老年患者的临床上采取不同的饮食方案对其体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内科自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将选择低脂饮食方案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剩余的75例患者均实施低碳水化合饮食干预方案,干预时间为6个月,在6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情况得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无显著差异,基本处于同样水平(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逐步拉开差距,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数据的比较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肥胖老年患者的临床上,给予低碳水化合饮食能够显著降低其血糖,并保持在科学的范围内,改善其不良症状,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是广大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不二之选。

  • 标签: 低脂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糖尿病肥胖
  • 简介:摘 要:以四素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降解产物作为荧光标记(Flu-TC),对荧光标记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用自制的磁性四素分子印迹聚合(TC@Fe3O4@SiO2@MIP)评价其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四素碱性降解产物具有荧光特性,且TC@Fe3O4@SiO2@MIP对Flu-TC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识别性能,可以作为荧光标记。为下一步建立磁性分子印迹荧光免疫竞争吸附方法奠定基础。

  • 标签: 四环素 碱性降解 荧光标记物 制备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PM2.5)中多芳烃(PAHs)组分及来源暴露对成人血液促凝性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定群研究方法,共招募73名成年志愿者进行4次临床随访,对外周血样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P-选择素(sCD62P)和纤维蛋白原(FIB),同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流能力(HDL-CEC)、白细胞(WBC)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进行测定。采集研究区域同期环境大气PM2.5样品,测定18种PAHs组分的浓度,应用正定矩阵因子法进行来源解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单污染模型、双污染模型和分层分析研究PM2.5中PAHs及来源暴露对血液促凝性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23.3±5.4)岁。研究期间PM2.5中总PAHs的浓度水平为(55.29±74.99)ng/m3,源解析提示交通来源贡献PAHs超过50%。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PAHs急性暴露对血液促凝性指标水平升高有显著影响。累积暴露5 d,总PAHs每升高四分位间距(60.33 ng/m3)浓度,sCD40L、sCD62P、FIB水平分别升高14.36%(95%CI:6.94%~22.28%)、9.33%(95%CI:1.71%~17.51%)和2.07%(95%CI:0.44%~3.74%)。sCD40L、sCD62P、FIB水平与PAHs的各来源,特别是汽油车排放、柴油车排放、燃煤在累积暴露1 d或5 d呈显著正相关。分层分析显示,污染在斑块易损性高、HDL功能降低、炎症和氧化损伤水平高的人群中效应更强。结论大气PM2.5中PAHs,特别是交通排放的PAHs颗粒急性暴露与成人血液促凝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在血管功能降低和全身炎症、氧化应激水平较高的成人中效应更强。

  • 标签: 空气污染 多环芳烃 凝血功能 定组研究 源解析 细颗粒物
  • 简介:摘要:探讨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风险提供参考。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细菌感染发生率、相关并发症、临床观察结果和临床特征。对合并细菌感染者取痰液经培养后分离病原菌,统计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依据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对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并发细菌感染36例,感染发生率为15.52%。36例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5株,含革兰氏阴性菌21株,占46.67%;革兰氏阳性菌19株,占42.22%;真菌5株,占11.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为肝硬化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标签: 肝硬化 细菌感染 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实行ERCP术后护理有关的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往年,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过的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实的相关病人共有50例。在这50例患者当中,随机抽取并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的25例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另一组,观察组在护理的过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是8.00%,另一组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是36.00%,观察租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患者要高,通过对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差距显著,P

  • 标签: 肝硬化 胆管结石 ERCP术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