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华创伤杂志》第七届编委会成立一年来,在新一届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杂志高效完成了重点专题的组稿、审稿和刊发等工作,受到重庆市科协和中华医学会的表彰。笔者主要对杂志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杂志做好明年和后续的重点工作进行展望。

  • 标签: 期刊 编辑方针 科学精神
  • 简介:【摘要】护工主要是指被病患或家属雇佣,来协助医院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护理和帮助的,比如术后病人、植物人、半身不遂等。护工的工作相对比较辛苦而且护工行业没有健全的制度,对护工缺乏权益保护,但是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也使得护工行业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根据对护工市场调研可知,我国护工行业从业人数不仅无法满足需求,而且极其缺乏专业性,这对护工服务的良性发展非常不利。亟需进行创新,开拓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优质化的护工服务模式。

  • 标签: 护工服务模式 创新发展 路径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是肝癌大国,肝癌病例数多,医师治疗肝癌经验多,同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我国肝癌诊断与治疗水平在很多方面都已走到世界前沿。肝癌治疗方式主要分为3大类:(1)局部治疗,包括肝切除、消融治疗和肝移植。肝部分切除手术已非常成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患者,解剖性肝切除长远生存比非解剖性肝切除好;而对于无微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两者的长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国已发表多个预测模型,使用术前检查数据,可预测肝癌患者在肝切除术后的标本中是否合并微血管侵犯,因此,外科医师可在术前决定是否为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此外,国内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肝切除术或机器人肝切除术比开腹肝切除术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也有研究者建立和验证了有效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模型。对于风险高的患者,可进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希望能找出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案。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肿瘤长径<2 cm的单发小肝癌,局部消融可达到肝切除的长远生存效果;而较大的单发肝癌(肿瘤长径为3~5 cm),应合并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局部无水酒精注射;如肿瘤长径>5 cm时,手术切除的远期生存效果较好。肝移植近年在我国发展得很好,不但发表了超越米兰标准的不同适应证,还探索了不同研究方向以期改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的生存结果。(2)区域性治疗:TACE在我国发展得也很好,通过高选择性TACE的治疗,不但治疗反应更好,不良反应相应减少。钇90微球是刚引进我国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不适合TACE治疗的患者或 TACE治疗失败的患者,用以延长患者等候肝移植的时间和作为肝癌降期治疗的手段。钇90微球治疗肝癌的再发展为放射性半肝、肝区、肝段的放射性肝切除术,以及消融性经肝动脉内放射栓塞。这两个新发是通过高选择性把导管插入供应肝癌的肝动脉分支,注入大剂量的钇90微球,达到整个肝癌受充分辐射而发生坏死的目的,最终使患者获得治愈的机会。(3)全身性治疗:这是近年发展最快的治疗肝癌领域。采用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进行单独或联合使用,能控制肝癌发展。目前还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肝癌多个基因突变下,经治疗阻断一条信号通路的传递后,如何能阻止肝癌从另一条信号通路进行传递,从而继续控制肝癌的发展。笔者认为:目前肝癌治疗长远生存结果已快速得以改善,希望通过医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将肝癌这一顽疾变成一种可完全治愈的疾病。

  • 标签: 普通外科 肝肿瘤 诊断 治疗 局部治疗 区域性治疗 全身性治疗
  • 作者: 郑宗雪 何有琴 郭秀丽 周小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理学系,济南 250012,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疗保障学院(山东省医疗保障研究院), 济南 250117,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济南 25002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医院一流医学学科建设策略,促进医学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山东省打造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网络调研法获取2020年度山东省医院科技量值数据,利用统计描述法、赋值法和NetDraw可视化工具分析山东省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山东省百强医院数位于全国第7,百强学科数位于全国第6。全国50强医院山东省仅占3家,80.6%的省内排名第一学科集中在这3家医院。41.6%的山东百强上榜学科排名在各自学科榜的50名之后。山东省医院及其学科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中上游水平,一流医院和一流学科较少且分布不均,整体科技影响力较弱。结论针对山东省现状,建议各医院以科技量值评价指标为指引,加强科研环境建设、大力发展临床研究、持续加强学科建设、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科研诚信教育,为加快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助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科技战略支撑。

  • 标签: 医院 医学学科 科技量值 指标 一流学科 山东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在大健康背景下所面临的科技创新环境,以及促进三甲医院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方法结合新时期科技创新趋势,阐述医院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的做法,结合实践提出对工作的思考与建议。结果通过"搭平台、扶人才、建机制"整合医院的内部资源,加强平台资源内部临床学科的融合发展,多方面强化医院创新内涵建设和科研实力的提升。结论应进一步明确学科创新的模式和方向,继续扩充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拓宽和加深公共平台的建设,完善多维评价机制,推动建立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体系。

