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热轧带肋钢筋外观缺陷是一种普遍现象,是影响钢材的产品质量、成材率和合格品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总结了热轧带肋钢筋轧制中常见的外观缺陷及形成原因。

  • 标签: 热轧带肋钢筋 外观缺陷 形成原因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的组成,然后详细分析了机关键部件在重载、大冲击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包括疲劳磨损、塑性磨损、磨料磨损和机械磨损等。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针对这些磨损机理的检修技术,包括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检修后的性能评估等方面。旨在为机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后牙病理性磨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对照组给予直接的树脂充填修复法,比较治疗1年后树脂充填的临床效果及咀嚼效率的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复查,间接法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后,间接法组的咀嚼效率高于直接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树脂法比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及咀嚼效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直接树脂充填法 间接树脂充填法 牙齿磨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为我国的社会和国防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钢铁轧制行业,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在钢铁轧制工艺上,我国也实现了生产的高效化和生产设备的自动化,使钢铁轧制技术能够支撑起国内重工业的生产重任。在我国的钢铁轧制技术更新中,最重要的是对莱钢中型轧钢机自动系统的运用和对万能轧钢机的运用,莱钢中型轧钢机自动系统实现了轧线的自动化操作,万能轧钢机则可以用了加工多种类型的钢铁,极大方便了我国的轧钢工艺操作。

  • 标签: 自动轧钢技术 轧钢生产 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带线钉固定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这1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都接受带线钉进行固定疗效。观察分析这10例患者预后的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以及其骨折的愈合状况。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这10例患者的手术切口皆于I期完全愈合,没有任何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或是伤口愈合延迟的情况出现。在对这10例患者随访6至24个月,无任何一例患者出现分离移位情况、钉松动退出情况以及伸膝受限情况,所有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针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带线钉进行固定治疗是一种非常可靠安全的治疗手段,其操作简单,给患者带来的创伤也比较小,用时短、安全牢靠,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带线锚钉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带线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我院接受的82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41例,分别实施的是髌骨下极切除术以及带线钉方式治疗,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案例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的优良几率更高,是9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更低,是4.9%,和对照组对比,优势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2=8.33)。结论:针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实施带线钉的方式治疗,其效果显著,相对比其他方式,有突出的作用,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带线锚钉 效果分析
  • 简介:研究了选用大孔吸附树脂从银杏叶浸提液中分离黄酮苷方法,包括树脂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的比较。并用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浸提银杏叶中黄酮苷的优化条件。提出了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苷含量24%以上提取物的方法。

  • 标签: 银杏叶 黄酮苷 植物药 提取 大孔吸附树脂
  • 简介:模型树脂(Pattemresin)是一种新型常温聚合树脂,不仅具有传统的常温聚合树脂(简称为自凝树脂)的优点,还具有使用简单方便,聚合收缩小,精度高等特点。正确使用模型树脂不仅可以给工作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义齿的制作质量。

  • 标签: 模型树脂 金属烤瓷修复体 焊接
  • 简介:热轧伤最常累及手部,兼有挤压伤、撕脱伤、热损伤的特点,伤情重而复杂,大部分合并深部组织损伤,单纯清创植皮难以工期愈合,需反复手术封闭创面,若待坏死组织自溶脱落后延期手术,则创面愈合后外观差,功能障碍明显。笔者单位近10年来在伤后早期手术修复手部热轧伤2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热轧伤 皮瓣修复 手部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神经性贪食对于牙体组织具有损伤作用。胃酸不仅可以酸蚀牙釉质和牙本质,而且会进行性地破坏牙齿的美学表现及生理功能。对于这种病症.传统的修复理念是对息牙进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这种治疗需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并影响牙齿生理功能。随着复合树脂及粘结剂的发展,该类患牙修复时可以尽可能减少牙体预备量。本文介绍一例神经性贪食症并发牙齿酸蚀造成重度牙体组织丧失的患者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过程。对所有余留牙均只行少量预备并保存牙髓活力,继而以纳米树脂进行修复。该过程不涉及技工室操作部分。经过短期观察,修复后所有牙的生理功能、美学状态均可达到要求。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 神经性贪食症 酸蚀牙 临床病例报告 患者 根管治疗后
  • 简介:目的:研究白行研制的根管桩复合材料及其环氧树脂基体的体外细胞毒性,以初步评价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分别用50%和100%的石英纤维复合材料以及50%和100%环氧树脂的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2d、4d、7d后,测定吸光度值(OD值),并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以6级毒性分类法评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O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各观察期细胞生长良好,形态正常,复合材料及其环氧树脂基体的细胞毒级为0—1级。结论:自行研制的根管桩复合材料及其树脂基体无细胞毒性。

