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KAP)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孕妇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0年8月1日至12月1日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待产和接受产前检查的410例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营养态度普遍较好。粮谷类、蔬菜、水果、奶类的摄入频率较合理,对孕期特殊需要食物如茼藻类、坚果类、动物肝脏和血的摄入较低。,营养知识(K)、态度(A)、饮食行为(P)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孕妇的营养K、A、P水平与其文化程度和孕期体重增长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目前孕妇人群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有待改善。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知识技能水平,加强孕妇及家人的营养教育,是促进母婴健康,降低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孕妇 营养知识 营养态度 营养行为
  • 简介:[目的]分析澳门高等院校全体护理本科生生死态度的现况。[方法]结合质性、量性研究方法,采用《生命态度量表》及深度访谈法对209名护理本科生的生死态度进行调查。[结果]量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生死态度的积极程度高于台湾常模(P〈0.001)。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人生理想不明确;能为自己的人生作抉择,并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存在感主要来源于与他人尤其是家人的关系;有强烈而自然的爱与关怀的意愿,认为照护死亡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但作为护士,爱与关怀的能力尚不足;困难重重的生命经历;对死亡的感情包括好奇、恐惧、悲伤、遗憾和接受。[结论]澳门护理本科生的生死态度相对于台湾常模比较积极,但仍存在提升空间。量性或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助于对研究对象生死态度的全面呈现。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生死态度 质性研究 量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某市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析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吸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方式开展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8.0中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有效调查了某市2个社区及1个强制戒毒所的275名吸毒人员,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9.12%,艾滋病正性态度率为50.18%,吸毒人员的年龄与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与艾滋病正性态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人员在进行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9.25%;夜间注射买不到针、着急注射当时没有针是吸毒人员共针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对20~30岁人员的禁毒教育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合理设置针具交换点,采用多种方式开展针具交换工作,使其能方便获取清洁针具;加强对吸毒人员安全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教育.

  • 标签: 吸毒人员 艾滋病 知-信-行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就诊妇女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相关知识态度现状。方法2{}12年7—8月在河北省承德县、湖南省浏阳市两地各选一家县级妇幼保健院和综合医院,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635名门诊就诊妇女。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妇女的一般情况、家庭地位、社会性别平等意识、针对妇女暴力识别知识题和与暴力有关的态度题等。结果医院门诊妇女暴力识别知识得分满分率为39.2%,家庭地位较高者的暴力知识得分较高(OR=1.4);分别有29.6%、26.3%、24.3%、22.5%的门诊就诊妇女认为“妇女不忠”、“妇女不孝敬老人”、“妇女先动手”和“妇女用恶毒言语羞辱男性”的情况下男性可以打女性”;分别有19.5%、8.3%和7.7%的妇女认同“妇女不进行身体上的反抗就不叫强奸”、“如果女人被强奸是因为穿得太暴露性感”和“丈夫打妻子纯属家庭私事,家丑不可外扬”,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得分较高者的态度得分较高(OR=2.6);34.6%的人知道医疗机构可以求助,67.2%的人会选择去医疗机构求助。结论医院就诊妇女对针对妇女暴力识别能力有待提高,尚未认识到女性对待暴力行为应该零容忍,医疗机构作为暴力求助机构知晓度不够。

  • 标签: 针对妇女暴力 知识 态度 横断面调查 就诊妇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辖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获取途径,为今后的相关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14年3月选择本地区6岁以下儿童监护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80名儿童家长,95%以上家长对接种疫苗持积极态度,83%的家长认为给孩子预防接种是安全的;93%以上家长对大部分疫苗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90.84%家长通过接种医生获得预防接种知识。结论本地区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较高,通过接种医生是获得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但还存在薄弱的地方,今后要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以促进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

  • 标签: 预防接种 态度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6月我院普内、普外患者800例,加强服务态度管理(观察组),同时选择2013年6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800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回顾医疗纠纷及护理质量情况。结论观察组医疗纠纷率为0.02%,对照组为0.25%,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服务态度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并针对性防范,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服务态度 医疗纠纷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与行为倾向,以便为提高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住院患者100例,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调查问卷展开调查。结果问卷有效率为100%,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平均得分为(29.0±4.2)分。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评分中,不同性别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注重医疗信息交流并实现规范化操作,以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 标签: 住院患者 医疗安全 行为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慢性肾衰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慢性肾衰护理组)40例和观察组(Orem自理模式干预组)4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2周与4周时的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采用治疗依从性与Zung情绪自评量表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2周与4周时的治疗依从性与Zung情绪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均分别地好于对照组干预后2周与4周时的评估结果,P均<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评估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Orem自理模式对慢性肾衰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以更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干预。

  • 标签: Orem自理模式 慢性肾衰 治疗态度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不同的观点关于不同群体对于患者的手术同意书签字的研究情况,分析研究得知,家属、医务人员、患者这三者的不同群体的态度以及认知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和区别,并且对于普通的疾病患者而言的知情同意权的认知以及态度问题,都是国内目前比较缺乏整体了解以及全面研究的系统。在下面我们将针对医患知情权的态度调查来具体的进行分析。

