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护理人员应用平车运送需要输液或同时输血、持续冲洗患者时,取用输液不方便及容易遗失问题,在原来的医用平车上安装可回收式输液,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医用平车安装可回收式输液。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选取在我院手术室手术患者160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应用安装有可回收式输液的医用平车,对照组应用普通平车及活动旗杆式输液。比较手术结束后需要运送患者时,护理人员从手术室间走出去取平车回来的时间及患者运送完毕后输液遗留率,以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巡回护士取平车时间(63.34 ± 4.72)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61 ± 3.82)s(t值为-29.89,P<0.01),对照组巡回护士输液遗留率为6.25%(5/80),试验组为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16,P<0.05)。结论在医用平车上安装可回收式输液,保持了输液的清洁,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使用平车时,也减少了重新拿取输液的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杜绝了输液的遗失,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医用平车 可回收式 输液杆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疗机构可回收医疗废物处置现况和影响回收的因素,以提高可回收医疗废物的回收利用。方法2019年对辽宁省20家三级医院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可回收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等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对25名管理人员和5名转运人员进行现场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有18家三级医院单独回收可回收输液瓶和输液袋;仅有1家综合医院收集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废弃瓶。可回收医疗废物量与实际开放床位数有线性关系(F=47.177,P=0.000),综合医院医疗废物产生量和可回收医疗废物产生量均远高于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影响回收的主要因素为医院对法律法规掌握不及时、院内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区域内缺少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转运人员依从性差。结论医院应及时制定、更新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化收集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管;建议采用废弃物追溯系统。加强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按需评审可回收医疗废物企业资质。

  • 标签: 可回收医疗废物 输液瓶 输液袋 影响因素 经济损失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新型可回收下腔静脉(IVC)滤器的滤过效果、稳定性、安全性及可回收性。方法中华小型猪26只,急性实验组7只,考查滤器在体内的释放及回收情况以及滤过效果和稳定性;长期观察组19只,分为A、B两组,A组5只,B组14只,考查滤器在体内的稳定性、致栓倾向、可回收性以及置入不同时间段(10~60天)IVC壁的病理改变。结果急性实验组共进行19次释放及15次回收,操作均顺利完成,其中一枚滤器脚进入左肾静脉,位置明显偏斜,其余滤器位置均无明显移动及偏斜。长期观察组释放过程均顺利完成,滤器无明显偏斜,除40天后一枚滤器脚位于血管轮廓外,未进行回收。正位测量猪IVC直径为1.6~2.2cm,平均(1.85±0.17)cm。病理检查示:10天后IVC内膜轻度增厚;20天后滤器脚已被血管内膜覆盖,内膜中度增厚;30~60天后,内膜明显增厚。结论新型可回收IVC滤器滤过效果可靠,释放及回收简便,在动物体内使用安全,可回收期限可达60天。

  • 标签: 肺栓塞 下腔静脉滤器 可回收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ZQL型可回收式滤器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或)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分别置入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和进口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再行局部溶栓治疗,最后根据治疗情况取出滤器或长期留置滤器。结果2组间预防肺动脉栓塞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通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未再发生肺动脉栓塞。护理上应注意滤器置入、取出及溶栓术后下腔静脉急性闭塞、肺动脉栓塞再发生的观察和处理。结论国产ZQL型可回收式滤器可满足不同消费能力的人群需求,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体外模型,评估新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滤过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在体外建立下腔静脉模型,在不同管径、不同大小栓子及不同位置上分别评价滤器的稳定性及对栓子的捕获能力,并与Recovery可回收滤器进行对比。用牛血管重复实验,观察新型滤器滤过效果及稳定性。结果在体外下腔静脉模型中,新型可回收滤器对直径为2、3、5mm的栓子滤过率分别为91.50%、96.50%和99.50%,管径为21、28mm时滤过率为别为98.00%、93.67%,水平及垂直条件下栓子滤过率为94.33%、97.33%,总体滤过率为95.83%。Recovery可回收滤器在以上条件下的滤过率分别为81.00%,91.00%,95.00%;92.33%,85.67%及87.67%,90.33%,总体滤过率为89.00%。用牛血管取代硅胶管后,新型滤器在不同条件下的滤过率分别为88.50%,94.00%,98.00%;94.67%,92.33%及91.33%,95.67%,总体滤过率为93.50%。在实验过程中,两种滤器均未发现明显移位及偏斜现象。结论新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滤过效果及稳定性可靠,体外实验滤过效果优于Recovery滤器。

