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 即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广泛的社会及企业参与。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为此 , 构建“三个三”实践教学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 积极推动各专业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在实践教学中优先解决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实践教学设施和评价体系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等问题。在提高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基础层次上 , 实现实践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达到让从事实践教学教师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加大与省内外社会、企业、学校合作办学的力度 , 建成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期最终培养的药学本科生能成为具有更强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 标签: 药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当前药事管理学科培养学生的发展情况,不断摸索我国未来的药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通过查阅近些年来有关药事管理学科发展、药事管理专业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分析当前药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结果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分析发现我国的药事管理学科建设仍旧存在专业知名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也不高,而且学校方面的培养力度也不够强等严峻问题,影响着药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效果。讨论我国的药事管理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药事管理高层次人才处于急缺的状态,需要不断加强药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力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当前药事管理学科培养学生的发展情况,不断摸索我国未来的药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通过查阅近些年来有关药事管理学科发展、药事管理专业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分析当前药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结果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分析发现我国的药事管理学科建设仍旧存在专业知名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也不高,而且学校方面的培养力度也不够强等严峻问题,影响着药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效果。讨论我国的药事管理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药事管理高层次人才处于急缺的状态,需要不断加强药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力度。

  • 标签:
  • 作者: 王艺静徐岚高上上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123)【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84-01儿童“看病难”、“住院难”历来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为了缓解老龄化社会进程、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我国在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并在2015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面二孩”的新时期[1]。由此,单从医疗资源方面来说,出生率的增高给临床儿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小儿科”实际上应为“大儿科”,因为儿科病种几乎涵盖临床所有专科。儿科又被称为“哑科”,患儿因年龄小,既不能清楚、客观地描述自身感受和症状,也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检查,所以,对儿科医生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除了要具备较其他专科医生更广的知识面以及更精湛的诊疗技术外,还要有更高的人文素养,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因此,儿科医生培养要求更严、周期更长[2]。又由于儿童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疾病具有特殊性,病情变化快,医疗风险较高,且家属对医疗结果期望值也较高,常常有医患纠纷的发生,这让很多医学生对此专业望而却步。长此以往,儿科人才紧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由此,社会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儿科人才,以提高国内儿童综合医疗水平,减轻儿童医院的超运作负荷。本文以苏州大学医学部儿科专业教育模式为例,分析并总结了本科临床儿科教育方式的意义与创新之处,以帮助探索一条规范化并可以推广的本科阶段儿科医学教育之路。1全面的医学教育1.1招生情况笔者统计了2015年-2017年儿科专业的招生情况,从录取人数、分数线和生源等几个方面与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对比(表1)。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7年,儿科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其录取线比临床专业低1-3分;在2015年第一年恢复单独招生时,学生来源全部为江苏省内,其余年份地域也以江苏省内为主,占比均超过50%。2018年学校还实行了儿科“5+3”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此招生方案充分考虑了学生基础、地域及培养规模等多方面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极具严重,我校以行业发展背景为依托,提高学生养老护理技能,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了护理专业“ 1 54”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质量,促进了专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提升我省“医养结合型”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提供有效借鉴。

  • 标签: 护理专业 医养结合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极具严重,我校以行业发展背景为依托,提高学生养老护理技能,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了护理专业“154”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质量,促进了专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提升我省“医养结合型”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提供有效借鉴。

  • 标签: 护理专业 医养结合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为顺应医疗改革进步,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创新教育形式、树立人才培养理念,将高效卫生服务应用到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成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研究内容。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 标签: 高职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方法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为顺应医疗改革进步,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创新教育形式、树立人才培养理念,将高效卫生服务应用到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成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研究内容。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 标签: 高职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方法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医学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药学专业中,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建设模拟药房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是提高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模拟药房实训平台、建立药学教学实践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应用能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服务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 标签: 模拟药房 人才培养 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大专护生专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9月—2017年3月,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普通大专护理专业15个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共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学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两组护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培养模式实施后,观察组护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院校合作的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大专护生的专业认同度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可供护理岗位人才培养借鉴。

  • 标签: 中医护理 人才培养模式 院校合作 大专护生 专业认同 职业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课间见习是由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路径,也是在校学生接触专业工作的首个环节。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而言,通过课间见习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临床护理岗位印象和职业认识,培养其职业使命感和忠诚度,对其职业规划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剖析课间见习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并探讨课间见习的实施策略。

  • 标签: 课间见习 高职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 重要性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现代医疗事业也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态势,新医改政策和国家药物制度的实施也逐渐步入正轨,药学服务基于“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手段”,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相关医药服务工作,是现代药学技术工作的重大转型,在推动现代医疗事业进步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药学服务在岗人员还存在偏少的现象,因而高职药学改革过程中也加大了对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视,并利用突显就业与实践教学关联度的循序渐进的“六站式”实践教学模式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就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高职药学“六站式”实践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药学服务 人才培养 高职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般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在皖南医学院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4个班级(每班30人)中随机选择1个班级作为“口腔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再在其他3个班级中随机选择1个班级作为对照班。制定“口腔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两个班级实习末就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10个方面进行调查与比较;毕业前再比较两个班级毕业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数据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末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爱伤意识以及责任心方面实验班的评价均高于普通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毕业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实验班较普通班分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专业课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操作的掌握方面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口腔医学专业 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自主学习能力 人文素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 。 [方法 ] 以实施“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护理本科学生为观察组,执行常规培养方案的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临床实践能力。 [结果 ]观察组得分为 88.13±7.36,对照组得分为 79.01±6.14,有统计学差异 (P< 0.001)。 [结论 ] “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

  • 标签: 护理本科 卓越护理人才 培养模式 临床决策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实施“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护理本科学生为观察组,执行常规培养方案的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临床实践能力。结果观察组得分为88.13±7.36,对照组得分为79.01±6.14,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

  • 标签: 护理本科 卓越护理人才 培养模式 临床决策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对供配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论述,在供配电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充分发挥供配电工程的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也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探索,进行应用是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手段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复合型应用技术的真正人才。因此,当前进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过渡到重实践、擅长应用,尤其是自动化专业,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属于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 标签: 供配电教学 教学改革 应用人才
  • 简介: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师带徒”培养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企业(行业)与学校密切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要求的提升,仅靠校内理论知识和实训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药学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等全方面培养的要求,因此现代学徒制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条新的路径。借鉴国内外经验,我校药学专业与吉林大药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药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初步构建了“双主体育人”、资源共享,三方共赢的长效育人机制。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 探索 实践
  • 简介:摘要: 伴随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进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以就业为导向 ,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形成 “ 工学结合 、 校企 共育” 的管理模式,让专业人才的质量水平提高,加强就业能力 。

  • 标签: 高职 医学检验 人才培养 就业导向
  • 简介:摘要伴随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进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以就业为导向,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管理模式,让专业人才的质量水平提高,加强就业能力。

  • 标签: 高职 医学检验 人才培养 就业导向
  • 简介:摘要随着康复市场的高速发展,当下康复人才培养模式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力争培养一批新型的、具有特色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康复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也可缓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人才与康复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前,在我国康复市场还不是非常成熟阶段,大部分院校还是着力于对机构康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而很少有高校及医院对居家康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本文重点综述了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康复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标签: 老龄化 居家 康复 人才培养 研究进展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