  • 标签: 医患 知情权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的意愿及对老年人的态度。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校一、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做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高职护生对老年护理认知及就业倾向问卷和老年态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一半以上高职护生愿意从事老年人护理工作,护生对老年人态度评分在中等偏上水平,二年级和一年级护生对老年人态度无差别(P>0.05)。结论高职护生对老年护理专业已经有一定认识,构建合理的老年护理课程体系,改善职业环境,从而提高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 标签: 护生 老年护理专业 老年人 态度
  • 简介: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需求,为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9月对金湖县268名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进行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生殖健康需求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8.6%)和紧急避孕方式(28.4%)的知晓率较低。32.5%的调查对象接受婚前性行为,82.5%的调查对象认为流产对女性身心影响大、79.5%的调查对象认为流产对以后妊娠有影响,4.5%的调查对象接受多性伴。52.6%的调查对象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以往性行为的避孕方式主要是安全套(72.1%)、安全期避孕(44.4%)和体外射精(36.9%)。51.2%的调查对象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78)、文化程度(OR=1.353)、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OR=2.027)和有无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OR=1.814)是安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较低,对生殖健康知识普遍有需求,需要采取系统的、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

  • 标签: 未婚青少年 生殖健康 人工流产 需求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药物经济学的认知、态度和实践(KAP)方面的情况。方法:设计KAP调查问卷,选择政府、企业、医院及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被调查对象为专业领域内较为资深的工作者,获得药物经济学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工作培训,研究选题方面主要是考虑决策的需要,成果的展示和转化以文章发表为主,转化为政策较难。建议提高药物经济学研究质量,加强政策制定者的药物经济学知识培训,促进我国药物经济学学科发展。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知识 态度 实践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居民对营销活动的态度对其购买医药保健产品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辽宁省11市2901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中相信媒体广告、参加活动营销和购买医药保健产品的比例分别为11.74%、11.62和11.35%,城市居民、60岁以上老人和健康状况差的人购买产品的几率增加2-3倍,参加活动营销并相信广告的人(OR=25.44,95%CI=15.89-40.74)购买产品的几率大幅增加25倍。结论居民对医药保健产品两种主要的营销方式(广告营销和活动营销)的态度对其购买医药保健产品的影响很大,为避免居民购买到虚假产品医药保健品产品而损害身心健康,政府相关部门急需强化对此类宣传和推广活动的审批、监管和惩治力度,规范企业宣传推广行为。

  • 标签: 医药保健品 广告营销 活动营销 购买行为 健康危害
  • 简介:目的对农村育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本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登记的1126名农村农村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以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1121名农村育龄女性平均年龄(24.3±2.3)岁,有392名妇女知道出生缺陷受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432名妇女知道应从妊娠前开始预防出生缺陷;1023名愿意接收免费孕前检查,1049名妇女希望能得到关于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信息,一些妇女觉得风险评估和保密检查结果十分重要,17.0%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有相关了解。关于孕前健康检查项目,很多妇女知道健康检查、实验室检查,对遗传病筛查、优生筛查、健康教育以及风险评估等均了解较少。结论农村孕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出生缺陷和孕前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 标签: 孕前健康检查 行为调查 农村育龄妇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和方便抽样方法,对南海区370名建筑、工厂、餐饮三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①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为45.95%;②55.68%的调查对象存在艾滋病歧视现象;③53.3%的男性调查对象中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6.9%。结论南海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较低,须加大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流动人口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对麻风病的认知和态度行为情况,为下一步麻风防治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262名18岁以上的村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麻风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麻风病知识的来源以及对待麻风病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结果: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获得麻风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亲朋好友(占69.7%),其次是电视、报纸和网络(占26.26%);对麻风病的传染性、致残性及临床表现知晓率低,回答正确者分别占61.62%、44.44%及36.36%;只有25.26%的村民了解国家免费治疗麻风病的策略;超过50%的村民对麻风病存在恐惧和歧视。结论: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对麻风病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病患者存在恐惧和歧视,今后需要加强对大众进行麻风病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

  • 标签: 村民 麻风病 认知 态度
  • 简介:目的了解滨州市县乡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基本情况、工作运转状况、对网络直报管理的认知态度,为进一步提高网络运行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县乡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人员,资料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滨州市县乡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83.43%,护理专业为主占46.86%;报告卡传递以保健科主动收集为主占60.74%,自查制度落实仅14.81%,每年落实2次培训的医疗机构92家,占68.15%;网络直报参与医院内考评的仅44家,占32.59%;认为检查后向本单位分管领导及同时反馈直报人员为最佳反馈形式的为65.71%。结论网络直报人员学历整体较高,但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缺乏,医疗机构制度落实不够理想,网络直报工作在医院内的重视程度仍需加强;县乡级网络直报人员在改善疫情报告方法、疾控机构指导方式上理念不同。

  • 标签: 网络直报 认知态度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糖尿病筛查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18岁以上农村常住居民共104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27例完成调查,其中男性401人,女性626人。农村居民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知晓率不足45%,对糖尿病筛查高危人群的知晓率为36.3%~76.4%。40岁以上居民3年内实际检测血糖比例为36.1%;46.2%的40岁以上居民从未检测血糖。51.7%的居民能够接受医生建议检测血糖,非常愿意了解糖尿病筛查相关知识的占58.1%,最好的途径是广播电视和医护人员宣讲。结论农村居民对糖尿病危害及糖尿病筛查高危人群的正确认知水平低,40岁以上居民主动检测血糖比例低,需要公众媒体、医护人员加强糖尿病筛查的教育;医护人员应充分利用患者就医机会,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

  • 标签: 糖尿病 筛查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当代高校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性态度、性行为现状,为制订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本市几间高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656人,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在6种性病中,平均能正确鉴别(2.86±1.65)种;性观念趋于开放化,性行为发生率较高(971/2656,占36.56%),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多性伴、从事或接受商业性服务、饮酒或服用精神毒品类药物后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结论:应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误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控制性病艾滋病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 标签: 性病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