  • 标签: 腔静脉滤器 动物实验 体外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的组成,然后详细分析了机关键部件在重载、大冲击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包括疲劳磨损、塑性磨损、磨料磨损和机械磨损等。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针对这些磨损机理的检修技术,包括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检修后的性能评估等方面。旨在为机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放疗前后置入可回收覆膜支架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所有食管癌行放疗及置入可回收覆膜支架患者,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成功率、生存时间及并发症。结果26例放疗后置入支架(甲组)支架置入成功率923%,15例支架置入后放疗(乙组)支架置入成功率100%,甲组上消化大出血、出血、胸骨后疼痛及异物感,食管穿孔发生平均高于乙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乙两组在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狭窄及支架移位上午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组生存时间高于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前食管支架置入较放疗后食管支架置入并发症发生少,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放疗前食管支架置入是食管癌并梗阻患者治疗理想方法。

  • 标签: 食管癌 可回收覆膜支架 放疗 胃镜
  • 简介:目的探讨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滤器植入路径及回收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77例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经股静脉(71例)及右侧颈内静脉(6例)路径放置Celect滤器。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滤器在体内留置时间为10~111天,平均37.5天。2例(2.6%)发生症状性肺栓塞(PE),无致命性PE。64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回收,62例(96.9%)成功取出,2例取出失败。27例(42.2%)捕获大量血栓,经导管溶栓后二期回收。左侧股静脉路径放置时滤器倾斜可能性大于右侧股静脉(P<0.01)。结论Celect滤器用于骨折合并DVT的患者可有效预防PE。滤器于股静脉路径植入时无明显前跳及回缩现象,定位良好,安全性高;颈内静脉路径植入可能有0~2cm回缩距离。捕获大量血栓也可在溶栓后顺利回收,最大程度提高了滤器可回收率,鉴于不可预知的远期风险,建议在PE风险可控时及早回收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 腔静脉滤器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在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应用和提高滤器取出率的途径。方法对2007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6例骨创伤合并下肢DVT(均经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于骨科手术前均置入可回收滤器,以预防围手术期发生致命性肺梗塞(PE)。采用圈套器联合导丝牵拉法处理倾斜滤器;对滤器内大块血栓置管溶栓治疗。结果486例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均置入成功。围手术期无症状性PE发生。滤器在体内的留置时间为(18.4±4.3)d,其中152例捕获到血栓。447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取出操作,共取出滤器441个,技术成功率为98.7%,6例取出失败。总的滤器取出率为90.7%。结论可回收滤器用于骨创伤合并下肢DVT患者可有效预防PE。完善的患者信息登记和随访、妥善处理滤器内血栓和滤器倾斜,有助于提高滤器取出率,更好地发挥可回收滤器的优势。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一种肝脏金标植入新方法在兔肝脏内固定及取出的可行性,以期用于射波刀金标追踪治疗。方法分为活体实验和离体实验。活体实验对10只家兔麻醉后,经皮肝穿刺植入3颗金标,10 d后植入设有外置套管和固定细线的第4颗金标,以射波刀分别对参照组(第1颗和第2颗)和套管组(第1颗和第4颗)配准后追踪,施照结束后,评估金标植入成功率、配准精度及取出的安全性。离体实验在离体的肝脏进行金标拉力测试,测量弹簧圈金标和无弹簧圈金标取出时所受阻力。结果实验过程中金标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情况,植入与回收成功率均为100%。操作过程家兔未发生明显相关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所有金标均成功追踪,套管组的配准平移偏差在头脚方向和前后方向高于参照组(Z=-11.77、-4.57,P<0.05),而左右方向低于参照组(Z=-2.52,P<0.05)。金标拉力测试结果显示弹簧圈金标拉力为(2.23±0.85)N,无弹簧圈金标拉力为(0.81±0.13)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P<0.05)。结论螺旋线圈结构金标在穿刺针道内的固定效果好,细线限制了金标肝外远处移位,套管为金标回收建立通道,整体操作简单易行。

