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宋代莹 王冕 李国涛 于海淼 单艳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党院办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科研处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81
  • 简介:摘要1943年,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增设齿学系。北京市档案局保管的《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案卷中明确记录了学系设立之初的时代背景、报批经过、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这些史料为了解口腔医学名称的演变,学科的发展,以及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牙科学史 教育,牙科 国立北京大学 牙医学系 口腔医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颌阻生齿拔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整体护理 下颌阻生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下颌低位阻生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行下颌低位阻生齿拔除的单颗阻生齿患者96例,按照阻生齿拔除方式分为两组。传统拔牙组45例行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微创拔牙组51例行微创拔牙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相关指标、术后相关症状及并发症。结果传统拔牙组手术时间、牙槽窝愈合时间长于微创拔牙组(t=22.553、23.063,P<0.05),牙槽骨完整度评分低于微创拔牙组(t=-332.146, P<0.05)。术后24 h,传统拔牙组疼痛度评分、创面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II、III度占比)高于微创拔牙组(t=12.689、11.867, χ2=6.988,P<0.05)。传统拔牙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6%(16/45),高于微创拔牙组的7.84%(4/51),χ2=11.132, P<0.05。结论下颌低位阻生齿行微创拔牙术,拔牙时间较短,术后牙槽窝愈合较快、相关症状及疼痛轻,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阻生齿 微创拔牙术 传统凿骨劈冠拔牙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传统拔牙技术与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阻生齿患者50例,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至12月,采用均等单盲法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分别给予传统拔牙技术与微创拔牙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手术时长(17.66±2.13)min短于A组(25.69±2.41)min,牙窝完整性评分(1.51±0.27)分低于A组(3.85±0.35)分(P<0.05)。结论 与传统拔牙技术相比,微创技术在拔除阻生齿方面所耗费的时间更短,更可以保障牙窝的完整性,同时还具备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的优势,更适用于临床阻生齿的拔除。

  • 标签: 阻生齿 传统拔牙技术 微创拔牙技术 牙窝完整性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拔除患者阻生齿采用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研究对象从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和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拔牙技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拔牙技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手术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拔牙技术比传统拔牙技术对于治疗患者阻生齿的治疗效果更佳,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拔牙技术 传统拔牙技术 阻生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选取70例阻生齿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前者采取微创拔牙技术,后者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肿胀度和疼痛度。结果:A组总肿胀率为8.75%,低于B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阻生齿 微创拔牙技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氟化钠护齿剂在预防学龄前幼儿龋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学龄前幼儿龋齿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仅仅采用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患儿在与对照组相同宣教的基础上每半年对患儿全口牙列涂氟化钠护齿剂1次,共4次,对患儿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龋率、龋病发病率、龋均、新增龋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乳牙患龋率及龋病发生率分别为14.63%、9.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90%、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氟化钠护齿剂 学龄前幼儿 龋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速涡轮牙钻联合牙挺法治疗下颌近中阻生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12月纳入的84例下颌近中阻生齿患者分为两组,对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实行高速涡轮牙钻联合牙挺法治疗和常规拔牙治疗,观察应用成效。结果 参照组临床各项指标较观察组高;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19%、4.76%(P

  • 标签: 高速涡轮牙钻联合牙挺法 下颌近中阻生齿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螺钉种植体在高位埋伏齿正畸牵引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所收治的共计60错颌畸形合伴随高位埋伏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接受微螺钉种植体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用了微螺钉种植体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于仅接受常规支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仅采用常规支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而言,接受了微螺钉种植体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其预后生活质量更佳,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错颌畸形合伴随高位埋伏齿患者,相较于采用常规支抗治疗,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调整患者的牙齿排列,提升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螺钉种植体 高位埋伏齿正畸牵引 错颌畸形合伴高位埋伏齿
  • 简介:【摘要】目的 康复新液辅助补肾固齿汤治疗口腔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本院于2020年01月-2021年05月纳入的84例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米诺环素+康复新液)和观察组(康复新液+补肾固齿汤),分析临床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治疗后,和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

  • 标签: 康复新液 补肾固齿汤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涡轮钻法和常规法拔除在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确诊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设置对比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取盲选抽签法分组后,予对照组(n=44)常规法拔除治疗,观察组(n=43)涡轮钻法治疗。统计两组阻生齿拔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阻生齿拔除效果:观察组阻生齿拔除时间、拔牙后疼痛评分及张口Ⅲ度受限占比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观察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涡轮钻法拔除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较常规拔除法均具有显著优势,可在快速拔除阻生齿同时,减少牙周组织损伤,应用价值确切。

  • 标签: 涡轮钻法 常规法拔除 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 治疗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太赫兹(THz)超材料传感方法用于microRNA-21(miRNA-21)的信号放大检测。方法首先构建THz超材料传感方法,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zeta电位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对传感器检测条件进行优化之后,对不同浓度的miRNA-21以及其他不同的miRNAs进行检测,并与其他microRNA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对该传感器的回收率进行了评价。结果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通过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循环识别与环扩增(RCA)的双重信号放大策略,该THz超材料传感器对靶标miRNA-21的响应范围为10 fmol/L至10 nmol/L,检测限为8.49 fmol/L。并且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具备了从多种miRNAs中识别靶标miRNA-21的能力,并且在商业化人血清样本中的回收率可达94.33%到115.33%。结论该THz传感器可以实现靶标miRNA-21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具备了在miRNA相关疾病无标记诊断与早期预警的潜力。

  • 标签: 双链特异性核酸酶 滚环扩增 太赫兹超材料生物传感器 microRNA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