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被捐躯”的美军少将雪藏战俘营威廉·是美军陆军步兵第二十四师少将师长。1950年7月,奉命率这支号称“常胜军”的二十四师最早进入朝鲜。不料连遭败绩,3个主力团10天内均受到重创。

  • 标签: 美军战俘 少将 迪安 采访 1950年 战俘营
  • 简介:清末民初由个人撰写的日记传世不少,陈光前的《山日记》是其中之一。《山日记》始记于1906年,终于1932年,版本保存完整,内容涉及西昌的民风民俗、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内容;日记中有大量的对联、游记、诗词、报刊文摘;作者本人喜好赵孟頫书法,日记均用毛笔楷书书写,俊秀飘逸,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和书法鉴赏价值。

  • 标签: 日记 历史文化价值 民风民俗 清末民初 社会政治 文化教育
  • 简介:新疆铸币一直是钱币收藏中比较神秘的一个门类,一直以版式丰富而著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新疆以后,统一货币制度,南疆因地制宜采用普尔制,小平钱重二钱纯红铜铸造,面文为年号,背面一侧为满文,一侧为维文,只能在南疆八城使用(图1)。北疆为制钱与内地相同。

  • 标签: 新疆 钱币收藏 货币制度 小平钱 南疆 铸币
  • 简介:1973年夏天,我作为《中国画报》(国内中文版为《人民画报》)的代表参加中国外文出版代表团访问日本。月余之后,返国时路过香港。接待单位新华社香港分社委托亚洲贸易公司廖安祥经理出面接待,并协助代表团成员购买一些物品。团长指定我随同廖经理到市上为大家选购廉价手表。

  • 标签: 《中国画报》 崇高 《人民画报》 贸易公司 代表团 新华社
  • 简介:名扬四海的古城绍兴,历史久远,人文荟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不仅有雄伟的寺塔,恢宏的殿宇,珍贵的石刻,更有许许多多古今名人的胜迹,诸如大禹、王羲之、陆游、徐渭、周恩来、秋瑾、鲁迅等等,为这块古越大地增辉添彩,强烈地吸引着一批批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有的甚至是第二次、第三次……而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今天就是如此,

  • 标签: 古镇 旅游资源 王羲之 周恩来 古城 石刻
  • 简介:是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参加起义军之后,为朱元璋料理军务、制定政策、治国安民做出了贡献.陶安在黄州、饶州任知府,在江西行省任参政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得到人民的拥戴,更得到朱元璋的褒美.明清史学家肯定了陶的功绩和学术地位.

  • 标签: 陶安 农民起义 朱元璋 《陶学士集》
  • 简介:开弦弓村,俗称“江村”,坐落在太湖的东南岸,现属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开弦弓村原本是长江三角洲上一个普通的乡村。20世纪30、50年代,中外两位人类社会学研究者先后深入该村,以此作为社会学调查的基本单位和基地,开展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整理,成就了人类社会学发展进程中两部巨著。它们分别是费孝通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又名《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生活》)和W·R·葛斯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

  • 标签: 人类社会学 农民生活 中国农民 长江三角洲 社会学调查 社会学发展
  • 简介:李伯先生生前曾经担任《名人传记》杂志美术编辑工作,其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作为一名水墨人物画家,他在绘画专业的领域也留下了可以传世的优秀作品。李伯先生的《走出巴颜喀拉》人物长卷是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最为优秀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20世纪文化现代性探寻过程中的经典作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南方周末》评出了三十年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件美术作品,其中包括李伯先生付出十年心血创作出的《走出巴颜喀拉》国画水墨长卷。其艺术成就在绘画界得到了普遍的赞誉和肯定。吴冠中先生曾在李伯先生画展上留言,称其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冯骥才先生称他为"罕世和绝代的画家"。黄永玉先生称他为"近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今年5月2日是李伯先生逝世十一周年的日子,本刊特发表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向阳和我社副总编辑王国钦的文章,以示纪念。

  • 标签: 巴颜喀拉 艺术传达 纪念 绘画 艺术家 中国改革开放
  • 简介:韩登(1905-1976)原名竞,一字仲铮,别署耿斋、印农、小章、本翁、无待居士等。祖籍浙江萧山,世居杭州。斋名有容膝楼、玉梅花庵、物芸斋等。他篆刻私淑王福庵,作品风格庄严静穆,秀静典雅,宗秦模汉,又不拘一格,面目众多,一生治印二万馀钮,为现代印坛工稳一派代表人物之一。

  • 标签: 作品风格 不拘一格 代表人物 篆刻 治印
  • 简介:阜城是新疆精河县的一座古城遗址,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至今已经有255年历史。200多年来,这里演绎了一段段丰富而又精彩的历史,值得回味和铭记。

  • 标签: 古迹 精河 安阜城
  • 简介:不会跳召算半个土族人,不会喝酒不是一个土族男人。召,土族的传统舞蹈。土族人跳召不光是喜庆的自娱,原初的时候更主要是娱神,是祭天庆祝丰收等重大庆典的祭祀舞蹈;再如村子里或者家族里有佛事活动,要迎接一位高僧大德,也要跳着召迎接;土族人所有节庆的迎来送往中,跳着召迎送是最高最尊贵的礼节。

  • 标签: 土族人 佛事活动 祭祀舞蹈 想当年 敬酒歌 宴席曲
  • 简介:古城遗址属规模较大的汉代古城,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6.12公里处,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夯土版筑,边长560米,城址西北角遗存方形小城一座。据有关专家考证,该城始建于汉代,为敦煌郡冥安县城,是汉代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通往西域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城址。是瓜州县现存规模较大、时代较早的汉代古城之一,在河西史地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3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冥古城遗址城墙损毁严重,地表遗迹模糊。

  • 标签: 安古城 瓜州县 西史 敦煌郡 文化中心 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安徽省巢湖市北郊、万家山麓,有个山清水秀的竹柯村,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的故乡。冯玉祥虽很少在竹柯村居住,但他并没有忘记苦难的故乡。这位平民出身的将领,始终对故乡怀着深厚的感情,抗战初期,他曾两次回乡省亲,虽是短暂驻留,却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县太爷门前出丑冯玉祥生活一贯节俭朴素,虽然身居高位,回乡仍是一套军装、一根宽皮带、一双老布鞋,只有从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和洪钟似的嗓音上,才能看出他是个威严的将军。一天中午,一顶黑色大轿威风凛凛、前呼后拥地在竹柯村前水塘边停下,随从恭恭敬敬地掀开轿帘,一个身穿白色西服,颈系黑色领带、头戴“拿破仑”帽,足蹬“大英”皮鞋,眼吊宽边墨镜,手执文明棍的人,扶着一个娇艳美丽的女子抬步下轿。村民不知从何处冒出一个阔佬,都惊吓得目瞪口呆,有些见过世面的人认识这就是县长老爷。这是个贪赃枉法,花天酒地的“县太爷”,他今天特地登门拜访,是想来巴结冯副委员长的。县长和他的姨太太来到冯玉祥住处门前,送进了名片。门卫传出话来:“副委员长命令其他人一律回去,县长留下,单独召见。”县长受宠若惊,立即打发随从将姨太太抬回县城,独自留下,...

  • 标签: 冯玉祥除暴安良
  • 简介:《集成55著录传世之“右矛”三件,编号11488-11490,本人曾于2011年《东周有铭兵器考释三则》一文中讨论过其中的一件(编号11490)。本文对前文做了修正,认为此器的铭文当释读为“安平右”为妥,是器当为战国早期齐国兵器,齐之安平即是春秋纪国之“”。

  • 标签: 战国兵器 安右矛 安平