  • 标签: 可回收金标 经皮经肝穿刺 射波刀 家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镜智能导航下植入可回收金标在射波刀同步呼吸追踪的可行性。方法在充气状态下获取经反腐处理的生物猪肺CT影像,利用智能导航软件在左、右肺叶分别设计8例模拟肿瘤病灶位点。设置多痰支气管环境组4例和湿润支气管环境组4例,根据射波刀金标植入原则,将智能规划后的32个可回收金标经支气管植入到每个模拟肿瘤病灶周围。模拟呼气末状态,再次扫描生物猪肺获取植入的金标CT影像,并记录成功植入金标数。利用射波刀计划系统(Multiplan v4.6)设计8个可执行的Synchrony治疗计划,对模拟呼吸运动的生物猪肺进行施照,记录可追踪金标数。施照后通过支气管镜取回已植入的可回收金标,记录成功回收金标个数。提取射波刀log文件中的治疗数据进行追踪数据整理分析,统计整个治疗过程的平移修正偏差、旋转修正偏差以及刚性误差。结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可回收金标滑脱、掉落等情况。支气管镜智能导航引导下成功植入与取出可回收金标32个,植入成功率与回收成功率均为100%。射波刀施照过程中金标追踪率为100%,刚性误差均<5 mm,治疗后统计射波刀log文件数据,多痰支气管环境组与湿润支气管环境组在左右方向平移偏差、左右方向旋转偏差、俯仰方向旋转偏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痰支气管环境组在前后方向平移偏差(Z=-3.57, P<0.01)及头脚方向平移偏差(Z=-2.53,P<0.05)稍高于湿润支气管环境组,而平旋方向旋转偏差(Z=-3.88,P<0.01)及刚性误差(Z=-3.32,P<0.01)均低于湿润支气管环境组。结论经支气管镜智能导航植入可回收金标技术可行,可回收金标在体模支气管内稳定性好,且射波刀追踪精度可满足临床要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教学应用前景。

  • 标签: 可回收金标 射波刀 磁导航 同步呼吸追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第三代分节顺应性全腹膜可回收食管支架用于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8月因食管癌并吞咽困难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拟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单双月进行分组,单月置入第三代分节顺应性全腹膜可回收食管支架(分节食管支架组)、双月置入传统食管支架(传统食管支架组)。对比分析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术后1周、3个月患者生存率、吞咽困难改善率、体能状态改善率,术后3个月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内有12例死亡,分节食管支架组生存率为97.3%(179/184),传统食管支架组为95.9%(162/169)(χ2=0.544,P=0.461);分节食管支架组生存者的吞咽困难改善率为99.4%(178/179),传统食管支架组生存者为98.8%(160/162)(χ2=0.008,P=0.931);分节食管支架组生存者的体能状态改善率为31.3%(56/179),传统食管支架组生存者为27.8%(45/162)(χ2=0.502,P=0.479)。术后3个月内有55例死亡,分节食管支架组生存率为84.8%(156/184),传统食管支架组为84.0%(142/169)(χ2=0.039,P=0.844);分节食管支架组生存者的吞咽困难改善率为71.8%(112/156),传统食管支架组生存者为76.8%(109/142)(χ2=0.957,P=0.328);分节食管支架组生存者的体能状态改善率为43.6%(68/156),传统食管支架组生存者为43.0%(61/142)(χ2=0.012,P=0.912)。术后3个月内,分节食管支架组胸痛发生率、食管出血发生率、食管穿孔发生率、支架移位发生率分别为45.7%(84/184)、7.6%(14/184)、3.8%(7/184)、7.6%(14/184),传统食管支架组分别为60.9%(103/169)(P<0.05)、14.2%(24/169)(P<0.05)、8.9%(15/169)(P<0.05)、16.6%(28/169)(P<0.05)。结论第三代分节顺应性全腹膜可回收食管支架用于食管恶性狭窄的疗效与传统食管支架相似,安全性更优。

