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普通家用保温桶对血液的保温效果情况。方法将10袋1U悬浮红细胞和10袋2U悬浮红细胞分别置于25℃的室温环境与普通家用保温桶中监测其温度上升到12℃速度的变化。结果1U悬浮红细胞和2U悬浮红细胞在25℃的室温环境中温度平均上升速度不存在差异(t=1.42P>0.05),二者在普通家用保温桶中温度平均上升速度和在25℃的室温环境中温度平均上升速度存在差异,1U悬浮红细胞和2U悬浮红细胞分别在保温桶中的温度上升速度存在差异(t=13.2P<0.05)。结论保温桶对血液温度的保持有一定的作用,基层医院用家用塑料保温桶作为临时运输储血装置是可行的。

  • 标签: 血液 温度 保温桶
  • 简介:目的对比64与320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64(64CT组,20例共38枚支架)和320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320CT组,42例共64枚支架)资料,对比两组图像质量、患者心率、有效辐射剂量(ED),并以CAG为"金标准"评价64及320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两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4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24/26)、71.43%(5/7)、100%(24/24)及93.55%(29/31);320螺旋CT分别为100%(11/11)、95.65%(44/46)、84.62%(11/13)、100%(44/44)及96.49%(55/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64及320螺旋CT均可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320螺旋CT对患者心率的要求更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更少。

  • 标签: 冠状血管 支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很多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认为这样茶水可以长时间保温,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 标签: 保温 泡茶 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多源烧伤保温仪进行保温护理对烧伤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住院的烧伤患者120例(年龄不限),烧伤面积均<50%,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还使用多源烧伤保温仪进行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愈合情况(愈合及延迟愈合)、治愈率(治愈或好转)、并发症(伤口感染及局部坏死)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愈合例数多于对照组、延迟愈合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愈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伤口感染及局部坏死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愈天数及好转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源烧伤保温仪具有较强的保温功能,可以防止伤口感染,促进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相应地减少了住院费用,对烧伤患者有益。

  • 标签: 多源烧伤保温仪 保温护理 烧伤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复合保温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及保温效果的影响。方法:时段:2018年06月至2019年06月,收集本院接治的腹部手术患者开展研究,共收入60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常规保温的对照组(n=30)和复合保温的观察组(n=30),对比凝血功能、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PT、PLT、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Cor、BG、Ins等应激反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复合保温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具有改善凝血功能的效果,且应激反应明显改善,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复合保温 腹部手术 应激反应 凝血功能 保温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组织工程日新月异的进展为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学者们将收获的细胞通过温度敏感型培养皿在体外进行孵育、增殖并构建细胞片,保持细胞表面蛋白、胞外基质及细胞间连接的完整,将该膜片以单层、双层或多层形式植入体内可以获得缺损组织的完全再生。该方法优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就传统组织工程方法的局限性和细胞片组织工程的构建方法及相关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片层 组织工程 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中病人的保温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保温护理。结论术中低体温对病人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手术中 保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异体肝移植术中维持体温的护理对策及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行异体肝移植手术患者20例,给予保温措施,记录患者入室后、无肝期前期、无肝期、新肝期早期、术毕五个时间节点的肛温、血温、鼻温,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麻醉后体温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无肝期快速下降,新肝期早期最低,但实施保温措施后,体温仍在35℃以上,在新肝期后期迅速恢复患者体温。结论在异体肝移植术中实施保温措施,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避免低温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体肝移植 术中保温 低温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胃、食管粘膜活瓣式三吻合治疗食管中上段癌的手术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共对136例中上段食管癌行颈部胃、食管粘膜活瓣式三吻合术。结果术后全组无死亡病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0.74%),吻合口狭窄2例(1.47%),轻度胃食管返流5例(3.7%)。结论粘膜活瓣式三吻合术具有优异抗返流功能,可有效防止食管癌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并能减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并发症。

  • 标签: 食管癌手术 粘膜活瓣 胃食管返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胎儿颈部透明超声筛查。方法对产妇进行超声筛查,并进行诊断。结论胎儿NT增厚,是染色体异常(尤其是21-三体)、多种胎儿畸形及遗传综合征的常见表现。胎儿病变及不良妊娠结局的流行率随NT厚度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然而,若胎儿NT介于第95及第99百分位数之间,出生无严重病变的婴儿的机会超过90%;若NT介于3.5~4.4mm则约为70%、NT4.5~5.4mm约50%、NT5.5~6.4mm间为30%、而NT6.5mm或以上则仅为15%。

  • 标签: 胎儿颈部透明层 超声 筛查
  • 作者: 刘函 张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7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科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省眼科研究所 云南省眼科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650000
  • 简介:摘要重度眼睑全缺损严重危及眼表健康及外观,其形态和功能的重建均较困难。眼睑全缺损的修复包括眼睑前(皮肤肌肉)和眼睑后(睑板结膜)的重建。前眼睑缺损可采用各种局部皮瓣如滑行皮瓣、"风筝"皮瓣、旋转皮瓣等进行覆盖重建,亦可采用游离皮片移植;后眼睑缺损则需要选择合适的睑板、睑板结膜复合组织或结膜的替代材料包括自体组织、异体组织及人工合成材料进行重建。(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07-213)

  • 标签: 眼睑缺损 重建 睑板 皮瓣
  • 简介:目的探讨64螺旋CT不同R.R间期间隔及不同重建厚评价左心室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26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以2%、5%及10%R-R间期间隔重组获得全心动周期图像;不同重建厚(O.5、1、2、3mm)全时相重建,并测定各间期间隔及不同重建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分别采用不同重建厚进行心功能分析时,0.5、1、2mm厚所测得心功能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庄1.95,P〉0.05)。0.5、1、2、3mm厚所测得心功能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肚3.05,P〈0.05)。②采用不同R—R间期间隔重建行心功能分析,10%间隔重建用时最短,但不同间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可以评估左心室功能,2mm及以下层厚、不同R—R间期间隔重组均能准确评价左心功能,但以2mm厚、10%R-R间期间隔重组相对节省时间,而且对于左心功能影响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心室功能 层厚 R-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保温护理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采用手术室保温护理并观察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手术室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正中切两缝合法和传统的切口四缝合法的区别。方法通过对照试验将100例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两种方法的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恢复的情况。结果通过对这两种缝合方法进行缝合的患者的术后调查,采用两缝合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液化、红肿、切口感染等病症为0例,采用四缝合方法的患者切口出现液化、红肿、切口感染等病症为5例,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的正中切口,采用两缝合比采用传统的四缝合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所以具备了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腹部正中切口 两层缝合 四层缝合 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剖腹产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的可操作性和优点。方法从我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剖腹产病例中,随机抽取20例腹部横切口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的病例为观察组,另取20例采用传统腹部横切口缝合皮下脂肪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硬结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横切口剖腹产术后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率高,住院时间短,为患者减轻痛苦和负担,患者非常满意,故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腹产 横切口 不缝合皮下脂肪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