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空域安全评估是确保空域方案安全合理、运行顺畅的有效手段。遵循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程序开展空域安全评估。可以全而、有效地发现空域方案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便采取措施消除、规避风险。将风险发生概率、产生的结果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确保空域方案安全性,实现安全关口前移。作为有效的评估方法之一的因果模型,有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蝶形分析法、事故风险分析四种。在空域划设后,验收安全评估阶段,因果模型可以简洁快速的对空域进行安全评估

  • 标签: 因果模型,事件树,故障树,蝶形分析,事故风险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军用航空训练任务的逐步加重,空域使用量急剧增加,飞行空域日趋拥挤,飞行冲突日益严重。为了保证各种飞行的安全和通畅,对空中飞行碰撞风险问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基于航路飞行安全间隔评估的碰撞风险研究将是保证飞行安全、加速空中交通流量的关键。

  • 标签: 空中交通管制,间隔标准,安全评估,碰撞风险,冲突解脱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也没有组织相关专家参与风险评估工作,因此,监管部门、风险评估专家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要独立工作,还要加强交流。我国参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人数很少,制定的标准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本文对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得顺利开展。

  • 标签: 险评估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铁路信号系统是铁路系统自动化控制、运行调整、集中监测和行车指挥的综合性信息系统,信号系统信号安全直接影响铁路列车的安全运行,进而影响铁路运输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安全性,甚至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在分析铁路信号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风险威胁进行评估,并以此建立铁路信号系统信息风险评估模型,以期实现信号系统信息安全评估的科学化、准确化。

  • 标签: 信号系统 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方法以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1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取院内常规转运措施,观察组58例患者,在评估院内转运风险的基础上,制定安全护理措施,实施安全转运。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工作中,应评估患者院内转运时的风险因素,针对其风险因素制定安全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危重症 风险评估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飞行员行为及心理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方法:筛选出 100名住院飞行员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名,对照组不予以行为及心理干预,观察组予以行为及心理干预,干预后对比两组飞行员的行为方式、心理健康状况、飞行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航空安全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行为方式评分优于对照组与本组干预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本组干预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飞行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8.0%)低于对照组( 20.0%)与本组干预前( 22.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的航空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与本组干预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飞行员行为及心理因素对航空安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对飞行员的行为及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行为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且能够大大降低飞行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 标签: 飞行员 行为方式 心理因素 航空安全
  • 简介:摘要输油管道的泄漏和破裂等相关问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工作人员便针对输油管道中潜在的焊缝缺陷问题继续无损检测,该检测方法在很多工程项目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也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接下来笔者将以环焊缝缺陷问题为主体,从无损检测分析、漏磁检测失效评估、无损检测安全评定、环焊缝强度评定等方面内容展开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 标签: 无损检测 输油管道环焊缝缺陷 安全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中质量评估对不安全因素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接受收手术的 8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 40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开展质量评估,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和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用药差错、护理差错、不安全事件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质量评估,对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质量评估 不安全因素 控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中质量评估对不安全因素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收手术的8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0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开展质量评估,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和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用药差错、护理差错、不安全事件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质量评估,对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质量评估 不安全因素 控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评估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208例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这208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再另选取同时期200例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可知,两组产妇的分娩生存率相同,对照组的分娩成功率、新生儿生存率高于观察组,同时其新生儿缺陷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由此可见,对照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略优于观察组,但两组产妇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5.0%(10/200)、5.7%(12/20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的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分别为(8.9±1.3)h、(177.9±18.8)ml,与观察组的(9.1±1.4)h、(180.3±19.2)ml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条件评估,严密监控分娩过程,部分孕妇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同时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向孕妇推荐和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可行性 安全性
  • 作者: 聂长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1504)  【摘 要】目的:深入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克林霉素治疗,观察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盆腔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应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护理风险评估单在低视力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选取本院低视力患者共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风险评估单以及有关的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51±2.74,医患纠纷占比9.5%,摔伤和坠床占比28.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7.32±2.68,医患纠纷占比3.1%,摔伤和坠床占比9.5%。实验组明显强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护理风险评估单在低视力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患者投诉,保证了医疗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眼科护理风险评估单 低视力患者 安全管理
  • 作者: 郑雯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二病区  江苏杭州  310002)  【摘  要】目的:探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选择其中2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另外25例老年患者做危险因素评估(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4.0%(1/25)相较于对照组老年患者跌倒率16.0%(4/25)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0,P<0.05)。结论:根据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中的条目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起到了降低跌倒发生率的效果,降低了老年患者受伤的风险,保证了护理安全。对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有借鉴意义。  【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改良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改良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新入院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同时与患者及家属签署预防跌倒/坠床安全知情同意书,筛查出高危人群,做好预防工作,并对该人群进行重点监控。结果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改良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有助于临床识别跌倒高风险病人,有效减少及预防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跌倒/坠床 改良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预防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安全的防范过程中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248例接受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的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我院在2018年4月~2018年6月所收治的301例新入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防范效果。结果实验组跌倒、坠床以及护理投诉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安全防范中采取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够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

  • 标签: 跌倒 坠床 危险因素评估表 护理安全 防范效果
  • 简介:摘要对于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在这个系统建立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建立起关于全面的安全风险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我们对于系统的整个安全状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进行预测和评估,在对于实现预测风险和早起预警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并把这些具体运用到实际工作上去,对于安全隐患威胁的减少,风险的降低,误差的减少等等都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 标签: 空管安全 指标体系 设计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柯氏评估模型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操作培训效果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实验组采用柯氏评估模型评估操作效果的方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护生分别参加操作技能和理论考核,带教老师、总带教共同进行考核评分,科室护士长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护生操作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柯氏评估模型对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操作培训效果评估,有利于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激发学习需求,提高沟通能力。

  • 标签: 柯氏 评估 护生 操作 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其中女性36人,男性24人,年龄为40至70岁)2018年0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全部符合《中国痴呆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排除精神因素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近6个月内未接受过促认知药物治疗患者,MoCA评分小于26分,简易智能量表评分>27分,病程大于6月。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经过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组,2次/日,疗程8周,在第2、第4及第8周末再次进行MoCA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MoCA分值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组,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主要在第8周疗效显著(P<0.05),早期(第2周、第4周)无显著疗效(P>0.05);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比较,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认知障碍,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依从性好,安全性高,治疗周期至少8周。

  • 标签: 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轻度认知障碍 安全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患者,探讨临床护理评估与实践的路径并总结经验。方法以我院急救室收治的重症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评估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评估组在护理前通过阅读病例、生理检查、评分系统以及沟通观察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对照组未进行护理评估即进行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综合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评估组护理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0.6%,评估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实施护理评估,通过专业的评断标准,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保障了护理的质量,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显著提升,综合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运用。

  • 标签: 重症疾病 护理评估 护理实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