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基层医院中,护理工作是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基层医院存在护理人员少,护理工作多的现状,因此,给予科学合理的排班,使其具有弹性化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弹性排班 基层医院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  门诊护士排班方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科护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传统排班方式及弹性排班方式。对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比组差异明显,且( p<0.05)。结论 实施合理的排班制度,能有效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提高护理质量、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门诊护士弹性排班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我 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担负着全院的门诊输液、采血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导医、咨询、分诊工作,每天的门诊诊疗人次在 1500左右,采血人次在 150左右,小儿输液人次在 100左右,病人多、流动性大,而且儿童输液区陪员多,管理难度大。门诊病人进院看病心情急切,都希望诊疗快、治疗快,高峰期紧张繁忙造成了护士工作压力大,人力资源少,容易出现护理缺陷,甚至造成护患纠纷。为了使病人能尽快得到治疗,缩短等侯时间,我于 2018 年 9月对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根据季节变化,实行弹性排班,将护士分成两组,分别实现不同的排班方式,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临床门诊护士,以及随机抽取门诊就诊的 300例患者。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对我院门诊实施 7小时前、后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以及护士对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         1.2.2排班方法。         输液室:对照组传统排班方式,每日正常上班(上午 8:00-12:00下午 2:30-5:30)有护士长 1名,护办护士 1名,主班护士 1名,治疗班 3名,连班( 9:30-2:30) 2名。冬天病人来的迟,中午 12:00-13: 30是输液的小高峰期,由两个连班完成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很难保证,下午输液人数少,人力资源有浪费现象。观察组排班方式:护士长 1名,护办护士 1名,主班护士 1名,治疗班护士 2名上正常班,连班 4名。采血室: 2人白班固定,上午高峰期增加 1-2名护士协助采血,迅速解决人力不足问题,有效减少了病人等候时间。咨询台: 2人固定,周一、周二门诊病人量相对较大,增派 1-2名护士到咨询台协助分诊、导诊工作,解决门诊混乱现象,合理分流,维持秩序,创造一个相对安全、有序、舒适的就诊环境。达到以病人需要为基础的排班方式。依据 365天无休假门诊的特殊情况安排适当的、适时的弹性人力配置,科学调配护士。保证为病人提供连续的、无缝隙的亲情护理。对所有护理人员一视同仁,公休日及特殊节假日有一定的政策或原则可循,尽可能的达到公平、公正、合理。每一位护士都能推断出她们的排班。希望以最少的人力完成较高的工作任务,避免造成人力资源不足或人力资源的浪费。有应付应急情况的人力调配方案。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排班时注重老、中、青结合,科学调配,这样可确保每个班经验和责任的分配。排班应在病人护理需求与护理人员的需要间达到平衡,当冲突发生时应以护理病人优先。开展 365天无假门诊后,公休日及节假日护理工作量几乎改变不大,排班时以护士愿望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尽量避免长期连续的工作。特殊情况的护理人员应尽量安排适合她们的班次,以满足个别的需求。允许护理人员可以自己提前申请安排特别的休假时间。通过监督、检查、指导,对排班与实际工作不符造成的偏差,积极采取纠正措施,制定突发事件的人力调配方案,工作量不足时的调休政策。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按照“忙时人不少 ,闲时人不多”的原则。         1.2.3评价方法:患者方面:对门诊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护士方面 :同样展开相关的问卷调查,对排班制度的满意、护理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的次数、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程度进行评估。 [1]         1.3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相关数据采用 spss14.0 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 x²检验,          2.结果         2.1患者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为: 15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者为 48例,一般满意者为 50例,不满意者为 42例,满意度为 65%;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15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者为 80例,一般满意者 58例,不满意者 12例,满意度为 92%。显然实行弹性排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且( p<0.05)。见下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总结         我院门诊护士实行弹性排班以科室临床实际工作情况为根据,在工作高峰段增加人力,使患者治疗不延误;减少交接班次数及时间;护士能有较多的时间了解患者,提高连续的照顾、护理,进行有效沟通,护患关系和谐;实施弹性排班以后,节省交通往返时间,增加了护士的业余学习、休闲和社交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各班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到人;各班之间工作内容环环紧扣,班班查对,杜绝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弹性排班后,工作人员各尽其责,取长补短,分工不分家;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排班常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最终要看是否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是否乐意接受,是否适合我院的实际工作情况,这样才能使人员管理科学化、人性化,排班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通过试行,医疗护理安全得到保证,给予患者更加优的护理服务,使护理缺陷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 [2]达到了病人满意、护士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实施弹性排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 32名护理人员,将所有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13例。对于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传统排班模式进行排班,对于实验组护理人员采取弹性排班模式进行排班,对两组护理人员在不同排班模式下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弹性排班模式的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实施弹性排班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弹性排班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实习护生对排班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改善教学质量。 方法:对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1月在某三甲医院现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研,采用自制问卷,主要包括适应科室环境安排的满意度、带教排班满意度节假日排班满意度等 6个方面 18个项目。结果 采用 Cronbacha测量问卷信度,信度系数为 0.808,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比较好。根据 SPSS软件计算结果总体排班满意度为 (3.31±0.643)分,管床安排、节假日安排、请假及调班安排三项满意度最高,而对带教排班、适应科室环境安排、值夜班安排三项得分最低。结论 护生的实习排班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教排班、适应科室环境安排、值夜班安排等等,需要引起医院管理者及带教老师的重视。