  • 标签: 细胞毒性 MTT比色法 复合材料 根管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树脂用于预防性树脂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磨牙窝沟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流动树脂填充窝沟以及周围无龋窝沟,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复合树脂与窝沟封闭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50%vs81.6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树脂用于预防性树脂充填效果显著,与传统复合树脂与窝沟封闭治疗相比,这种治疗方法的龋齿发病率较低,治疗成功率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流动树脂 预防性树脂充填 窝沟龋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严重银屑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5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2.1岁。均伴有重型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灌流治疗,灌流前后分别取患者血浆,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其他相关生物化学、临床指标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情况。结果血液灌流前后比较,TNF-α、IL-1、IL-6和IL-8均显著下降(P〈0.05),血浆胆红素显著下降(P〈0.05),其他生物化学及临床指标变化不明显,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血液灌流能吸附严重银屑病患者血浆中的TNF-α、IL-1、IL-6和IL-8,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以成为严重银屑病的新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血浆灌流 银屑病 细胞因子 HB-H-6树脂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时间对钛酸钾晶须增强的复合树脂抗弯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钛酸钾晶须按照60%质量分数的填充量与树脂基质手工搅拌混合后制备复合树脂三点弯曲测试标准试件四组,每组6个。四组标准试件分别经120℃热处理30min、45min、1h、2h后按照ISO-10477的标准进行三点弯曲测试。结果:热处理时间1h的复合树脂抗弯强度(123.90±15.90)MPa明显高于热处理时间为30min时的抗弯强度(98.82±15.84)MPa。结论:钛酸钾晶须增强复合树脂经120℃热处理30min-1h时,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抗弯强度逐渐增大。

  • 标签: 钛酸钾晶须 热处理时间 抗弯强度
  • 简介:摘要对轧线高压水除鳞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轧件的除鳞效果,降低了设备故障率与维护成本费用,提高了设备稳定性。

  • 标签: 高压水除鳞 柱塞 变频控制
  • 简介:宝钢热轧2050轧辊磨床是用于轧辊表面精加工的设备,其主要功用是磨削热轧厂的工作辊和支承辊,其数控系统为IBSO公司专为德国WALDRICH轧辊制造厂开发的第一代产品,型号为ILC-500。随着用户对钢板表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轧辊磨床的磨削精度成为制约钢板质量和板形精度的瓶颈,同时磨辊间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故决定对宝钢热轧2050轧辊磨床进行改造。本文重点介绍具体改造方案。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陈旧性树脂表面形态学改变以及对新旧树脂间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Z350纳米树脂样本10例,浸泡于37℃蒸馏水中1个月后,使用同种树脂完成样本制备,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样本的表面及切面进行形态学观察。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定材料的微拉伸强度。结果:陈旧性树脂表面纳米填料颗粒从树脂基质中消失,且新旧树脂间存在间隙,陈旧性树脂修复后微拉伸强度明显降低。结论:新旧树脂界面是导致树脂粘结强度下降的薄弱区。

  • 标签: 树脂 陈旧性 粘结强度 形态学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树脂与陈旧性树脂间的微拉伸强度差异。方法:制备可乐丽菲露AP-X树脂样本30例,浸泡于37℃蒸馏水1个月,表面经金刚砂车针研磨后随机分为3组:A组涂布粘结剂后与可乐丽菲露AP-X新鲜树脂粘结;B组涂布粘结剂后与3MZ250新鲜树脂粘结;C组涂布粘结剂后与登士柏TPH新鲜树脂粘结。制备试件后,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定材料间的微拉伸强度。结果:B组微拉伸强度最大,C组次之,A组最小,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陈旧性树脂缺损的修复可以不要求使用同种树脂,使临床应用简洁化。

  • 标签: 陈旧性树脂 微拉伸强度
  • 简介:目的:了解流动树脂衬垫对树脂充填Ⅱ类洞龈壁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3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0颗,在近远中面制备长方形Ⅱ类洞,分别用通用型树脂直接充填(A组),龈壁全层流动树脂衬垫后通用型树脂充填(B组),流动树脂部分衬垫轴壁、龈壁后通用型树脂充填(C组)。所有试件经过温度循环、染色、近远中向连续切片,在30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龈壁染料渗漏情况。结果:C组的微渗漏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表明,使用流动树脂作为衬垫层能明显降低Ⅱ类洞龈壁的微渗漏。

  • 标签: 流动树脂 微渗漏 衬垫
  • 简介:摘要步进梁是冷轧线最常用的工艺设备之一,一般被布置在整条生产线的入口段或出口段,完成钢卷的输入或输出任务。根据工艺要求,步进梁与其周围设备协同工作,可实现钢卷的直径和宽度测量、对中、拆捆带、称重、打捆等等。它要与车间的吊运设备很好地配置,以实现快节奏、自动化生产。步进梁根据驱动形式可分为电动或液压式,就升降形式而言,又可分为直接升降式,摆升降式,偏心轮升降式等类型。不论何种形式,其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都是由固定鞍座、动梁、提升装置,横移装置四部分组成。本文据轧钢步进梁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步进梁油缸出现的一例爬行故障进行了分析与诊断。

  • 标签: 轧钢步进梁 油缸爬行故障分析 诊断 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