  • 标签: 科技创新 科技评价 临床学科建设
  • 简介:摘要: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作为促进医疗联合体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和组成部分之一,在提升区域医学检验质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减少政府财政重复投入、实现区域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及区域医学检验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疫情时代,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对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在面临新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基于此,本文将对后疫情时代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设新发进行简单分析。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区域医学检验中心 建设发展
  • 简介:摘要: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面对对此庞大的糖尿病人口,治疗显得极为关键,迈入21世纪,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治疗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本文章搜集了当下最新的且具备治疗效力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从口服,外用上,旨在改善当代中国糖尿病患者现状。

  • 标签: 糖尿病,中医,恩格列净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创建时间:2023-11-27
  • 出处:《大健康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不到十年的时间能干什么?在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养生保健市场中,倍力优(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瑞君给出了属于自己的亮丽答卷:他先后带领福建倍力生物科技有限和倍力优(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转型、自我创新中“脱胎换骨”、披荆斩棘,不仅将“倍力优”打造成中国保健食品行业领军品牌,还将企业扩大至亿元规模、成为“健康中国战略”中一支的生力军,开创了中国养生保健领域的新篇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以广东岭南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通过介绍社工的使命和背景、中心多元参与社会服务的模式——以“一顿饭的陪伴”独居长者关怀行动为实例以及中心其他优秀社会工作项目的做法,探讨社工的责任和服务工作对社会的重要性;同时探索出广东岭南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创新模式,包括资源整合与合作机制,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为社会工作行业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 标签: 社会工作 责任担当 服务工作 岭南至诚 多元参与 社区服务
  • 简介:摘要2022新年伊始,《中华消化杂志》总编辑代表杂志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成员向支持、关心本刊发展的各界人士、广大读者和作者致以诚挚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2021年,《中华消化杂志》创刊40周年纪念册顺利出版和《中华消化杂志》创刊40周年庆祝会顺利召开,为杂志40周年画上了圆满句号。2022年,《中华消化杂志》将继续秉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开拓进取,在传承中发展、继承中创新,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 标签: 中华消化杂志 学术水平 影响力 提高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创新,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方面也有了巨大进步,在医疗技术和相关机械设备不断创新改进的背景之下,可以通过更多方法进行相对应的诊疗,进而使诊疗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综述胫骨平台骨折诊疗的创新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启示。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诊疗 创新与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感染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该例患者以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示肠道感染、结肠多发溃疡,经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病理科、影像科、泌尿外科多学科协作讨论,最终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器官移植术后新发炎症性肠病导致的腹泻十分罕见,在临床中容易误诊,现报告其多学科诊治经过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结肠炎,溃疡性 感染 多学科协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21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规律随访的成人肝脏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和临床特征。共纳入601例成人肝移植受者,其中女性105例,男性496例,年龄(51.4±9.6)岁。以随访期间内是否合并新发恶性肿瘤将601例肝移植受者分为新发恶性肿瘤组(n=26)和非新发恶性肿瘤组(n=575)。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肝移植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以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结果共有26例患者被诊断为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共计28例次(其中2例患者为2次发现不同的新发恶性肿瘤),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4.3%(26/601)。肝移植手术到诊断新发恶性肿瘤的中位时间为42(20,70)个月。肝移植术后1、3、5、10、15年新发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5%、2.0%、6.3%、21.0%、34.5%。在28例次新发恶性肿瘤中,消化系统肿瘤最多,共17例次(60.7%),其次是肺癌3例次(11.1%),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2例次(7.4%),宫颈癌、甲状腺癌、软腭癌、眼睑癌、喉癌和前列腺癌各1例次(3.7%)。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组的随访时间55.9(36.6,102.5)个月长于非新发恶性肿瘤组33.4(18.5,5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3%、83.5%、49.8%,肝移植术后非新发恶性肿瘤者的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5%、77.7%、75.4%,二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0.402,P=0.526)。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4.3%,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高。新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移植 肿瘤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共纳入2 594例患者,其中回顾性队列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肺叶切除患者1 902例,前瞻性队列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肺叶切除患者692例。全组女1 348例(51.97%),男1 246例(48.03%);中位年龄61(54,67)岁。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对纳入变量先后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无术后院内死亡。术后在院期间随访发现111例POAF事件,发病率4.28%。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老年(≥60岁)(OR=1.58,95%CI:1.01~2.47,P=0.04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史(OR=2.50,95%CI:1.04~6.03,P=0.041)、除房颤/房扑外其他心律失常病史(OR=3.96,95%CI:1.95~8.00,P<0.001)、左肺上叶切除(OR=1.73,95%CI:1.11~2.68,P=0.015)、术前白蛋白水平偏低(OR=1.07,95%CI:1.00~1.14,P=0.048)及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OR=4.70,95%CI:1.38~15.98,P=0.013)是肺叶切除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中心肺叶切除术后POAF发生率为4.28%。老年患者(≥60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史、除房颤/房扑外其他心律失常病史、左肺上叶切除、术前白蛋白水平偏低及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肺叶切除术后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肺叶切除 并发症 术后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