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确立列美脲化学结构的方法。方法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热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列美脲的结构进行结构分析。结果通过解析证实了列美脲的化学结构为1-[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3-(反式-4-甲基环己基)-脲。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可为列美脲的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 标签: 格列美脲 结构确证 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质谱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脉冲电击对犬行为、心脏功能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比犬12只,随机分为5s电击组和10s电击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输出电压为50±5kV、输出电流为1.6mA的高压脉冲电击,持续电击5s和10s,共电击6次。于电击前、电击后即刻及7d观察比犬行为、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并在电击后即刻和7d取心肌组织观察心脏组织结构改变。结果行为学观察显示,电击后即刻,比犬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强直,随后见瘫软无力,伴发惊恐嘶叫、呼吸急促,流涎及二便失禁。10s电击组行为学改变明显重于5s电击组,7d后恢复;心脏电生理检测指标显示,电击后即刻,比犬心率呈不同程度增加,收缩压呈不同程度升高,舒张压变化不明显;10s电击组即刻T波倒置及QTc较电击前明显延长,心电图呈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改变,电击10s组明显重于电击5s组,7d后恢复;病理学观察显示,5s电击后即刻犬心肌细胞未见明显异常,10s电击后即刻犬部分心肌细胞轻度水肿、变性等改变,7d后上述病变基本恢复。结论一定条件的高压脉冲电击可对犬的行为、心脏功能及结构造成可恢复性的损伤,且此损伤效应与电击时间有关。

  • 标签: 高电压脉冲电击 比格犬 行为学 心脏损伤
  • 简介:勃林翰卒中研究奖设立的目的是鼓励青年医生从临床实践发现科学问题,并开展有助于促进未来卒中治疗的研究项目(转化型研究)。资助的研究项目同时涵盖体内和体外的实验性研究.包括一些小型的临床研究,不接受大型的临床试验。本奖项要求各申请人能在一年期间取得有意义的成果.如果研究时间延长至2年,项目组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 标签: 卒中 实验性研究 发现科学 临床实践 青年医生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健康人:你宣称李小龙是自己的偶像,有向偶像学习中国武术吗?曹:小时候经常看李小龙的电影,就忍不住模仿他的动作和说话方式,并且跟着学习双节棍。健康人:怎样看待武术这项运动?曹:武术啊,很厉害。健康人:除了武术,平时还热衷于什么运动?曹:游泳,踢球,只要是有利身体健康的运动都不错。健康人:做歌手后还有时间进行运动吗?

  • 标签: 曹格 李小龙
  • 简介:作为国内第一家升级品牌形象的药店联盟,特尔的出发点包括两条:一是找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法与模式;二是与会员形成资本共同体,提升联盟的市场价值。

  • 标签: 品牌形象 再造 消费者需求 市场价值
  • 简介:摘要1例73岁男性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患者,因手足麻木发凉伴下肢疼痛加重在以往替瑞洛、硝苯地平控释片、坎地沙坦酯、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分散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雷酯。12 d后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出血,16 d后血小板计数(PLT) 7×109/L。加用沙雷酯前患者PLT 229×109/L。患者既往曾单独服用沙雷酯或替瑞洛,均未发生出血现象,也无血细胞及血小板异常史。考虑血小板减少为沙雷酯及替瑞洛联用所致,停用2药,给予血小板血浆300 ml,第2天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19 d后患者血小板恢复至187×109/L。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格瑞洛 沙格雷酯
  • 简介:勃林翰(中国)迅时行动卒中科学奖旨在培养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青年医生,帮助他们进行缺血性脑病的转化型研究,即鼓励医生将临床观察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项目研究转化成治疗方式的提高,以期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经验。本奖项支持除小型-临床试点和大型临床试验之外的各项体内体外实验性研究,并且期望在一年内(经组委会同意可适当放宽至两年)得到有意义的成果。本奖项支持申请者与相关领域的欧洲或美国的实验室合作,以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国际领先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我们将甄选出最具研究前景的项目计划,相关研究成果也将在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推动更多优秀的医学研究,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 标签: 科学奖 卒中 中国 神经系统疾病 大型临床试验 医学事业
  • 简介: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09'将于2009年8月19-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为鼓励青年医生开展有助于提高卒中治疗和预防水平的研究,促进卒中研究向临床的转化,天坛国际脑血管病组委会设立了“讯时行动:勃林翰卒中研究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卒中 国际会议中心 征稿 脑血管病 青年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瑞洛联合奥扎雷钠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在选择脑血栓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82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41例为两组平均例数,奥扎雷钠及奥扎雷钠联合替瑞洛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治疗方式,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变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研究人员在比对上述指标的过程中,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替瑞洛联合奥扎雷钠治疗脑血栓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替格瑞洛 奥扎格雷钠 脑血栓
  • 简介:结果衰老小鼠表皮郎罕氏细胞会出现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郎罕氏细胞功能的异常是皮肤衰老的原因之一[4],郎罕氏细胞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了皮肤免疫系统功能[2]

  • 标签: 小鼠皮肤 模型小鼠 氏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氯吡雷与替瑞洛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氯吡雷治疗,观察组口服替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治疗1年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冠脉支架再狭窄以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77.50%(31/40)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2.50%(37/40)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冠脉支架再狭窄以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17.50%(7/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P<0.05)。结论替瑞洛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氯吡雷。

  • 标签: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氯吡雷结合奥扎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氯吡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奥扎雷治疗。比较两组凝血指标、D-二聚体水平及NIHSS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T、APTT水平更高,PLT、FIB、FIB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及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氯吡雷结合奥扎雷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及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因此,氯吡雷结合奥扎雷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奥扎格雷 急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例链孢霉致播散型皮肤链孢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真菌病原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9—2021年西京皮肤医院诊断的3例链孢霉致播散型皮肤链孢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真菌培养和菌株鉴定结果及治疗。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5、41和46岁,男1例、女2例。2例患有肾病综合征,1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均有不同时间糖皮质激素及他克莫司治疗史,均为慢性病程。皮损HE染色可见双轮廓厚壁孢子及木节状厚壁有隔菌丝,均未见黑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显示,2例致病真菌为互隔链孢霉,1例为侵染链孢霉。不同温度培养显示,链孢霉在35 ℃以上生长能力明显下降。3例患者均将他克莫司减量至标准剂量的1/3以下或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并同时给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播散型皮肤链孢病具有双侧分布的血行播散及单侧肢体的淋巴管分布特点,皮损以覆盖痂皮的疣状斑块、结节和/或窦道为特点。

  • 标签: 链格孢病 皮肤表现 播散型皮肤链格孢病 链格孢霉 厚壁孢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列吡嗪联合吡列酮对2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列吡嗪联合吡列酮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列吡嗪治疗。观察治疗12周后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情况及其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列吡嗪联合吡列酮有协同控制血糖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依从性良好。

  • 标签: 格列吡嗪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瑞洛与氯吡雷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给予A组患者替瑞洛进行治疗,给予B组患者氯吡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及术后9个月内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发现,治疗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明显低于B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9个月内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发现,A组的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低于B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替瑞洛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优于氯吡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冠心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