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阳痿”,中医治法很多,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辩证治疗一例阳痿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补虚调神治阳痿
  • 简介:孩子在成长时,有两个特殊时期有逆反心理,2~5岁是第一反抗期。12-15岁进入第二反抗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在初中,生理和心理发展很快,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增加,就出现父母不让做的他偏做,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规律背道而驰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 标签: 逆反心理 孩子 理性 家长 心理发展 独立意识
  • 简介:摘要阐述对心理失眠的几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并希望加以推广应用。方法通过36例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的自我感受和临床表现鉴定疗效结论经临床观察,对心理失眠所涉及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 标签: 综合治疗 舒乐安定 六位地黄丸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型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对照组口服他达拉非片(希爱力,美国礼来公司)。治疗4周后,比较用药前后患者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分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症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IIEF-5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经卡方检验x2=11.56,(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疏肝加减方治疗肝郁型阳痿明显优于他达拉非。

  • 标签: 阳痿 肝气郁结 柴胡疏肝散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及所给启示,依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法律多维层面进行了思考。认为医患关系恶化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其形成原因是多元的;其改善途径应是全方位的;努力应是社会的;历程是漫长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必要的。

  • 标签: 医患关系 医疗行为 医疗纠纷 理性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牙齿病理性移位患者的正畸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7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牙齿病理性移位 患者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为医院儿科门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根据医院门诊药房数据库分析某院2013年儿科门诊病例,并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标准,将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2013年儿科门诊病例428例,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为98.01%。其中儿科门诊明确感染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炎常见疾病的占84.34%,其中阿奇霉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西丁钠使用频次较高,联合用药病例数占51.3%。结论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疗程及品种选择基本合理;联合用药频率普遍偏高;用药的频次及用量还需进一步规范。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西药联用是我国临床用药的优势与特色,只要联用得当、合理,可相互为用,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中西药联用的原则、中西药联用的特点、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含西药组分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浅析了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

  • 标签: 中西药联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医嘱中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合理性。方法抽查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普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和心外科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病历40份,根据文献资料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0份病历中使用不合理的2份,不完全合理的11份,完全合理的27份。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在我院的临床应用相对规范。但为节约医疗成本和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准,临床选用时仍需慎重,全面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

  • 标签: 质子泵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头孢三代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选取的从2010年1月15日至2013年1月15日的600例住院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5种最常用的头孢三代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我院600例患者最常用的5种头孢三代抗菌药物分别为为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钠、头孢咪唑钠、头孢克肟颗粒,药物的应用次数符合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征,但药物的的剂量偏大占了将近20%,最常长的药物治疗周期为22天。结论我院头孢三代抗菌药物的应用符合药物合理性用药的要求,但是还存在一些药物剂量过大和吃药时间过长的问题,所以还需要继续加强药物的管理。

  • 标签: 药物合理性评价 头孢三代抗菌药物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对157例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观察组)和126例生理性黄疸(对照组)的新生儿血清进行同步检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变化对比。观察组和对对照组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无病理性异常。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急性期心肌酶学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LDH1、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CTn-I)阳性率分别为观察组91.01%和对照组4.41%,两组结果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引起心肌损害[1]。随着黄疸的好转,综合治疗后,心肌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心肌酶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巩膜加固术后对比敏感度空间频率变化。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60岁及以上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计算每种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限定日剂量的费用(DDC)、人日均费用。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与脑梗死有关的诊疗指南,并将我院老年脑梗死患者用药情况与中国指南对比,分析其合理性。结果共收集到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430例,其中男272例,女158例;年龄为60-92岁,平均(71±7)岁。平均患病种数为5.4种,住院期间共用药物243种,平均用药种数为17种。共检索到美国、日本、中国、南非、新西兰、英国、欧洲、巴西发表的8个与脑梗死相关的诊疗指南。这些指南中涉及的药物有溶栓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降纤药、扩容药、扩血管药和神经保护药共7类。中国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有3类,分别是溶栓药、抗血小板药和降纤药,其中有2类4种在我院使用,分别是阿替普酶、尤瑞克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其DUI值分别为1.0、1.2、1.2、1.2。我院老年脑梗死患者用药涉及神经保护药13种,所需费用1782343.6元,占药费总和4599576.7元的38.75%,是指南推荐用药费用103779.7元的17倍。结论我院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用药与指南推荐用药一致性高,但是非指南推荐的神经保护药使用数量过多、费用过高,需进一步规范。

  • 标签: 脑梗死 老年人 指南 合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0例共开处方240张。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等情况分析所开处方的合理性,并对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0张处方中,其中96张不合理,不合理率为40.0%,用药不合理性表现在药物的用量用法、重复用药、联合用药、药物配伍以及药物拮抗等方面,其中,以药物的用量用法、联合用药占主导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因素是用药种类和数量、药物的费用等,进而影响到用药合理性。结论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密切,控制处方的不合理性,尤其是对抗生素的应用,对于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 标签: 处方合理性 合理用药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脉冲射频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带状孢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脉冲射频 神经病理性疼痛 治疗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近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基于心理学视角,从认知、情绪、行为、学习和人格五方面探讨多动症患儿的心理特征,为早期诊断儿童多动症提供依据。提出了感觉统合训练、自我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及认知行为干预四种心理干预疗法。

  • 标签: 多动症 心理特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其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诊的80例肿瘤患者。通过心理需求问卷表初步了解肿瘤患者的不同心理变化,并有针对性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自己的护理实践,体会到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保证患者的心情舒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是我们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肿瘤 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做好孕妇的心理保健工作。方法对在辽宁省大石桥市妇幼保健所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3370名孕妇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心理健康讲座、个体心理疏导,随机抽取200名存在心理问题的孕妇,在孕晚期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孕期妇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心理干预可缓解孕妇的敌对、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愉快的心境。结论在孕期开展心理保健工作能明显改善孕妇的不良情绪,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妇女 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为有机磷中毒患者制定有效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且针对调查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比对照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将心理学应用于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中毒 心理护理 SCL- 90
  • 简介: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1],根据疼痛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痛.慢性痛是一个危害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美国和欧洲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受到慢性痛的影响.慢性痛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医学界当前的研究热点.病理情况下,机体疼痛如中枢和外周性痛、神经病理性痛、内脏痛等发生慢性化,又被统称为慢性痛[1].研究表明,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如羟自由基)及其转化产物活性氮(如过氧亚硝酸盐)与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2]、内脏痛[3]及化疗引起的疼痛[4]密切相关.活性氧代谢紊乱,易导致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5].

  • 标签: 活性氧 慢性神经病理性痛 荧光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