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男性饮酒率大约为40%,而噪声作业工人饮酒现象非常普遍。众所周知,长期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作业,可导致工人罹患职业性噪声聋。然而,研究发现;饮酒会引起或加重工人的听力损失。

  • 标签: 噪声作业工人 听力损失 饮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吸烟 损害
  • 简介:前几天,有一只蟾蜍守在我的花园里,身体突然间膨胀起来,像个气球一样。然后我就发现一条小草蛇一下子溜进丛林里去了。我想,这应该是蟾蜍的一种防御的技巧吧,那么它是怎样做到的?

  • 标签:
  • 简介:在我国的职业性癌名单中,没有甲醛致癌的信息,更没甲醛致癌的职业病诊断标准。但根据国内有关学者研究,甲醛对鼻腔、鼻咽、肺的致癌作用已被公认。那么,甲醛是否可导致上呼吸道(鼻、咽、喉)癌?

  • 标签: 致癌作用 上呼吸道 甲醛 可导 职业性 职业病
  • 简介:2008年10月,在伟大的祖国迎来第59个华诞之时,我们的《环境教育》也迎来了它的第100!从1995年开始,《环境教育》如同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从步履蹒跚到茁壮成长,期间历经了无数洗礼和蜕变,从最早的季刊到双月刊再到月刊,当您翻阅现在手中的第100孕育了我们编辑企盼和泛着油墨清香的杂志时,在我们大力提但是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今天,让我们和读者一同来分享成长的喜悦和收获——同时,也向所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为环境教育奉献的人们致敬!

  • 标签: 《环境教育》 教育工作者 环境保护 双月刊 祖国
  • 简介:利用田间原位开顶式气室(Open-topchamber,OTC)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稻灌浆臭氧(O3)暴露对其产量形成的影响,从而确定灌浆臭氧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实验设计4种臭氧水平,即过滤空气(CF,O3浓度10nL·L^-1);自然大气(NF,O3浓度40nL·L^-1);臭氧动态1(O1,O3梯度为50、100、150nL·L^-1,平均浓度70nL·L^-1);臭氧动态2(O2,O3梯度为75、150、300nL·L^-1,平均浓度170nL·L^-1).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水稻的株高、穗长、分支、穗粒数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均有下降的趋势,但4种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试验浓度下,水稻灌浆短期高浓度O3暴露对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不会造成明显的产量损失,但与全生育相比,水稻产量对灌浆的高臭氧浓度更为敏感.

  • 标签: 水稻 臭氧 灌浆期
  • 简介: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对四尾栅藻的毒性影响,测定了细胞增殖、叶绿素荧光、细胞膜完整性和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离子液体均可抑制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离子液体质量浓度和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强。计算得到96h[C4mim][Cl]和[C4mim][BF4]的半数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49.61mg/L和42.22mg/L。测试期间发现,[C4mim][Cl](质量浓度20~200mg/L)和[C4mim][BF4](质量浓度20~150mg/L)对叶绿素荧光强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细胞膜完整性无明显影响,随离子液体处理时间延长,对酯酶活性表现为先刺激后抑制作用;经200mg/L[C4mim][BF4]处理藻细胞96h后,藻细胞叶绿素的平均荧光强度仅为对照组的20%,酯酶活性为对照组的5%,且95%细胞膜发生破裂。2种离子液体对四尾栅藻均有毒性作用,这表明离子液体一旦进入水环境,将会对水生环境带来一定风险。

  • 标签: 环境学 离子液体 毒性 流式细胞术 叶绿素荧光 细胞膜完整性
  • 简介:学前阶段是儿童亲自然情感发展的"关键",孩子在这个阶段对自然界的水、植物和小动物有着本能的亲近和喜欢,具有与自然万物交流、对话的天赋能力和兴趣。但由于社会、家长、幼儿园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学前儿童偏重知识的学习,远离大自然。

  • 标签: 自然情感 学前儿童 培养 情感发展 自然界 小动物
  • 简介:添加型高氯代阻燃剂得克隆(dechloraneplus,DP)因为在环境中表现出普遍存在性、持久性、生物富集性、长距离迁移性和毒性,近年来迅速引起各国环境科学家的关注和重视。DP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等电子产品塑料中,粗放式电子垃圾拆解活动已被证实是环境中DP的重要污染来源之一。为探讨电子垃圾拆解区及其周边地区大气中DP的污染特征、呼吸暴露剂量和影响因素,对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贵屿(GY)及其周边地区陈店(CD)和对照市区(广州市天河区,TH)进行大气采样和DP分析,并运用MonteCarlo模拟计算其日呼吸摄入剂量,同时对暴露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受当地粗放式电子垃圾拆解活动的影响,GY大气中的DP平均浓度(范围)高达(1119±1021)pg·m-3(410~3381pg·m-3),远高于CD(52.2±30.2,20.9~102pg·m-3)和TH(5.04±2.73,0.967~9.43pg·m-3);受GY大气污染扩散迁移的影响,CD大气中的DP浓度也显著高于TH(t-test,P=0.006);GY大气中反式DP的比例(fanti)与DP商业品(fanti=0.70)无显著差异(t-test,P=0.08),这与其存在本地排放源一致,而TH大气中的fanti显著低于DP商业品(t-test,P=0.000);3个地区居民的DP日均呼吸摄入剂量(pg·kg-1·d-1)分别为:GY成人1888,儿童1912;CD成人60.9,儿童62.8;TH成人5.16,儿童5.25;呼吸速率是DP日呼吸摄入剂量的主要贡献因子,其次为大气中的DP浓度和体重,体重对于儿童的影响远高于成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GY及其周边地区居民均处于较高DP呼吸暴露风险中。

