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礞石痰片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礞石痰片中大黄素,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迪马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5:5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1936—1.93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为0.56%(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礞石痰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礞石滚痰片 质量标准 大黄素 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探索预防和控制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患者作为第1组,分析拔牙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术后疼痛的临床干预模式,另选择200例患者作为第2组,术前分析引起疼痛的相关因素,并实施术后疼痛的临床干预模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施术后疼痛的临床干预模式后,第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分值、重度疼痛发生率和抗炎止痛药物用量均明显低于第1组。结论拔除下颌阻生齿时,实施术前围手术期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术后疼痛的个体化预防,减轻或避免术后疼痛,有助于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药物。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牙齿拔除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析窝沟封闭技术(Pitandfissuresealant)在对治疗六龄齿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100例儿童共400颗牙,其中200颗右侧上下第一恒磨牙作为对照组,200颗左侧上下第一恒磨牙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只定期进行口腔常规检查,不接受其他口内治疗。实验组行窝沟封闭,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观察窝沟封闭剂的保留情况,并分析两组牙齿的龋齿现象。结果对两组进行6个月、1、2年的随访发现,采用窝沟封闭术的实验组6个月、1、2年的患龋率均明显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期间大部分实验牙均可保留封闭剂,封闭剂保留率均较高。结论对适龄儿重的牙齿进行窝沟封闭技术处理对干防止儿重龋齿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应积极普及和推广。

  • 标签: 窝沟封闭技术 六龄齿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窝沟封闭剂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北京生活的90例7—8岁儿童共180颗第一恒磨牙,应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采用自身对侧对照的设计方法,并进行2年随访观察防龋效果。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及该牙患龋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98.9%、95.8%、88.62%,龋齿发病率分别为0.0%、1.1%3.3%,实验组龋齿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窝沟封闭剂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 窝沟封闭剂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肤针导入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9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皮肤针导入曲安奈德组)和对照组(硅凝胶敷料组)两组,每组49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增生性瘢痕方面,皮肤针导入曲安奈德比硅凝胶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皮肤滚针 曲安奈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清心痰胶囊中硫化汞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确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Hg2+进样量在0.4~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3.83%,RSD为1.94%(n=6)。结论此种方法准确简单,专属性强,可用于清心痰胶囊中硫化汞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清心滚痰胶囊 硫化汞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重度牙周炎患者进行固齿胶囊结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来到本院牙周科就诊的123例牙周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固齿胶囊结合牙周基础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和牙周系统治疗法,从多方面比较两组之间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牙周系统治疗组。结论固齿胶囊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固齿胶囊 牙周基础治疗 重度牙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DCT)观察寰齿关节炎的发病及分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影像科和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行上颈椎MDCT检查的700例成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3例,女387例;年龄18.2~88.8岁,平均46.4岁。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18-25、〉25-30、〉30-40、〉40-50、〉50-60、〉60-70,〉70岁组,每组100例。使用16层MDCT机,运用多层面重建后处理技术,从任意角度观察寰齿关节情况,参照关节炎的四分之一分类标准对病例进行分级,观察统计不同年龄组寰齿关节炎的发病及分级构成情况。从700例中随机选出100例,评价采用MDCT对寰齿关节炎进行诊断及分级的稳定性。结果本组700例,寰齿关节炎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4.3%(170/313)、53.2%(206/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05);随年龄的增加,寰齿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725,P值均〈0.01)。采用MDCT对寰齿关节炎进行分级,结果稳定性较好(K=0.720)。结论寰齿关节炎不同性别的发病率无差异,但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MDCT可以很好的显示并诊断寰齿关节炎,采用MDCT进行分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骨关节炎 寰齿关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阻生齿拔除涡轮钻法和骨凿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下颌阻生齿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凿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创口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速涡轮钻法治疗下颌阻生齿,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涡轮钻法 骨凿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高速涡轮牙钻机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80例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采用高速涡轮牙钻机拔除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不实施护理配合。观察组在拔牙前和拔牙后对患者采用临床护理配合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措施对采用高速涡轮牙钻机拔除下颌阻生齿的患者进行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高速涡轮牙钻机 下颌阻生齿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固齿胶囊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系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固齿胶囊结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牙槽骨平均灰度值等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牙槽骨平均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牙槽骨平均灰度值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齿胶囊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固齿胶囊 牙周基础治疗 重度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速涡轮牙钻在下颌中低位水平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收集266例下颌中高位水平阻生牙病例,通过X片,分析阻生牙的位置及外周阻力,然后利用高速涡轮机分割牙体并予以拔除。结果所有的266例阻生牙均在1小时内成功拔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疼痛反应。结论在下颌中低位水平阻生牙拔除过程中,使用高速涡轮机,可以简化拔牙手术方法,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副反应,以及缓解疼痛不适感。

  • 标签: 高速涡轮牙钻 丁字型截冠法 下颚阻生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可吸收止血膜在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牙术后并发症方面疗效.方法选取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要求拔出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90例,A组是在拔牙窝内放置大清生物纸,B组内放置明胶海绵,C组不做特殊处置常规轻咬纱布观察,分别观察拔牙术后1周内三组患者出现拔牙术后出血、感染及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例数,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A组4.44%明显低于B组13.3%和C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A组6.66%明显低于B组12.2%和C组2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种方法术后治愈率分别为91.11%、73.33%、43.33%,可见A组方法明显好于B、C两组.在预防术后干槽症方面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A、B两组与C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止血膜能有效降低阻生牙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0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剥内套齿线保留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方法将144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肛门压力检测.结果两组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水肿、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肛管测压手术前后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手术后肛门测压均小于术前(P<0.05).结论采用外剥内套齿线保留术治疗混合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保护肛门功能.关键词胶圈套扎;齿线保留;混合痔;肛垫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5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去污区无条件安装恒温加热槽时,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来提高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清洗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将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的清洗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对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进行常规清洗方法,实验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对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采用加温(纯水水温60?C~70?C)清洗的方法。结果实验组随着冲洗温度、时间增加,器械上的锈迹或齿里顽固污渍逐渐消失,使用规定质检方法检查发现清洗效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清洗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清洗质量 有锈或齿里有顽固污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