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在输血传播过程中的检测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检测。结果46患者中18例抗HCV阳性,26无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前进行相关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丙型肝炎 输血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输血传播病毒(TTV)是1997年日本学者发现的一种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DNA病毒.本文将各国学者有关这一问题的病毒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输血 传播病毒 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输血及血液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输血后传染病的发生直接危及受血者身体健康。规范血液的采集,制备;血液的检测,血浆灭活,合理用血等程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血液安全,有效的防止输血后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输血 传染性疾病 预防 安全
  • 简介:<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种:

  • 标签: 病毒感染 皮肤粘膜破损 传染途径 阴道分泌物 性行为传播 肛交
  • 简介:摘要自2019年底,中国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以来,展现了我国对未知病原鉴定的能力。目前,报道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为主,其他传播途径还有待证实。本文讨论了2019-nCoV的可能传播途径,现有研究证实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粪口途径传播可能性比较大,气溶胶传播、泪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仍有待证实,为2019-nCoV的防控及公众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播途径 病毒
  • 简介: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离开人体后,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传播途径 传染 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孕产妇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情况及其母婴传播途径.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对广州市490例孕产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TTVDNA扩增,并对8例孕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TTVDNA均阳性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87例孕产妇静脉血及12例新生儿脐血检测出TTVDNA,孕产妇TTVDNA阳性率为17.8%,母婴垂直传播率为13.8%.TTV广州分离株核苷酸序列与日本株的同源性为853%~98.2%.结论孕产妇TTV感染率较高,TTV可经胎盘传递给胎儿而引起感染.

  • 标签: 输血传播病毒感染 垂直传播 分子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产妇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知识营销是知识经济时代有效的营销方式,被高科技企业普遍采用。企业在知识营销的过程中,无论选择何种传播途径,都应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守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知识营销中的各参与者应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营销伦理道德观念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社会进步。消费者面对知识营销,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 标签: 传播途径 知识营销 营销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刘士敬博士介绍说,人感染禽流感后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和人的流感很相似首先是侵袭呼吸道,造成发烧、咳嗽、打喷嚏、头痛等,甚至有些消化道改变,如腹泻、转氨酶的增高等,资料上记载禽流感感染后预后良好,但是目前从越南的情况看,这点值得怀疑和研究。H5N1亚型禽流感感染后的很多情况和SARS有些相似如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免疫功能迅速下

  • 标签: 士敬 人体免疫系统 主要病理变化 禽流感病毒 预后良好 免疫功能
  • 简介:1经输血途径感染疾病的现状输血已成为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因素。我国是肝炎高发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人群的近1/10,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携带情况虽未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但少数医疗机构和部分地区通过对输血前患者和献血人群进行丙肝病毒的筛查,说明普通人群未经输血已存在丙肝病毒携带的机率。

  • 标签: 输血前 感染疾病 丙肝病毒 献血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虽然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的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感染,既往呼吸道病毒的研究和目前2019-nCoV相关报道表明该类病毒导致输血传播性疾病(transfusion transmitted disease, TTD)的可能性较小,但可在患者血浆中检测到病毒RNA,因此,尚无证据完全排除其通过输血传播的可能性。本文结合CoV特征、经血液传播途径的理论研究及数据分析,对CoV与TTD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总结了采供血机构针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发展现状应采取的防控措施,为保障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了2019-nCoV的输血传播风险分析和应对策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输血传播性疾病 传播途径 血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