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无导线心脏起搏传统心脏起搏术后并发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GoogleScholar、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无导线起搏传统起搏植入的相关研究。由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荟萃分析。结果 与传统起搏相比,LCP 的两年 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 31% ,起搏系统再干预率 降低了 38%,研究显示 95% 的患者同步性 > 70%,解决了传统单腔起搏的弊端。结论 与传统起搏植入术相比,无导线心脏起搏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气胸/血胸、囊袋感染等并发症明显降低。

  • 标签: 无导线起搏器 传统起搏器 并发症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施行经口气管插管的1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采用传统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法;B组采用经口器官插管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7天内在固定效果、口腔情况、口腔护理耗时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A组患者7天内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B组的6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7天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45%,明显低于B组的6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操耗时达到1级的概率为83.67%明显高于B组的6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固定器 固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斜导改良Hawley保持传统Hawley保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0例AngleⅡ1错非拔牙矫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后分别采用传统Hawley保持和切斜导改良Hawley保持保持,2年后观察稳定性。测量指标为OB、OJ、U3W、L3W、UIRR、LIRR。结果OB、OJ、L3W、LIRR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斜导改良Hawley保持传统Hawley保持能更好地保持颌位在矢状向的稳定性。

  • 标签: AngleⅡ1错 切斜导改良Hawley保持器 稳定性
  • 简介:摘要:讨论定制式正畸矫治传统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是将86名口腔正畸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方法分为定制式正畸矫治治疗组和传统固定矫治治疗组,定制式正畸矫治为研究组,传统固定矫治为对照组,每组43人。对上述两个组别的病人的正畸有效率、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牙齿健康状况、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在正畸半年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04%,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正畸半年后,研究组病人的主观感受、舒适性、牙齿功能、语言功能、生活便利性都要优于对照组病人。使用定制式正畸矫治能够提升治疗效率,还能够改善牙齿健康和口腔环境,减少牙齿疾病的发生,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 标签: 正畸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制式正畸矫治传统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4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7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后者接受传统固定矫治治疗,前者应用定制式正畸矫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牙周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便携程度分别为(9.67±2.15)分、(6.40±2.11)分,咀嚼功能分别为(8.97±1.14)分、(7.71±1.32)分,语言功能分别为(8.69±1.15)分、(7.65±1.32)分,美观舒适度分别为(8.66±1.34)分、(5.64±1.22)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应用定制式正畸矫治治疗,可改善患者牙周健康,临床矫正效果较好,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制式正畸矫治传统固定矫治对口腔正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4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7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后者接受传统固定矫治治疗,前者应用定制式正畸矫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牙周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便携程度分别为(9.67±2.15)分、(6.40±2.11)分,咀嚼功能分别为(8.97±1.14)分、(7.71±1.32)分,语言功能分别为(8.69±1.15)分、(7.65±1.32)分,美观舒适度分别为(8.66±1.34)分、(5.64±1.22)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应用定制式正畸矫治治疗,可改善患者牙周健康,临床矫正效果较好,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口腔正畸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佩戴隐形矫治传统活动矫治口腔微生物组的比较研究。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牡丹江市多个口腔医院和诊所收治的正畸矫治患者100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划分成观察组(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照组(传统固定矫治),各500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语言和咀嚼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语言和咀嚼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釉质脱矿、黏膜溃疡、牙龈炎10例(2.00%)低于对照组90例(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正畸矫治患者,通过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对患者语言和咀嚼功能指标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正畸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血液灌流传统时间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常规灌流与透析串联方式的对照组(n=25),以及采用改良串联时间,在2小时后串联灌流的观察组(n=25),比较两组凝血情况以及透析总用时。结果观察组无凝血患者共25例(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例(68.0%),P<0.05。此外观察组的透析总用时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2小时后串联灌流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用时,减少凝血,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护理 改良时间 血液灌流器 串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传统固定矫治对患者牙周健康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70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按照矫正方法的不同,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和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龈指数(治疗后1个月0.55±0.28mm、治疗后3个月0.54±0.27mm、治疗后6个月0.53±0.26mm)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治疗后1个月0.60±0.25mm、治疗后3个月0.59±0.24mm、治疗后6个月0.57±0.21mm)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治疗后1个月1.02±0.82mm、治疗后3个月0.98±0.80mm、治疗后6个月0.95±0.72m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在临床上不会损伤患者牙周组织,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卫生、舒适、美观等优势,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痔上黏膜钉合术与传统手术的护理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痔患者100例,其中以吻合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患者50例(观察组),以传统手术治疗患者50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平均住院天数和恢复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以判定吻合痔上黏膜钉合术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吻合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重度痔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 传统手术 护理效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包皮环切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观察组运用包皮环切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和愈合时间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2.5%,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32.5%,p<0.05。结论包皮环切手术比传统包皮环切术具有更优质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传统包皮环切术 包皮环切器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囊式加压包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在腮腺术后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比较.方法选取同类患者进行不同包扎方法在可操作性、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气囊式加压包扎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中各方面均优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结论气囊式加压包扎是一种在预防和减少腮腺术后并发症中一种新型、有效、优于传统方法的装置。

