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简介:始自1904年(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的中国近现代郑和研究,至今已整整100周年。百年来,郑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开拓阶段(1904—1934),即对已有史料进行科学评估的阶段;二、新资料发现的阶段(1935-1949);

  • 标签: 郑和研究 中国 史料 21世纪初 信息资料中心 明朝
  • 简介:1930年我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1980年在北京大学筹建社会学系时我又担任了北大的教授,其间虽然跨越了50年,却一直与北大保持着很深的关系,这是因为燕京、清华、西南联大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无法与北大分开.而从北大正式建立社会学系到今天,已经20个年头过去了.回头看一看,七十多年来,我从青年时代选择了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一门学问,把了解认识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实现"志在富民"的愿望作为我一生追求的目标,因之这门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成了我一生中一项主要的天职.

  • 标签: 21世纪 社会学 中国
  • 简介:有的学者在总结近代中国史学发展历程时.对于近代史学的新形势,有“新史学方法论的三种体系”的分析。以为“新史学方法论体系之一”,即:“王国维、陈寅恪、汤用彤、柳诒徵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主体论史学流派,提出了近代新史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类型。他们强调在传统学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近代西方学术方法发展出新史学方法。”而“新史学方法论体系之二”的表现,是“胡适、傅斯年等提出了近代新史学方法的另一种发展方向”。

  • 标签: 21世纪 中国史学 实证研究 历史发展 学术思想
  • 简介:1、粤东客家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客家人素以勤劳、艰苦、刻俭而著称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变山区的贫穷落后面貌,各级干部和群众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粤东客家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标签: 粤东客家地区 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 客家精神 旅游业
  • 简介:自2080年代以来,郑和研究逐渐成为引人关注的显学。其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学科及内容,已超出了历史学研究的范畴,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认识、新的材料和新的方法,值得认真地总结和吸收。这是20年来郑和研究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应该指出,郑和研究的繁荣得益于我们所处的充满活力、锐意创新的时代,也更得益于海内外学者的不懈探索。笔者结合21初的郑和研究,谈一些个人想法和思考,与诸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 标签: 21世纪初 郑和研究 明朝 家世 历史事件 加文·孟席斯
  • 简介: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拥有将近300万件藏品和2000多名员工。随着20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博物馆开始处于一种混乱状态。苏联时期充足的财政支持,这时被大量削减,博物馆领导层开始面临着一系列始料未及的新问题。俄罗斯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了博物馆的现在和将来。但艾尔米塔什依然是当今世界最令人注目的博物馆之一,它仍可为其成就而自豪。于是在这样的传统下,它开始走上一条谨慎的改革之路,以迎接新的挑战。

  • 标签: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21世纪 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 苏联时期 俄罗斯政治
  • 简介:中正大学中文系、逢甲大学中文系、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及汉学研究中心于2001年11月2日至6日在中正大学、逢甲大学及汉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21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收到了海峡两岸与英国、法国、日本及澳洲学者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内容涵盖了敦煌文献整理与研究、敦煌佛教、语言文字、历史、艺术等方面,本文就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做一扼要的综述.

  • 标签: 敦煌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述
  • 简介:本文论述了19末20初新疆在政治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有益的整合举措,认为其重建和规范了新疆的统治秩序,有力地促进了近代新疆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其消极、失败的一面也不容忽视。

  • 标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疆 政治整合
  • 简介:15初,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中国海军的先驱者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和2万多海军官兵,历时28年,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更是开辟了中国海军乃至世界海军走向远洋的先河。战略海域运用的近和远,是衡量一国海军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21是海洋世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海军也正面临从混水走向蓝水、从近海走向远洋的新的战略性转折。今天,我们回首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实践,更感到其意义重大,具有震撼性的历史穿透力。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国海军 21世纪 历史条件 世界航海史 15世纪
  • 简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21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给21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正确指导;它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基础上所作出的新的理论结论对21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揭示了21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问题;它指出了21多模式社会主义新的共同本质规定性;它揭示了21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 标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 21世纪
  • 简介:为了巴蜀考古的明天──21巴蜀考古座谈会侧记杨文历史的车轮飞速地转动,现在已经是2090年代的中期,21的钟声就要敲响。为了搞好巴蜀考古,迎接即将来临的新世纪。1995年1月2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文化局、广汉市文管所在广汉市...

  • 标签: 广汉三星堆 文物考古工作 座谈会 21世纪 巴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 简介:21上半叶是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年代。面对发端于西方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华民族将凭借什么样的“文化自觉”融入国际社会的主流而保有自己的特性,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背负沉重传统包袱的人文环境进行适应性变迁的方向是什么?机遇和挑战并存,国际和国内有许多不同的观察和预测。创造历史源于对民族传统的历史自觉,我们对历史看得有多深,就会在现实中走得有多远。因此,时代的挑战,激发了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生机。21的中国史学,势必反省传统的研究模式,省察视野的盲点和盲区,开拓时代要求的新课题,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

  • 标签: 海洋人文类型 21世纪 中国史学 社会价值 历史研究
  • 简介:冯友兰在哲学与哲学史之间的哲学探索,为21中国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无论是哲学研究还是哲学制作,都与时代的要求密不可分,因此,21的中国哲学也一定要回答新世纪中华民族所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2)哲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它具有民族特色,因此,21的中国哲学,一定要用民族的语言,接着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问题往下讲.(3)21的中国哲学,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下,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根基,以西方哲学为营养,在三者间的良性互动中重建并复兴.

  • 标签: 中国哲学 冯友兰 西方哲学 哲学史 哲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