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人希望身体健康,“保重健康”已是当今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关照语。但是,当人们躯体出现疾病时往往能引起重视并及时治疗,而对于心理方面的疾病,却视而不见,不能得到科学的、及时的治疗。据报道,北京市1600万人口中,近3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可见心理健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形成巨大的影响。

  • 标签: 身体健康 心理情绪 心理方面 不同程度 心理健康 北京市
  • 简介:医学专家历来认为,皮肤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触摸或接触皮肤可以引起惊讶、愉快或性感等不同的情绪反应。经常抚摸婴儿,使婴儿得到爱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婴依恋关系.促进婴儿心身发育。不同的情绪状态也可体现在皮肤上。如害羞时颜面发红,惊恐时脸色发自,情绪紧张和焦虑时手脚多汗。

  • 标签: 皮肤疾病 心理情绪 情绪因素 医学专家 情绪反应 心身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甲亢患者58位,并将这58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人,然后随机选择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则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以往最常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观察两组患者在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这两种情绪上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焦虑评分(64.32±6.73)明显高于观察组(59.49±9.41),对照组患者的躯体焦虑评分(75.43±7.98)也明显高于观察组(68.82±6.84),两组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总评分为128.31±16.25分,对照组的总评分为139.75±14.71,可以看出观察组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甲亢患者的心理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理 甲亢 心理情绪
  • 简介: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素质就应当是指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外向、神经质、自尊等都是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应当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情绪调节是指外来的和内部的封情绪的调节和监控。不但情绪调节本身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些稳定的人格特质封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是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调节情绪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情绪调节 心理品质 心理状态 自尊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CCU患者心理情绪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11-2022.10月,1年内CCU收治的152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76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76例,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CU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产妇产后孤僻、爱哭、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观厌世、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的倾向等为特征。产后抑郁不仅可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观察分析发生产后抑郁的原因,及时有效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 标签: 产后抑郁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选取144例,以奇偶顺序为依据均衡分为两组,每组72例,将急诊护理常规方法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心理干预,分析组间干预的效果。结果:经干预后,组间SAS、SDS评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 心理护理 心理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D量表中焦虑总评分、抑郁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绪障碍患儿采用心理护理服务方案对情绪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情绪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开心程度、合作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开心程度与合作程度均高于常规组患儿,P

  • 标签: 心理护理 服务方案 情绪障碍 情绪评分 改善效果
  • 简介:晓晓是一名24岁的女白领,大学毕业一年多,在广州一家私企上班。最近几周,她频繁失眠,心情烦躁,心慌、头痛、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不想上班,感觉兴趣丧失。一到晚上睡觉,她总是担心自己睡不着,结果第二天起来很难受。近日她就医,首先看了睡眠科,服用安眠药后稍微缓解了症状。可是,一想到要上班,难受情绪又会出现,晚上吃了药还是睡不着。接着,她尝试接受心理治疗,医生发现她患情绪性失眠的根源并不是工作压力,而是她在职场糟糕的人际关系问题。

  • 标签: 失眠 情绪 心理干预 心情烦躁 晚上睡觉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候诊患者的情绪行为反应和实施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根据门诊候诊患者心理情绪的特点及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他们进行的护理。结论对门诊候诊患者进行心理情绪护理能减轻或避免因害怕恐惧引起的不良心理行为。以便能更好的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候诊患者 心理情绪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进行心理护理。使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入院时,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出院时,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对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手术过程常伴随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可能影响术后康复和治疗结果。本文首先明确心理的概念,然后综合分析了相关研究,发现心理在减轻手术患者负面情绪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通过提供信息、放松技巧、情感支持等手段,心理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前和手术后的焦虑水平,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心理对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通过分析相关研究结果,为医疗实践提供有力的依据,以确保手术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心理 手术患者 负面情绪 焦虑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3至2016年2月期间行白内障手术的43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1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 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药物及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护理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及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心理情绪,减少症状发作的频次及程度。

  • 标签: 心理 偏头痛 心理 情绪
  • 作者: 李丽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楚雄州中医医院    云南楚雄     675000)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随机选取76例患者进行数字编号后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评估记录住院第一日与出院前一日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种治疗护理方案下子宫全切患者临床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影响的临床价值。结果:根据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39.87±3.26)分,低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45.73±4.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子宫全切患者具有缓和心理情绪的作用,同时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有良好促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