  • 标签: 腮腺 术后 气囊式 包扎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正传统托槽矫正的正畸治疗效果。方法:对院内82例牙周病患者对比观察,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传统托槽矫正正畸治疗,观察组自锁托槽矫正正畸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估,与对照组的85.37%对比,观察组的97.56%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与传统托槽矫正对比,自锁托槽矫正器用于牙周病正畸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更安全。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正器 传统托槽矫正器 牙周病 正畸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被运用于日常生活重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得以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一应为路由技术的应用,路由能将将信息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是实现各个网络节点进行相互联系的通道。要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就需要提高路由的运行效率,重视路由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具体应用,了解其运行的基础理论,对路由交换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路由交换理论基础 具体应用 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内痔吻合痔环切术与传统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内痔患者为治疗组,给予内痔吻合痔环切术治疗。选取同期治疗的56例内痔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较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内痔吻合痔环切术操作安全简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痔吻合器痔环切术 传统切除术
  • 简介:目的对比戴用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后牙周指数的变化.材料和方法选取12~18岁正畸患者80例,按矫治类型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AO公司生产的T3自锁托槽矫正的患者;对照组,采用杭州西湖公司生产的徐氏托槽矫正的患者40例.由同一牙周专科医师分别检测8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GI,PLI,SBI,PD).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牙周指数(GI,PLI,SBI,P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自锁托槽矫治不会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牙周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 标签: 自锁托槽 矫治器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在小儿肠吻合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肠吻合术的212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直线切割吻合组99例,其中新生儿(0~30 d)6例,婴儿(1~12个月)38例,幼儿(1~6岁)55例;传统缝合组113例,其中新生儿37例,婴儿33例,幼儿43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吻合组和传统缝合组在新生儿和幼儿病例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病例手术时间吻合组(97.0±33.9)min,短于传统缝合组(137.2±5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量吻合组(12.6±8.2)ml少于传统缝合组(22.8±22.6)ml(P=0.019)。术后进食时间吻合组(4.3±1.1)d短于传统缝合组(5.7±1.7)d(P<0.001)。两组患儿的总住院费用在新生儿病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婴儿病例中吻合组(4.1±0.7)万元高于传统缝合组(2.9±0.8)万元(P<0.001),在幼儿病例中吻合组(5.8±1.4)万元高于传统缝合组(4.2±1.1)万元(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对比分析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切割吻合在小儿肠吻合中具有与传统缝合吻合技术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婴儿肠吻合更具优势。

  • 标签: 肠闭锁 小肠结肠炎 肠吻合 直线切割吻合器 传统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导向辅助内固定在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导向辅助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切口大小及住院时间)及膝关节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切口大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向辅助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可有效减小患者手术创伤,利于早期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 导向器辅助内固定治疗 传统内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