  • 标签: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 第三代分节顺应性全腹膜可回收食管支架 传统食管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FCSEMS)和塑料支架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A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移植术后A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植入支架不同分为FCSEMS组和塑料支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次数、留置支架个数等指标。结果共纳入54例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48(34~65)岁。FCSEMS组纳入23例,塑料支架组纳入31例,手术总体技术成功率为98.3%(176/179)。FCSEMS组治愈21例,缓解2例;塑料支架组治愈29例,缓解1例,失败1例,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CSEMS组支架留置时间、ERCP次数和留置支架个数中位数分别为5.9个月、2次、1个,塑料支架组分别为9.5个月、4次、8个,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CSEMS置入对于肝移植术后AS的治疗同塑料支架一样行之有效,但留置支架时间、内镜治疗次数和置入支架个数较后者减少,同时需要警惕支架移位或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移植 胆管吻合口狭窄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金属支架 塑料支架
  • 简介:摘要弓形虫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中存在的外层视网膜光感受器分离首次以体锥体分离(BALAD)来命名,表现为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上光感受器内节在肌样体水平上分离,形成独特的视网膜囊腔。随后许多研究相继报道了不同疾病中存在的BALAD。外层视网膜中,光感受器内节的肌样体区结构相对薄弱,当促进光感受器外节附着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上的外向力超过光感受器内节肌样体的抗拉伸强度时,肌样体带分裂,形成BALAD。BALAD具有其独特的多模态影像特征,识别BALAD可以为临床诊断、鉴别以及治疗眼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BALAD命名的发展过程、解剖结构特征、病理生理机制、多模态影像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脱离 杆体锥体分离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不仅启动免疫反应和诱导免疫耐受,还在调节免疫反应与免疫耐受的平衡中起决定性作用.肝脏因其固有的移植耐受性而在免疫耐受研究中深受关注,肝移植物容易存活,伴有肝移植的其他器官(如心脏、肾脏等)移植存活时间也较其单独移植明显延长.最近有人提出,在肝移植耐受中DC可能起关键作用,但因其难于分离培养,国外仅美国Pittshburgh大学在做相关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材料与方法:1.肝非实质细胞的分离:取6~8w小鼠,麻醉后无菌开腹,门静脉插管,用前灌液(PBS+肝素500μ/100ml)灌流2~3min,改用注射器缓慢推注2mlⅣ胶原酶(GIBCOL公司,0.05%);取材后剪碎,15mlⅣ胶原酶液(0.05%)体外消化30min.尼龙网过滤,PBS液清洗(400g×5min离心)两次,稀释成4~5ml细胞悬液.下铺细胞分离液Percoll(Pharmacia公司)制成的不连续密度梯度液,500g×30min离心后,细胞分三层,先吸弃最上层细胞碎片,再吸取两液体界面的肝非实质细胞,避免吸到最底层的血细胞,RPMI1640液(GIBCOL公司)清洗两次,400g×5min离心,即可得肝非实质细胞.2.肝树突状细胞(HDC)的培养:将肝非实质细胞用含灭活的10%胎牛血清(GIBCOL公司)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5×106/ml,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孔1ml,加GM-CSF(GIBCOL公司)10ng/ml.培养第三天轻轻吸去未贴壁细胞,换液.后隔天半量换液,培养第7~8d可收取HDC.结果与讨论每只小鼠可得肝非实质细胞约1.0~1.5×107个,细胞大小不一,类型较多.培养24~48hr后,有大量细胞贴壁生长,少量HDC前体细胞半贴壁状散在分布,经筛选、扩增,第4d时HDC数量增多,出现6~8个细胞组成的小集落.第7~8d,HDC数量增多,此阶段细胞有一明显的增殖高峰,有大量半贴壁半悬浮的集落,集落表面的细胞有小的突起.第7~8d,每只小鼠HDC得率约为2~3×106个.因HDC难于分离培�

  • 标签: 分离培养 杆树突状 树突状细胞
  • 简介:随着助听器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听器已成为听力康复的最主要手段.对于大多数不需手术治疗的耳聋患者,通常采用气导式助听器来缓解听力障碍.随着气导式助听器的发展,其适应症不断扩大,设备也愈加先进,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各种耳聋患者的要求.

  • 标签: 助听器发展 发展应用 式助听器
  • 简介:供应室是医院的后勤保障科室,它不但承担了全院各项工作所需器械、用具的供应,还集中了物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保管、发放等工作.而回收间是供应室第一窗口,是使用后医疗用品回收处理的第一站,其工作质量关系到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为此,笔者就回收间的管理浅谈如下观点.

  • 标签: 供应室 回收间 医院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企业、社区、媒体、公安等部门全面参与的过期药品回收长效联动机制,在过期药品回收中充分发挥药监部门的监督作用,  3.4建立与公安部门长效联动药监部门在社区回收、企业回收的基础上不应忽视非法药品回收对于社会的巨大危害以及相对于国家、企业合法回收的抵制作用

  • 标签: 回收问题 药品回收 过期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