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 2

格列美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钟雅琴贺佩祥彭可

钟雅琴贺佩祥彭可

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格列美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和对照组(接受格列美脲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出现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2)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能够平稳降低血糖浓度,低血糖发生率低。

【关键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2型糖尿病

目前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糖尿病人群不断增加。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2013年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人群将突破4.36亿[1]。糖尿病若控制不良可引起多脏器、多系统的慢性并发症。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具有独特的胰内/胰外双重药理作用。西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血糖水平高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血糖正常对胰岛不再产生刺激,从而保护胰岛细胞。我们拟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探讨上述药物的治疗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近几年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格列美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和对照组(接受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分别为(55.8±12.8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26.5±1.6kg/m2)、(55.5±13.7岁、男性22例、女性18例、25.9±1.7kg/m2),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无差异。

1.2入选标准(1)糖尿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对格列美脲、西格列汀无过敏。

1.3排除标准(1)纳入研究时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重症感染、严重创伤者。(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接受格列美脲(规格:2mg*12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75,生产厂家: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服用方法:1mg早餐前半小时口服,每天一次,维持剂量是1~4mg每天一次,剂量的增加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调整。

1.4.2研究组格列美脲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加用西格列汀(规格:100mg*14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40153,生产厂家:英国MerckSharp&DohmeLtd.),服用方法:100mg,每日一次。

1.5观察指标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

1.5.1血糖达标范围空腹4.4~6.1mmol/L,餐后2h4.4~8.0mmol/L[1]。

1.6统计学数据录入EXECEL中,经过核对无误后导入SPSS19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出现下降,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3讨论

2型糖尿病病因于遗传、环境、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因素有关。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细胞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伴有胰岛素抵抗为主的疾病,可诱发糖尿病肾病、心肌梗死、糖尿病足、结核等不良反应。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学者指出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在治疗中有增加体重的风险,而双胍类由于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限制了在临床中的运用。

西格列汀可抑制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同时降低血糖,改善β细胞功能,降低体重等作用,改善心肌纤维化,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发挥多重生理学活性。而且西格列汀不受食物影响,肝脏代谢率低。每日仅需服用1次[2]。大规模人群实验证实西格列汀100mg/d治疗8周后,可以使胰高糖素样多肽浓度提高2倍,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分别下降73%,从而抑制胰腺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增加胰岛β细胞复制再生[3]。还有学者指出西格列汀可增加饱腹感,减少摄食,对降低血脂、体重,保护多脏器有保护作用。此外还有学者指出西格列汀能够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偏低时维持胰高血糖素水平,改善α细胞对血糖的敏感性。

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具有抑制肝葡萄糖合成、促进肌肉组织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及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摄取利用葡萄糖的作用[3]。有学者对30例患者服用格列美脲8周,结果发现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明显减轻,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1.5mu/L[4]。还有学者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现象时,可首先选用格列美脲。而且格列美脲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时,可以减少药物用量,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5]。

因此,我们认为格列美脲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能够平稳降低血糖浓度,低血糖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王仙花,邵卉,何建影,等.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西格列汀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新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6):494-495

[2]AhrénB,SchweizerA,DejagerS,etal.Vildagliptinenhancesisletresponsivenesstobothhyper-andhypoglycemia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J].JClinEndocrinolMetab,2009,94(4):1236-1243

[3]徐慧,杨星林,孙凤娟.西格列汀临床应用最新进展研究[J].济南医学院学报,2014,37(1):59-61

[4]荣佐民.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4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5-6.

[5]李艳杰.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