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昆仙胶囊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小鼠肺组织病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昆仙胶囊组及甲泼尼龙组,每组15只.空白组气管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0.02ml,其余3组以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mg/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并于造模后第7、14、28天分批处死小鼠,留取血样测定细胞因子IL-6、IL-10、IL-13、GM-CSF的含量,并取肺脏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与空白组对比,其他各组第7、14、28天小鼠体质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昆仙胶囊和甲泼尼龙组小鼠体质量有所增加(P〈0.05);②在第7、14、28天昆仙胶囊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小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理评分降低(P〈0.05);且第28天时,昆仙胶囊组仅形成轻中度肺间质纤维化.③在第7、14、28天昆仙胶囊组血清IL-6、IL-10、IL-13、GM-CSF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而昆仙胶囊组与甲泼尼龙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仙胶囊能显著降低肺间质纤维化小鼠血清IL-6、IL-10、IL-13、GM-CSF表达水平,减轻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从而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的炎症反应和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昆仙胶囊 甲泼尼龙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22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对于肺炎患儿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尽量使用正常肌注针头时,提高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成功率方法两组医患同时注射240万单位卞星霉素,两位患者的臀部每侧注射120万单位,同样使用的22号的针头,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不一样结果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短的成功结论尽量减少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减少针头堵塞的可能性

  • 标签: 长效青霉素 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48例(2015年1月-2016年6月),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为95.83%VS75.00%、4.17%VS29.17%(P<0.05),且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的维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其疗效较红霉素有显著的提高,而且能尽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自2016年2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产生药效互补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阿奇霉素单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单独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高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快,结果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71%显著少于对照组26.79%,结果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序贯疗法用于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分析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根据医治药物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1例)单纯行阿奇霉素医治,观察组(34例)联合红霉素医治,对比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咳嗽、退热、啰音及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均显著更长(P<0.05);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更高(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医治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及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介绍林可霉素的兽医临床应用,通过介绍它的分子结构、致病机理、药物动力学以及与其他药物的作用,最终充分说明了林可霉素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林可霉素 分子结构 兽医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临床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对比。方法:分析了我院从 2014年 4月至 2016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276例接受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分析两种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并对比。结果:在报告资料中发现,罗红霉素组患者共有147例,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1%( 31例);阿奇霉素组患者共有 129例,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1.1%( 40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还有少部分的神经系统损害、肝胆功能损害、外周血细胞的破坏等。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十分谨慎,重视服用该两种药物后患者的监理,预防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2例,采用红霉素20mg/kg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实验组95例,采用阿奇霉素10mg/kg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确切,治疗总有效率高,住院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因患有支原体肺炎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给予观察组克拉霉素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以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克拉霉素治疗相比阿奇霉素不仅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以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治疗儿童肺炎的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某医院对 2013 年 2月~ 2016年 2月收治的 120 例肺炎 支原体肺炎 患儿 展开了临床研究 ,分为对照组( 55 例 )和观察组( 65 例 ),分别采取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而本人对该医院的治疗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 低于 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方法,能将其体温降低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缩短,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 肺炎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40例、2014年2月22日-2016年2月22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探究2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时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18例,体温恢复时间2.10±1.02天,咳嗽恢复时间4.54±1.21天,肺啰音恢复时间4.75±1.59天,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治疗总有效例数10例、体温恢复时间3.99±1.55天,咳嗽恢复时间6.87±2.22天,肺啰音恢复时间6.99±2.10天)相比较,较优,P<0.05,差异显著。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6月份—2017年5月份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0例,其中是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经过不同治疗,其临床疗效存在差异,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行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2例,采用红霉素20mg/kg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实验组95例,采用阿奇霉素10mg/kg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确切,治疗总有效率高,住院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和阿奇霉素单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9936.4±183.6/μl,C反应蛋白水平1.2±0.5mg/l,退热时间5.2±0.4d,啰音消失时间7.1±0.7d,止咳时间5.3±0.6d;对照组患儿白细胞计数9765.8±196.3/μl,C反应蛋白水平1.5±0.3mg/l,退热时间6.3±0.3d,啰音消失时间8.8±0.5d,止咳时间7.3±0.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痛2例,呕吐0例,皮疹0例;总计2例;对照组患儿腹痛4例,呕吐3例,皮疹1例,总计8例;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对临床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比较,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罗红霉素的患者500例(作为A组),同时收集该院采用阿奇霉素的患者500例(作为B组),A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B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A组给予罗红霉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0%,B组给予阿奇霉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0%,P<0.05。结论在临床对于使用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患者,用药后医护人员应当加强监测的力度,同时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积极的掌握,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药物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