  • 标签: 护生 满意度 排班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将分组分层排班法在提高妇产科护士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2019 年 1 月份至 2019 年 12 月份,我院妇产科开展分组分层排班法,并与开展分组分层排班法前( 2018 年 1 月份至 2018 年 12 月份)进行比较。 结果: 开展 分组分层排班法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显著提升,且患者投诉率、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也有所下降( P < 0.05 )。 结论: 分组分层排班法可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总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妇产科 分组分层排班法 护理人员 护理能力 患者投诉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责任护士常白班排班模式在具体工作中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我院工作的 42名妇产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记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模式;另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的 40名妇产科护士作为研究组,采用常白班排班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心理状况、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士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护士,研究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在患者满意度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责任护士常白班排班模式能有效改善护士心理状况,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常白班排班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感染科护理模式与医院院内感染的风险。 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在感染科实施保护性策略护理排班模式联合无缝隙护理后,对收治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护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院感质量监控,并采用护理排班模式满意度调查表对感染科 27名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院收治的 15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其中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14例,无症状感染者病例 1例,均治愈出院,无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无医护人员发生院内感染 ,护士对排班模式满意度为 100%。 结论 保护性策略护理排班模式联合无缝隙护理能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救治引起的医院感染风险,护理人员对排班模式满意度高,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保护性策略排班模式 无缝隙护理 院内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档案管理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 立起适合当地特色的“双轨”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医药卫生档案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 标签: 档案管理 医药卫生 行业利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院校联合培养现代学徒人才的教学方法,提高中医临床实习医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实现中医传承和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方法 建立院校联合培养组织机构,建立临床师资库,突出师承教育模式等方法,建立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结果 院校联合培养后,中医临床实习医生综合考试成绩和助理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显著提升,用人单位对毕业中医医生的满意率显著上升。结论 院校联合培养能充分利用医院的教育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提高中医临床实习医生的综合能力,以保证其在步入临床时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 标签: [ ] 中医专业 大专教育 院校联合培养 医院资源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蒙医特色责任整体护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蒙医特色责任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是以整体护理为理念,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服务的基础上,蒙医科室安排蒙汉兼通护士,开展具有蒙医特色的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和蒙医护理传统技术操作;分别收集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医特色责任整体护理的实施充分体现蒙医特色、护理价值观,增强护士工作责任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蒙医特色 责任制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的治疗当中,药品是对病患进行治疗的常用物品,对病患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所使用的治疗药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而药物的制作形式也随着治疗的需求而呈现出多样化。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是常用的一种制药工艺,通过将药物制作成固体颗粒通过水冲服的方式让病患服用,能够更好的对病患进行用药,并提高药物质量的稳定性和延长保存的时间。本文对药物口服固体制剂粒工艺风险的分析,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制药服务。

  • 标签: 药物口服固体制剂 制粒工艺 风险
  • 简介:摘要 :蒙医特色责任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 标签: 蒙医特色责任制整体护理 实施效果评价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责任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3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摸球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26例实施责任整体护理模式,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医嘱遵从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病情,提高遵医行为,促进康复。

  • 标签: 肺结核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责任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自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产妇当做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日期将其分为两种,每组4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实验组责任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剖宫产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情况,实验组剖宫产率为9.30%,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对产妇使用责任助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时,可以将剖宫产率降低,提升产妇的满意度,为她们带来优质的护理体验,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 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对一导师制度在我院儿科新护士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8月10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的新护士7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采用传统跟班带教方法)和观察组39例( 采用一对一导师带教方法 ),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等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护士 导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养护理骨干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制定护理骨干人才库的选拔条件、培养模式、考评机制等,选拔护理骨干人才,均以承担护理单元总带教工作并完成相应任务的形式进行培养。在为期3年的培养期间,针对培养要求完成了理论、实践的定向培训,期满后进行考核验收,并根据考核结果修订后续培养方案。结果2015年2月选拔了48名护理骨干人才,考核结果显示,除1人因个人原因退出外,其他均以综合考评得分≥925分的优异成绩期满出库,并在临床、教学、科研、管理、专科等方面表现突出,提高了骨干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总带教任职骨干培养模式,为骨干人才提供了进步阶梯,明确了努力方向,激发了进取动力,为培养新时期具有综合素养的护理人才提供了新的模式。

  • 标签: 护理骨干 人才库 总带教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医院合同聘用人员的现况,指出医院对合同聘用人员管理上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科学合理、考评晋升机制不健全;薪酬待遇设计欠佳、福利措施不足;重使用轻培养、缺乏系统的培训战略规划等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探索科学有效地管理路径。一是规范合同聘用管理制度,完善考评晋升体系;二是调整薪酬设计,提升福利待遇;三是重视人才培养,提供发展空间。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发挥合同聘用人员最大工作能量的目的。   关键词:合同;现况;管理途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予以责任整体护理干预,分析此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重症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重症肺炎 责任制整体护理 肺功能 老年
  • 简介:摘要八年医学教育作为培养高水平、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途径,备受关注。本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将其发展历程分为5个时期,明晰了其现状和特征,梳理了其面临的外在重围和内在挑战。研究认为,八年医学教育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学位标准;坚持精英教育,探索多元录取;规范培养阶段,鼓励特色发展;允许政策空间,协同现有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共同提高发展。

  • 标签: 八年制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发展历程 回顾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