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思和试点进展情况;改变了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

  • 标签: 教学改革 单元实验
  • 简介:随着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快速发展,全国大部分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建模教学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数学建模活动的成效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数学建模课程的本质出发,尝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达到数学建模教学贯穿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的教学理念。同时讨

  • 标签: 数学建模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 简介:高等数学课程对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并组织教学的情况下,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总结近年来我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经验,重新设计了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模块),提出了进行了相应教学内容改革的意见,形成了整体课改方案,并分析了本方案所具有的特色.

  • 标签: 高等数学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 简介:本文介绍了湖南省教学改革重点立项项目“工科数学课程体系、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研究工作执行情况,项目研究实践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数学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工科
  • 简介:阐述高等学校设置科研训练课程这一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应用物理专业为范例,为了适应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革,详细分析了新形势下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的紧密关系,通过具体举措,达到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切实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这一目标。

  • 标签: 创新思维 科研训练 实践环节
  • 简介:高中物理是高一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学科,其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课标在能力要求方面跨度过大。解决好初高中课程学习的衔接问题,它不仅是高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且注意主动做好的工作。初中教师关注并做好初高中课程的教学衔接,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初步领悟物理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这两方面。

  • 标签: 课程衔接 分析方法 数学运用
  • 简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数学的教材和教学都相继发生了变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一新生在入学后往往会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大,初、高中数学学习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差异,以及初、高中学生在心理特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差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在分析高一学生学习数学面临的困难、

  • 标签: 高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学习困难 学习内容
  • 简介:韩国对高一《科学》课程内容体系由原来的拼盘模式改为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融合型模式。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韩国高一《科学》教科书呈现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得出教科书的结构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理念的结论。

  • 标签: 韩国 《科学》课程 拼盘模式 融合型模式
  • 简介: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部分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不适应,学习成绩出现下滑,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内在原因,如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问题;也有外在原因,如教材内容的编排问题、教与学方式的问题、两个学段的衔接问题.两个学段的衔接不是让一个学段去适应另一个学段,而是做到两个学段过渡自然,避免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线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方式上做些探讨,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方式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缩小中小学的差异,也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补充,做到不留空白,或在教学内容上做些删减,不做无谓的重复.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延伸,中学数学学习需要怎样的小学教育基础呢?

  • 标签: 数学学习 初中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
  • 简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轻松、顺畅、积极地进行高效学习,课堂教学中精彩、自然、有趣的衔接是极其重要的.巧妙的衔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物理学习不再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巧妙过渡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1.实验衔接,激发兴趣

  • 标签: 物理教学 初中 艺术 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
  • 简介:第1课 数的运算回顾思考1.甲数与0.5的和是56则甲数是.2.312的4倍是,一个数的3倍是12则这个数是.3.比数3.25多3倍的数是,比数a多3倍的数是13,则a=.4.5.25的23是,数b的25是245,则b=.5.比25多12%的数是,比数x少4%的数是1.92,则x=.解题指导与能力培养例1 计算1.[734+58×(234-1320)]-1023÷2×322.[3.75-(0.2+13)×4.5]÷(812+5.45)答案1.34;2.0.1评析 1.混合运算应注意审题,明确运算顺序,如1是求减号前后两式结果的差,所以应先算这两式,而前式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后式应依次进行.2.小

  • 标签: 初中数学 直角三角形 能力培养 平行四边形 回顾思考 工作效率
  • 简介:中小学数学在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差异,中学要做好养成教育发展目标、学科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衔接,在衔接过程中要克服知识迁移障碍,思维转换障碍。

  • 标签: 衔接 知识迁移 思维转换 抽象化 概念化 逻辑条理化
  • 简介:高中物理知识比初中物理知识复杂、抽象,学习方面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较复杂多样的学习工具。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觉得物理难学甚至厌学。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成了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物理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学中通过提前补充部分知识,创设多彩的物理情景,化抽象为形象;进行主体性教学,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展第二课堂,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等方面进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 标签: 物理 教学 衔接
  • 简介:刚从初中考入中专的学生,在中专学习生活开始时,普遍认为数学难学,对中专数学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适应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有:1.数学教材存在着衔接问题.中专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相对提高,一开始学习的就是集合与函数的新概念,学生立...

  • 标签: 中专数学教学 知识点 初中数学 初中学生 认知结构 中专教材
  • 简介: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觉得高一数学难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上教材脱节与考评不同的原因,又有主观上师生教法与学法存在的问题。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弥补两者的差异,是高中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入手,采用“一体化统筹”,“融入式衔接”的衔接教学策略,解决衔接问题。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指导,转变其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 标签: 初高中衔接 差异 脱节 一体化统筹 融入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