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隐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HBV中的一种,但其检出率并不高,这和患者的HBV表面抗原检测显示阴性相关。这一类患者是导致输血传播途径难以彻底阻断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分析这一类患者的特点,甄别相应输血传播风险,制定科学合理输血传播风险预防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HBV传播概率。

  • 标签: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表面抗原 输血传播途径 输血传播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并提出新见解与预防控制策略。我们将介绍支原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症状和诊断方法,并重点讨论预防与治疗措施。通过深入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望减少其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传播途径,预防控制,儿童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是以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多数STD的口腔表征不仅具有特征,且常常是其首发、早发、必发的临床表现。这就要求口腔医师必须熟悉STD的口腔表征,以利早期做出诊断,避免漏诊及误诊,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监测,阻止STD的传播。同时,要求口腔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自身防护。本文着重介绍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特点、口腔表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梅毒 口腔表征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一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传播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其中孕产妇感染率也不断增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育龄妇女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干预非常重要。尤其是基层妇幼保健院,所面临的育龄妇女大多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不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意识不强,更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 母婴传播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章对脑瘫痪的康复途径及管理进行了分类及阐述,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规范化经验,提出了相对适合我国临床应用的推荐意见。对国内医院或康复机构中开展脑瘫痪的康复及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脑性瘫痪 康复途径 管理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分子网络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传播热点和跨地区传播特征,为优化艾滋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证据。方法整合1997-2020年采集的5 996条广西HIV pol区序列和165 534条公开发表的非广西HIV pol区序列,使用HIV-TRACE工具以0.5%成对基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网络。结果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的序列比例为31.5%(1 886/5 996)。在HIV跨地区传播分子网络中,省内连接占51.6%(2 613/5 062),国内连接占48.0%(2 430/5 062),国际连接占0.4%(19/5 062)。与广西跨地区连接的主要地区为广东省(49.5%,1 212/2 449)、北京市(17.5%,430/2 449)、上海市(6.9%,168/2 449)、四川省(5.7%,140/2 449)、云南省(4.2%,102/2 449)、陕西省(3.8%,93/2 449)、浙江省(2.8%,69/2 449)、海南省(2.0%,49/2 449)、安徽省(1.5%,37/2 449)和江苏省(1.3%,33/2 449),其余地区与广西跨地区连接比例均<1.0%。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50岁(相比于25~49岁,aOR=1.68,95%CI:1.46~1.95)、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21,95%CI:1.05~1.40)、未婚(相比于已婚,aOR=1.18,95%CI:1.00~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21,95%CI:1.04~1.42)和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1.77,95%CI:1.48~2.12)。跨地区连接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74,95%CI:1.13~2.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96,95%CI:1.43~2.69)、自由职业/待业/退休(相比于农民,aOR=1.50,95%CI:1.07~2.11)、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3.28,95%CI:2.30~4.72)。结论广西存在HIV传播热点,广西与国内地区组成复杂的跨地区传播网络。后续研究应针对分子网络分析推断的高风险人群开展社会网络调查,及时识别隐匿传播链,减少HIV二代传播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分子网络 传播热点 跨地区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家庭聚集疫情的流行特征和传播链。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技术核查病例的活动轨迹,对活动轨迹涉及的风险点位进行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和环境采样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021年11月1日,通过人群主动筛查,发现北京市昌平区一起涉及5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Delta变异株家庭聚集疫情。感染来源于10月22-27日与该起家庭聚集疫情的首发病例在同一酒店集中隔离。感染来源在隔离期间可能通过通风管道气溶胶传播给该起疫情的首发病例。首发病例10月27日解除隔离,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共同居住期间造成其他4名家庭成员续发感染。结论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易引发家庭聚集疫情,隔离酒店上下通风管道传播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株 气溶胶 感染来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引发天津市家庭聚集疫情的传播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新冠病毒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流行病学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天津市共报告430名病例,409名符合纳入标准,70.90%(290/409)发生家庭聚集。家庭续发率为33.64%,12~17岁组首发病例家庭续发率(13.79%)明显低于18~49岁组(36.48%),OR值(95%CI)为0.378(0.170~0.840)。影响家庭聚集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发病例在封/管控区和居家隔离发现较集中隔离发现的OR值(95%CI)分别为2.951(1.322~6.586)和2.287(1.164~4.495),首发病例出现咽部不适较未出现咽部不适的OR值(95%CI)为3.003(1.576~5.720);家庭内全部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较未全部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OR值(95%CI)为0.268(0.132~0.552)。结论本次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引发家庭聚集疫情的风险较高,首发病例在封/管控区和居家隔离发现以及首发病例出现咽部不适是发生家庭聚集的危险因素;家庭内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是发生新冠病毒肺炎家庭聚集的保护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Omicron变异株 家庭聚集 续发率
  • 简介:摘要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截至2021年12月9日,我国已与145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这些国家分布范围遍及六大洲,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其传染病流行及其跨境传播风险不同。本期重点号简述HIV/AIDS、耐多药结核病、登革热及疟疾4种传染病的全球流行现状及防控难点,重点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4种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政策制定提供流行病学证据。

  • 标签: 一带一路 传染病 流行 跨境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2014—2018年青年男男性行为HIV感染未治疗患者基因型分布和传播耐药(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TDR)的流行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市2014—2018年青年男男性行为HIV感染未治疗患者的血浆进行核酸提取,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基因,基因测序后成功获得124例pol基因序列,用于基因型和耐药分析。结果124例样本,CRF01_AE和CRF07_BC占比最高,分别为54.8%(68/124)和28.2%(35/124),B亚型占6.5%(8/124),CRF55_01B占3.2%(4/124),首次报道1例CRF68_01B,另外独特重组型(unique recombinant form,URF)有8例占6.5%(8/124)。TDR流行率为7. 2%(9/124)。TDR突变单因素分析表明,耐药突变发生与HIV-1基因亚型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R以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耐药突变为主,有7例(5例为K101E位点突变,2例为K103N位点突变)占5.6%(7/124);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耐药突变者1例(M184I位点突变)占0. 8%( 1/124);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突变者1例(M46I位点突变)占0. 8%(1 /124);无联合突变者。结论天津市青年男男性行为HIV感染未治疗患者流行毒株以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为主,同时存在多种亚型,且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耐药毒株,应当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防止耐药毒株的传播

  • 标签: 青年男男性行为者 传播性耐药 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