  • 标签: 氯代阻燃剂 得克隆 电子垃圾 大气气溶胶 呼吸暴露
  • 简介:安全生产人命关天,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生产监管方式有所改观,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高发势头得到遏制。在“三叠加”阶段,全生产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事故发生起数有所下降.但各类事故对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冲击却愈为强烈.社会对安全监管方式和监管能力产生了疑虑。

  • 标签: 安全生产事故 监管方式 叠加 人民群众 事故发生 安全感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化工建设项目中节能技术投资回收的分析方法。介绍了节能技术在化工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然后,提出了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节能技术投资回收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投资回收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本文的研究对于化工建设项目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化工建设项目 节能技术 投资回收期 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 简介:为了检测未经处理的碳纳米管作为送药载体对肺组织是否会产生毒性作用,将3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7组,用腹腔注射进行一次性染尘。6组分别注入0.1、0.2、0.4mg·mL^-1。的多壁碳纳米管(粒径20~40nm)或标准碳黑颗粒(粒径〈5μm)颗粒悬液1mL,对照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染尘7天后对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进行测定,从而比较二者对肺组织的急性氧化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碳纳米管染尘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肺组织MDA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但所有标准碳黑组的升高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4mg·mL^-1碳纳米管染尘组与同浓度的标准碳黑染尘组比较,肺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0.1mg·mL^-1无显著变化.碳纳米管染尘组小鼠肺部GSH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0.1mg·mL^-1组P〈0.05,0.2mg·mL^-1组P〈0.01,0.4mg·mL^-1组P〈0.01).碳黑染尘组也有所降低,但仅0.2mg·mL^-1和0.4mg·mL^-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纳米管染尘组小鼠肺部GSH.含量与同浓度的标准碳黑组比较,仅0.4mg·mL^-1浓度组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他浓度组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未经处理的碳纳米管作为送药载体对肺将产生一定程度毒性作用,且毒性大于相同浓度的标准碳黑.

  • 标签: 碳纳米管 标准碳黑 氧化损伤 脂质过氧化反应
  • 简介:藻红外测试中联合作用的评价方法是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法的重要组成,为建立其评价方法,用敏感藻和重金属、有机药品、农药开展了探索性实验.首先确定联合作用系数θ的计算式和总均偏差系数f,用其构建联合偏差系数法;再用实验得到的f=0.06调整相加作用的θ理论值(θ=1),联合偏差系数θi分别在大于、等于、小于1+0.06或1-0.06时,评价联合作用类型;最后进行二元药品对敏感藻联合作用的验证实验,验证联合偏差系数法的可行性.结果发现,4种重金属6种混合对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brevistriata)的联合作用为:3次拮抗作用,2次独立作用,1次相加作用;4种有机药品6种混合对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capricornutum)的联合作用为:2次协同作用,3次独立作用,1次拮抗作用;8种农药12种混合对水华鱼腥藻、纤细裸藻的联合作用为:9次拮抗作用,3次独立作用;一组验证实验包括藻液加药、测试、计算和评价,共需要60min,而用光密度、细胞数、叶绿素含量、细胞干重作为测试指标进行藻类急性毒性实验,需要24h~96h.对验证结果分析可知,用所构建的联合偏差系数法评价二元药品对敏感藻的联合作用,具有可行、快速、简便的优势.

  • 标签: 藻红外测试 联合作用 重金属 有机药品 农药
  • 简介:2008年1月12日至2月5日,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安徽等省遭遇了50年一遇的非常冰冻。这次冰冻灾害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使南方电网经受了一次最为严峻的考验。在冰冻,电网公司如何做好输电线路铁塔除冰、抢险伤亡事故的预防工作?也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 标签: 伤亡事故 南方电网 冰冻 预防 抢险 灾害范围
  • 简介:建筑工程冬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各种安全事故多发季节。技术要求先控。质量控制难度大。冬施工安全质量多存在隐蔽性、滞后性。即工程是冬天施工的.大多数在春季开始才暴露出来问题,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不仅给工程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冬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这是由于准备工作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往往有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在我国北方及寒冷地区的冬施工中,由于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大的温差、强风、降雪和冰冻。

