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近五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降低趋势。降低明显的指征依次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头位难产。升高明显的指征为瘢痕子宫,巨大儿,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大力宣传自然分娩好处,广泛开展镇痛分娩及陪伴分娩,加强责任心,提高识别/处理头位难产/胎儿窘迫的能力,提高阴道助产技术,合理把握剖宫产指征与时机,降低以往的高剖宫产率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株洲市60岁以上人群2年内COPD患病率变化原因分析,为本地区老年人群COPD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人员都要过严格统一培训。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情况、饮食习惯、个人病史及家族病史,具体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痛风史等。所有受试者都要接受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等,并进行血生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结果显示,与2011-2012相比,年龄、吸烟、儿童期肺部感染史因素增加以后,COPD患病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吸烟患者相比,吸烟者COPD患病率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因素年龄分层分析发现年龄为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年龄的增长,COPD患病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儿童期肺部感染史因素回归分析均发现儿童期有肺部感染史者COPD患病风险是肺部无感染史者的2.36倍。吸烟、家族COPD史、患病史、是否儿童期肺部感染作为自变量,以COPD为因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家族COPD史、是否儿童期肺部感染是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儿童期肺部感染史等因素是株洲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COPD患病率的危险因素,因此,COPD是可防治的,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

  • 标签: 60岁以上老年人 COPD患病率变化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后血糖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5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1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了血糖监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早产儿发生血糖变化的高危因素、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14例患儿有47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41.2%,其中9例患儿发生持续性低血糖,1例外院转入患儿发生低血糖性抽搐;有11例患儿发生高血糖,发生率为9.6%,其中8例患儿低血糖与高血糖均有发生。低血糖发生原因占前5位分别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GDM)、窒息、感染、胎龄低于33周、出生体质量<1500g。结论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高,出生后及时监测血糖、恰当处理,可减少其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早产儿 血糖变化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治疗,以达到稳定情绪、改善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

  • 标签: 肿瘤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分析甲亢患者在治疗前后血中Cu、Fe、Zn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原子吸收分光光谱的技术(AAS)分别检查48例甲亢患者,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血中Cu、Fe、Zn含量的变化。结果甲亢患者治疗后,血中Cu、Fe、Zn的含量明显增高、恢复正常,甲亢是高代谢症候群,直接影响Cu、Fe、Zn代谢紊乱。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且QT期间延长患者也多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存在多处异常改变,定期检查心电图可以良好的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失代偿性肝硬化 心电图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估高钾血症心电图变化及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高钾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电极法进行血清中钾含量的测定,患者血清中钾含量测定显示为高钾血症后,立即采用kenz110型心电图机对患者行心电图诊断。结果(1)92患者中有50例患者经心电图诊断患有高钾血症,其病因主要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血清中钾含量测定比较,符合率为54.35%;其余42例患者经心电图诊断无高钾血症,其病因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胃肠炎、以及恶性肿瘤;(2)92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血清中钾含量为5.5~7.0mmol/L。结论不同病因的高血钾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不同,心电图变化对临床诊断高钾血症有重要的价值,与血清中钾含量的测定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钾症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钾离子 高钾血症 诊断 心电图 病因 评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不仅对盆腔器官起支持作用,还是涉及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一个复杂功能体。与男性不同,女性盆底经历了许多生活有关的适应性改变及内分泌事件。这种改变的大多数临床表现在绝经后更为明显并贯穿女性的老年期。这篇文章总结了女性中年及之后盆底在病理生理及临床方面的主要改变,重点讲述其与排尿及排便障碍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盆底 老年 盆腔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肺栓塞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肺栓塞治疗的患者105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和抗凝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一致。结论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产生一定的改善,且肺栓塞与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和参考。

  • 标签: 肺栓塞 治疗前后 心电图变化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妊娠期妇女血脂生理变化的趋势,为建立妊娠期妇女血脂变化正常范围作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妇女各100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非妊娠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患者血脂变化。结果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的孕妇各项血脂水平临床指标(TC、TG、HDL-C、LDL-C、apoA以及apoB)均显著高于同期非妊娠的健康妇女(P<0.05),但妊娠早期妇女与非妊娠期妇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中期妇女各项血脂生理指标显著高于妊娠早期妇女(P<0.05),且显著低于妊娠晚期妇女(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血脂水平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并且妊娠早期、中期与晚期血脂水平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妊娠 血脂 生理性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保证用血安全。方法对2013~2014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主要的原因是ALT增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后依次是离心破损等。结论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献血前宣教及献血征询工作,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COPD急性发作的患者及45例健康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患者TT3、FT3下降明显(P<0.05),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TT3、FT3差异无显著性,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TT4、FT4及TSH无显著差异,但死亡组TT3、TT4、FT3、FT4均较缓解组有所下降(P<0.05),TSH低于缓解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降低幅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甲状腺激素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汗学龄前儿童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变化。方法因多汗就诊的学龄前儿童80例,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并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并设正常体检学龄前儿童80例作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3增高,TSH降低,PTH降低,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T4无明显变化。结论多汗儿童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发生了变化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s,FS)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17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热性惊厥患儿为惊厥组,同期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酶谱变化。并将惊厥组分为四个亚组,单纯性热性惊厥(Simplefebrileseizures,SFS),抽搐时间〈5min的59例为甲组,5-15min的44例为乙组;复杂性热性惊厥(Complexfebrileseizures,CFS)患儿选取24小时抽搐〉2次以上,每次抽搐时间均〈5min的37例为丙组,至少有1次抽搐时间〉5min的32例为丁组。比较抽搐时间及抽搐次数对心肌酶谱的影响。结果: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yocardiumbrain,CK-MB)、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actatedehydrogenaseisozyme,LDH1)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搐时间长、次数多的患儿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5)。结论:FS可有心肌损伤。患儿抽搐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心肌损伤越严重。治疗FS同时应注意保护心肌。

  • 标签: 热性惊厥 心肌酶谱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