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小肠移植术后血清及移植肠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动态变化与病理组织变化,来探讨HMGB1在小肠移植术后变化意义及原因。方法选用近交系SD大鼠与近交系Wistar/A大鼠,建立异位小肠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组。A组:对照组(SD)大鼠36只,仅行开关腹及左肾切除术;B组:同基因移植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36只;C组:异基因移植组(供体为SD大鼠,受体为Wistar/A)36只。术后2h、12h、1d、3d、5d、7d处死6只大鼠,采血分离血清,同时获取移植肠。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HMGB1及IL-2水平,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测定移植肠中HMGB1及IL-2的表达水平;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肠的病理变化。结果小肠移植术后能致大鼠血清及肠组织中的HMGB1表达升高。在血清中,B组HMGB1在手术后出现了1次高峰,12h达高峰,而后至术后第3天时下降至正常;C组HMGB1于手术后出现2次高峰,分别于术后12h及术后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组织中,B组手术后移植物内HMGB1水平略有升高,但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组,术后5d,移植物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移植术后血清HMGB1水平与移植损伤有密切关系,小肠移植术后检测血清中HMGB1水平可能成为一个对预测小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评估急性排斥反应程度的一个潜在、有用的指标。

  • 标签: 大鼠 器官移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移植物排斥
  • 简介: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华优秀文化长期与中医药学文脉相承,水乳交融的丰硕成果。《永炎医说》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观念与方法、思维与创新相联系的学术著作。本刊特开辟视点“永炎医说”栏目,系列推出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 标签: 医易 中医药学 师承教育 学术著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病例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展开心电监测,并对比分析监测结果。结果甲亢组患者的心电异常率为87.5%,健康组心电图异常率21.6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亢者心电图异常率较正常人高,且主要以ST-T段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左心室高压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电图 变化 异常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血脂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20例老年人按年龄分高龄组(>90岁)、老年组(75~89岁)、老年前期组(60~74岁)3组,抽空腹静脉血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C)、总胆醇(TCH)、甘油三酯(TG)四项,观察了各组血脂平均水平,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高龄组HDL2C、LDL2C、TCH水平明显低于前两组,老年组TCH、TG水平低于老年前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HDL2C、LDL2C较老年前期组也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其血脂水平异常有所不同,应根据血脂变化规律进行干预,而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需要服用降脂药。

  • 标签: 血脂 老年人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其负面影响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存问题,社会公众应积极关注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通过保护地球大气和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加强气象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和疾病控制能力建设,改善日常不良卫生习惯,积极锻炼等来抵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 标签: 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 疾病 气候监测 气象服务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小儿全麻期间体温变化的影响及处理,并探讨围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意义。方法选择ASAI-Ⅱ级小儿100例,随机分为非体温保护组(A组)和体温保护组(B组)。结果A组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P<0.05),在小儿全麻手术期间检测体温并采取保温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全麻 体温 变化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与弱视成人患者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比分析,探讨P-VEP、OCT在弱视患者中的临床变化。方法正常人15例30眼(年龄16~35岁),弱视30例30眼(16~35岁),选择德国ROLAND视觉电生理仪,蔡司StratusOCT(CarlZeissMeditc,Dublin,CA)进行检查,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1)弱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VEPP100振幅降低、潜伏期延迟,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2)弱视组OCT视乳头周围平均RNFL厚度较正常组变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弱视组P-VEPP100振幅降低、潜伏期延迟,提示弱视患者视觉传导通路存在异常,弱视组视乳头RNFL厚度变薄,提示视网膜形态学也发生改变。

  • 标签: 成人弱视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医生这个群体是医疗卫生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群体,不过,一段时间以来,他们的群体形象欠佳是个不争的事实,只有在防控“非典”、汶川大地震的医疗救援等危急时刻,他们的形象才强势反弹。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很多,比如医生收红包、态度不好、医术不精,等等。实事求是地讲,无风不起浪,正是由于此类有损医生形象的事件频发,

  • 标签: 群体形象 医生形象 媒体 医疗卫生系统 汶川大地震 “非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方法内容将包括一些药物成分在制剂、贮存以及应用过程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以及合理解决的办法。结论在药剂的应用和产生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成分配伍不当而造成严重的制品质量事故,因此有必要讨论药物及制剂要配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标签: 药物制剂 配伍变化
  • 简介:摘要医学生心态的调整是成为正式临床医生前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不仅有利于医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职业规划,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贡献。主要对医学生的认同感、幸福感以及择业观作一一阐述,并对于心态调整的方法加以说明。

  • 标签: 医学生心态 心态调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运动员心电图变化的状况。方法随机抽取205名运动员的体检档案,包括专业训练前的体检表;专业训练期间的体检表;退队不参加训练的体检表,选用体检表中心电图项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205名运动员在专业训练前心电图异常者有0名,占0%;在专业训练期间心电图异常者有160名,占78%;退队不参加训练心电图异常者有10名,占4.87%。结论运动员心电图在专业训练期间会发生变化

  • 标签: 心电图 运动员 专业训练
  • 简介:摘要发热时机体代谢变化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变化;功能变化有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变化

  • 标签: 发热时机体代谢 功能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抑郁症患者4周的治疗对其PSG(睡眠多导图监测)前后变化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四周后分别进行HAMD-17、PSQI评估并进行PSG监测,在治疗结束后做对照分析。结果治疗4周前后HAMD-17及PSQI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SG各项指征有明显好转。结论应用抗抑郁药物或合并其它药物治疗抑郁症在改善其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同时也在改善其睡眠障碍,体现为总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升、深睡眠比例增多等。

  • 标签: 抑郁症 PSG(睡眠多导图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后心电图变化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92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伤后早后期分别行心电图(ECG)监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损伤患者早期ECG改变162例占84.4%,ECG正常30例占15.6%,经治疗后ECG正常的患者病情全部好转,异常的162例中39例病情恶化致死亡,死亡者ECG有显著多项改变。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急性期极易产生脑心综合症,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可随脑疾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对脑外伤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ECG的异常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外伤早期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 标签: 急性脑外伤 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明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酶水平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造模组。分析大鼠血清NO合酶水平肝功能损害后的变化趋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衰组大鼠血清NO合酶水平肝功能损害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SD大鼠在急性肝衰竭初期血清总NOS和INOS水平显著降低,这一时期NO生成减少。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NO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同时进行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检测。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及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随着病情缓解尿酸水平下降,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 标签: COPD急性加重期 血清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