  • 标签: 冬期施工 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措施 质量监控 工作时间 安全事故
  • 简介:在以往藻红外测试技术的急性毒性测试中,每次每个测试杯测试1个藻温,共2个测试组,并用藻最大响应温差1个指标进行毒性评价,测试结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不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1)每次每个测试杯连测3个藻温;2)改为3个测试组;3)将单指标法改为三指标法;4)增加测试结果的重现性分析。通过蒸馏水毒性测试实验和重金属毒性测试实验,分析改进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指标方法中,三指标法控制假结果出现率为20%,控制效果最好;在测试4元重金属共存(总浓度0.066~0.156mg·L^-1)的毒性时,测试3个藻温的所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均为100%/100%,测试1个藻温的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为67%/100%,表明测试高浓度的重金属毒性时,不同指标法都有很好的评价效果;在测试一元重金属(0.001~0.1mg·L^-1)毒性时,只有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是100%/100%,远高于其他指标法,表明只有三指标法才可准确测试低浓度重金属的毒性。在测试5种不同重金属共存的毒性时,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平均为86.8%/100%。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技术用于化学品急性毒性测试,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结果可靠。

  • 标签: 化学品 藻红外测试 三指标法 技术改进
  • 简介: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杀死、索虫亡、百草一号、敌敌畏、卷清、逐灭(池塘水)、逐灭(自来水)、锐劲特、抑虱净、草甘膦、星科等10种农药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对不同农药的耐受力相差较大.敌杀死、索虫亡、百草一号、敌敌畏、卷清、逐灭(池塘水)、逐灭(自来水)、锐劲特、抑虱净、草甘膦、星科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h半致死浓度(24hLC50)分别为4.62×10-3、2.28×10-2、16.7、2.57×10-1、4.73×10-3、8.91×10-2、2.97×10-2、8.90×10-2、8.08、5.52×103、3.64×10-1mg·L-1;48h半致死浓度(48hLC50)分别为3.07×10-3、1.46×10-2、15.8、1.98×10-1、4.33×10-3、3.48×10-2、1.48×10-2、6.01×10-2、6.47、4.06×103、1.99×10-1mg·L-1;其安全浓度(SC)分别为4.07×0-4、1.80×10-3、4.16、3.72×10-2、1.09×10-3、1.59×10-3、1.10×10-3、8.22×10-3、1.24、6.59×102、1.78×10-2mg·L-1.相比之下,草甘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最低,百草一号的毒性也相对较低,可以作为稻虾混养系统病虫害防治的首选,而敌杀死、卷清等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极高,应尽量避免使用.

  • 标签: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农药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 简介: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phonate,PFOS)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备受关注。采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分别以48h和14d为试验周期,研究不同浓度的PFOS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的急性毒性效应。滤纸接触法结果表明,PFOS对赤子爱胜蚓经皮染毒的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24.21×10^-3mg/cm2和14.97×10^-3mg/cm2;人工土壤法结果表明,PFOS对赤子爱胜蚓经皮染毒的7d和14d的LC50分别为936.45mg/ks和856.85mg/kg,且赤子爱胜蚓的死亡率随PFOS质量比升高而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FOS对土壤动物蚯蚓显示有毒性作用,对土壤环境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赤子爱胜蚓可以作为土壤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污染的程度的一个生物指标。

  • 标签: 环境学 急性毒性 全氟辛烷磺酸 赤子爱胜蚓
  • 简介:为了阐明孕哺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染毒对大鼠及其仔鼠海马细胞钙稳态的影响,将妊娠Wist-ar大鼠30只,从妊娠第1天开始对实验组分别以7.2mg.kg-1(low,L)、14.4mg.kg-1(high,H)(以饲料中的PFOS计)的PFOS进行染毒至仔鼠生后35d。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法(HPLC/MS-MIS)检测脑组织中PFOS浓度,使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母鼠和仔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表明:PFOS可以在仔鼠海马组织中发生蓄积作用;7.2mg.kg-1、14.4mg.kg-1实验组母鼠海马细胞[Ca2+]i分别为(175.4±11.9)、(313.4±18.7)nmol.L-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5.6±11.9)nmol.L-1(p〈0.05);在仔鼠出生后第1天(postnatalday1,PND1),高剂量PFOS染毒组仔鼠海马细胞[Ca2+]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PND28和PND35时,出生前后均进行高剂量PFOS染毒组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出生前后均进行低剂量PFOS染毒的组别(p〈0.01)。在PND28和PND35时,仅出生前高剂量PFOS染毒的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仅出生前低剂量PFOS染毒的组别(p〈0.01)。此外,随着仔鼠年龄的升高,仅出生前、仅出生后和出生前后均进行PFOS染毒的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有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孕哺PFOS染毒可以诱导大鼠及其仔鼠海马细胞[Ca2+]i升高,这可能对大鼠及仔鼠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 标签: 全氟辛烷磺酸 海马 钙离子 神经毒性
  • 简介:唐钢二炼铁厂三供返料布袋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布袋破损脱落现象,严重影响除尘器的正常运行。另外,由于风机噪声污染,引起与除尘器一墙之隔的村民的不满,被迫停运。通过技术改造,使该设备转入了正常运转。

  • 标签: 布袋除尘器 自然沉降 自动反吹 风机 消声减振 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